第60章 社交寶典(10)(1 / 3)

說話要切實中肯。有名副總經理和三名應征者見了而,而他是最後的決策人。由於他的每一個問題都問得太過籠統,讓人聽得一頭霧水,每一名應征者都按照自己對問題不同的詮釋來回答問題(應試者若非迫於心理壓力或懾於其職銜,可能會要求他澄清自己的問題)。因此,副總無法有效地對照各人的答案,他最後決定的人選恐怕也並非其中的佼佼者。

應征者是否完全了解你的問題?為求正確無誤,一個問題是否可以分作兩個問題來問?溝通渠道順暢無礙,就能提高對方的合作度;當你排除了溝通障礙之後,就不致浪費對方的時間。尊重對方的時間,是商業禮儀十分重要的一環。

行事要果斷。一名很有天分的設計師,去一家規模不小的美術設計公司應征工作,麵試時與總經理晤談氣氛極為融洽。她自信很有希望贏得這份工作,甚至四處打聽是否能在公司附近租到公寓。五天過去了,公司沒有回音,她遂決定另覓新工作。後來對方終於來電通知她錄取了,她卻裹足不前。這家設計公司拖得太久了,她覺得經理做事很沒有魄力。

和有魄力的人共事很爽快,因為他不會整天猶豫踟躕,把精力都消耗在斟酌“該做不該做”上麵。有決斷力絕對是知禮人士的一種特質,舉例說,請想像這種情況:女主人將一盤烤雞傳給你時,你手持肉義東撥西揀,半晌之後,才終於決定自己要吃哪一塊。“難道是我這盤烤雞有什麼不妥?”女主人會禁不住這麼狐疑,“或者這人平日也是這副德性?”

那名優秀的設計師縱然獲得錄用,心裏一定也在納悶著同樣的事。

主考官的麵試禁忌

忌讓他人久等,如此極為失禮。

別把應征者的名字叫錯。如果你發音錯誤而被對方糾正,要欣然致歉。碰到一個拚法不尋常的姓名,先問清楚。例如,可以這麼請教對方:“尊姓該發成‘詹姆索’,對不對?”如果對方告訴你:“是照‘詹姆斯瓦’這麼發音。”想個方法把它記下來。可以用注音符號或者標記在一張小字條上來提醒自己,然後在必要時瞄提示卡一眼。將他人姓名念得正確是輕而易舉之事,假如你連這種工作都做不好,應征者絕對有權質疑你為公司尋才的能力,以及公司為何會對你這種人委以重任。

別對應征者的問題閃爍其辭。忽視他人的問題是很失禮的,如果你無法答複,就直接明言。如果你不想答複一個問題,坦承你不便透露這項資料。如果你寧可稍後再回答,和對方明講,並且別忘了履行自己的承諾。其實,你如果覺得一名應征者極具潛力,不妨鼓勵對方發問,像“你有沒有任何問題想問我?”

別容忍任何幹擾。你和別人約定在某個特定時段會晤,禮貌上應該給予對方完全的注意力,不該在這時段中接聽電話,或準許任何人進入你的辦公室幹擾你們的談話。秘書需要你在函件或訂單上簽名,都可以等麵試告一段落之後再麻煩你。

別忘了對應征者發出麵試已告終結的訊號。你離座起身,向對方來此麵試致謝,這麼一來,對方就明白麵試已經結束。如果你坐在辦公桌前,不斷翻檢文件或偷瞄手表,應征者難免會覺得你在下逐客令。如果他時時自覺該打退堂鼓,雙方再談無益,就很難專心應付麵試的談話。身為考官,你也應該讓對方了解下一步的計劃是什麼。“隨後一連四天,我們都會忙著麵試這項工作的其他應征人選。有時,公司主管階層會要求二度麵試,那可能會排到距今天一個多星期以後,一切要視相關高級主管的行程而定。在往後的十天以內,你大概不會聽到我們的答複,可是請相信我們,無論如何我們都會回複所有的應征人選的。”

你體貼地為麵試畫下休止符,每個應征者在離開公司時,都會對你公司留下良好的印象。當然並非人人均會雀屏中選,但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未來的顧客或客戶,或在日後仍有機會成為公司的一員。

上述的例證並不是什麼模範事例,你可以依照不同情況的需求,自己虛擬一套完全不同的範例。作者列舉事例的目的,就是為了要提示你在麵對各種情況時,該如何運用商業禮儀的高度技巧來提高自己的工作表現。

依法行事

聯邦法、州法或地方法會禁止提出某些麵試問題。不論你讚同這些法規與否,法不可違,否則公司就會受罰。

法令不時更新,那就仰賴公司的法律顧問定期谘詢了,因為在這個地區,法規迭換,乃是家常便飯。

這些條規是針對職場歧視而製定的,因此你必須回避所有隱含歧視意味的問題。說起來似乎很容易,但是實際履行起來可就難多了,因為有時你摸不清話鋒何時會轉到禁區裏去。

即使你禮數周到,親切地詢問對方貴庚,恐怕就已經以身觸法了,因為探聽年齡是一項禁忌——難道公司歧視年歲稍長的應征者?如果有名應征者坐著輪椅來參加麵試,乍見之下,你也許能夠掩飾內心的驚訝,言談之際,很技巧地問他是否長久不良於行。可是隻要問題一出口,你也觸犯了法令——難道公司歧視殘障人士?換句話說,碰到這種情況,掌握了再多的商業禮儀技巧也沒轍,而是能夠知法守法才算得上數。

專家建議,關鍵性問題最好列入事先已擬妥、印妥的求職申請書上,或者在麵試期間,仔細過濾答案,幫助自己判斷對方是否具備該項職位所需的技術和經驗。你能做的僅此而已,涉及人權和個人隱私的問題絕對不能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