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迦太基——雇傭軍前沿存在的典範(3 / 3)

在漢尼拔的戰爭中,戰略邊疆的前伸,一個最直接的後果,造成了羅馬必須在內線作戰,同時也必須為此承擔戰爭所造成的一切傷害。漢尼拔正在用一個超時代的戰術,對抗仍然堅守著傳統戰爭思維觀的羅馬軍隊。而這也成為漢尼拔軍事勝利的關鍵因素之一。

前伸的戰略邊疆,在事實上構成了對羅馬帝國的最直接威懾,迫使其不得不集中全部的力量,對抗來自內部的威脅,漢尼拔的邊疆前伸戰略,對於促進這樣局麵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今天的美國大兵也嫻熟地掌握了漢尼拔邊疆延伸的要義。

代理人戰爭

——雇傭軍之神

漢尼拔在其戰爭中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其軍隊中有很多的雇傭軍,早在遠征意大利之前,漢尼拔就在西班牙征集了一支優秀的善於作戰的雇傭軍部隊為其戰略目標服務。

迦太基是個發達的商業國家,所以這個國家的商人和富有的農民們沒有興趣也不願意到國家從軍。在漢尼拔遠征意大利之前,他手下隻有2500名左右的士兵是迦太基公民,其它的士兵都是從歐洲和非洲各地雇來的,應該說漢尼拔是世界上較早大規模使用雇傭兵部隊參加作戰的軍事統帥。

雖然使用雇傭軍可以減少迦太基人的傷亡,不過,大量使用雇傭軍也是有其弊端的,一部分雇傭軍在進軍羅馬的途中因為受不了艱苦而逃跑,因此,當抵達目的地的時候,漢尼拔的遠征大軍就已經不足半數了。另外,雇傭軍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在迦太基政府不能提供給漢尼拔時,為了維護雇傭軍巨大的開銷,漢尼拔必須在羅馬境內攻城掠地,搶奪財產。這樣的掠奪,自然會引起當地人民的不滿。

但不管怎麼說,雇傭軍實際上是那個時代的迦太基的克隆人軍隊。除此之外,漢尼拔十分重視謀略的作用,他所用的“火牛計”反映了當時人們如何利用一切戰爭資源的思想。

漢尼拔十分重視收買人心,有時候,他將自己扮作來自上天的神,使那些迷信的當地酋長相信他所說的話。在領導曆史上前所未有的雇傭軍部隊時,漢尼拔經常把打勝仗後俘獲的奴隸分給自己軍隊中的高盧人,使他們有獲利的機會,從而更死心塌地的為他去作戰。漢尼拔的幾次勝利使其在意大利半島上的同盟者愈益增多,其中的一部分人寄希望於漢尼拔能夠消滅羅馬,使他們在其中得到更多的好處,這就是最早的“戰爭紅利”驅動心理。

在外交上,漢尼拔是成功的,在軍事上,漢尼拔在在意大利境內十幾年基本上不敗,但在經濟上,在沒有援助的情況下,在羅馬境內以戰養戰的方法已經逐漸不能滿足他軍隊日益增長的需求。而迦太基政府卻害怕漢尼拔勝利後會回到迦太基奪取政權,因此愚蠢地決定不再給漢尼拔持續的援助。公元前204年,羅馬已經開始進攻迦太基的本土,迦太基緊急召漢尼拔回國。漢尼拔在意大利支持了16年後,奉命回到了非洲,他的軍隊最終在公元前202年的紮馬戰役中被羅馬軍隊擊敗。迦太基被迫接受了屈辱的和約,第二次布匿戰爭隨之結束。

漢尼拔被西方人譽為戰略之父,其許多思想和作戰方法都有著理想主義的光芒,或者說,他是今天美國“高邊疆”戰略理論之父。但是,我們同樣也看到了這樣的事實,在局部戰略上和大戰略上,漢尼拔作為實際在前線堅持戰爭的指揮員,確實發揮了自己的最大的極限。但是,由於其本人並不是國家政策的製定者,即便在一個局部上實現了戰術、戰役與戰略的多重勝利,但核心基礎還是國家整體利益勝利決定整個戰略方針是否可行。因此,漢尼拔的失敗與其說是由於西庇阿戰略戰術運用得當的成功,還不如說是迦太基總體國家戰略的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