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前沿存在,這是信息戰中最新的概念,如果不理解的話,可在戰略視點中看一下相關的文章,本文既是對信息前沿存在概念的釋疑,又是對戰略家個人的描述。
高薪聘請別人的軍隊,將戰場擺到敵人的家中,把敵人的家園打爛,這是多麼的理想的作戰!
當羅馬人的統治已經危及到了迦太基國的根基的時候,迦太基年輕的軍事統帥漢尼拔就是這樣在羅馬共和國的心髒地帶堅持十幾年的戰鬥,以非常的遊擊戰術攻克一座又一座的羅馬城鎮,打擊著羅馬共和國國民的士氣與戰鬥意誌,同時獲取更多的補給和盡最大可能地消耗羅馬人的力量。盡管他最終失敗,卻開創了將自己的“實力邊疆”延伸到敵方國土上的先例。
戰無常法——
為爭奪信息前沿控製權而戰鬥
迦太基與古羅馬共和國曾經為了爭奪地中海的霸權而進行過長期的鬥爭。公元前264年,羅馬共和國與迦太基為了爭奪西西裏島的控製權而引發了第一次布匿戰爭。這次戰爭持續了二十幾年,最終的結果是迦太基戰敗,其強大的海軍被羅馬海軍擊敗,失去了原來屬於它的利帕裏群島,並向羅馬支付大量的賠款。這次戰爭的失敗使迦太基元氣大傷,此後幾年,他們又不得不在羅馬人的武力威脅下割讓了撒丁島與科西嘉島給羅馬共和國。
第一次布匿戰爭的失敗使迦太基人心中充滿了複仇的意誌,期望有朝一日打敗羅馬、報仇雪恥。在第一次布匿戰爭中迦太基著名將領哈米爾卡的兒子漢尼拔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登上了曆史的舞台,並對後世戰鬥方式的變化有著深遠的影響。
隨著漢尼拔率軍翻越阿爾卑斯山遠征意大利,第二次布匿戰爭全麵爆發了,而漢尼拔則在這場戰爭中顯示了他卓越的統帥才能和超常的軍事才華。他在大戰略層次上的戰爭藝術和實施戰爭的指揮作戰中有許多思想都值得後來人借鑒。
漢尼拔在大戰略層次上對人類戰爭理論的貢獻就在於,他通過一群雇傭軍打代理人戰爭將迦太基的“戰略前沿”置於對手的領土上,從而使對手長期無法對迦太基本土形成威脅。
而在指揮戰爭中一般采用有效規避對手主力部隊、並打擊敵方實力較弱的部隊的方法。采取不斷騷擾和襲擊對手的方式,消耗對手的戰鬥力,然後以逸待勞擊破敵軍的方式。塔古斯河戰役體現了這一思想。漢尼拔經此一仗,使附近的部落聞風而喪膽,迦太基在伊比利亞的局勢也因為這一次的大捷而穩定了下來。
第二次布匿戰爭的引爆原因是漢尼拔攻陷了薩貢托城,而該城與羅馬有著非正式的同盟關係。羅馬人以此為借口挑起了戰爭,也直接導致了漢尼拔做出了入侵意大利的決定。也使他獲得了一個充分展示自己戰略才華的舞台。公元前217年6月21日的特拉西米湖戰役是漢尼拔在與羅馬交戰中理想的第一筆,此次戰役的勝利為漢尼拔帶來了巨大的聲譽,也對漢尼拔的一生產生了轉折性的影響。戰役的勝利為漢尼拔繼續在羅馬境內展開鬥爭鋪平了道路,也為漢尼拔下一步進行大規模的襲擾戰埋下了伏筆。應該說特拉西米湖戰役的勝利使羅馬執政者們真正開始注意起這個在其心髒發起戰爭的人的價值。
從此以後,大規模的戰役不斷爆發,數十萬羅馬青年因之而喪命。而僅僅局限於這一場單獨的戰役來說,漢尼拔的作為已經足以震驚羅馬。隨後,羅馬人為了防止漢尼拔進攻羅馬城,把所有的居民動員起來武裝,準備保衛羅馬城。但漢尼拔並沒有打算進攻羅馬城,而是開始在羅馬境內機動作戰。他采取了一個比較明智也符合利益的方法,避開敵人強大的主力部隊,對小股敵人進行打擊。漢尼拔用以戰養戰的方式來攻城掠地,補充物資,攻克其它防守薄弱的羅馬城鎮。
這就是漢尼拔“間接路線戰略”的作戰方法,同時也將自己的戰略前沿深深地根植於對手的領土之中。漢尼拔前期戰爭的勝利,不僅僅是一種戰役上的勝利,更重要的,他的勝利,更多的是一種全新作戰理念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