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栽培靈芝
(一)實踐目的
靈芝性溫,味苦澀,能滋補,強壯,消炎,利尿,益胃,可治神經衰弱,慢性肝炎,支氣管哮喘,積年胃病以及冠心病等,家庭栽培靈芝,不僅可以得到滋補良藥,保障身體健康,並根據靈芝成熟後質地堅硬木質化、具有象漆樣自然光彩的特點,還可以製作出造型栩栩如生、風格古樸清新的靈芝盆景,作為室內裝飾品,美化環境。
靈芝屬擔子菌亞綱,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靈芝屬是一種大型的真菌,其子實體分化為菌蓋和菌柄,菌蓋有圓形、腎形、扇形等,蓋上有環狀、輻射狀皺紋,菌柄側生或偏生,有的有分枝,孢子褐色,卵形。
(二)實踐器材
接種箱,鐵鍋蒸籠一套(蒸籠高度以能放500ml罐頭瓶為準),酒精燈,接種針、鑷子各一把,500ml罐頭瓶若幹及小燒杯等。
(三)實踐方法
1.生長習性:靈芝從接種到收獲分為菌絲體生長和子實體生長兩個階段。菌絲體生長發育的適宜溫度在20~35℃之間,子實體生長發育的適宜溫度在25~30℃之間。空氣相對濕度為85~95%。菌絲在無光條件下生長較快,子實體生長則需散射光。靈芝喜歡偏酸性,培養基pH以4~5為宜,靈芝為好氣菌,對C02非常敏感,因此栽培室內每天要通風換氣。
2.培養料:常用培養料配方有:
①鋸木屑:70℃、麥麩(或米糠)28%、蔗糖1%,石膏粉1%、水120~130%;②棉子殼90%、麥麩(米糠)9%、石膏粉1%,水130~140%;③棉子殼97.6%、石膏粉1%、過磷酸鈣1%、尿素為0.4%、水130~14O;④甘蔗渣40%、鋸木屑60%、石膏粉1%,水120~130%;⑤玉米芯(粉碎似米粒大小)50%、鋸木屑50%、水為130-140%。
配時先將鋸木屑(或棉子殼)、麥麩(或米糠、石膏粉等幹拌均勻,需蔗糖者把蔗糖溶於水,然後邊噴水邊拌料,均勻後裝瓶,隨裝隨用木棒壓緊,裝至瓶頸為止,中間打一個接種洞,瓶口用一層塑料膜,一層牛皮紙或用兩層牛皮紙封住,用繩紮緊,然後放入蒸鍋中蒸6~8小時。
3.接種及管理:將酒精燈、接種針、鑷子、酒精棉球等放入接種箱內。在箱內放置的小燒杯中倒入適量甲醛和高錳酸鉀,對箱進行水消毒。20分鍾後將手伸進接種箱,點燃酒精燈,用灑精棉球擦手及菌種瓶,在靠火焰處,從菌種瓶中取出蠶豆大小的一塊菌種,迅速放入栽培瓶的接種洞內。
再把瓶密封紮緊。接種後的瓶子直立放在室內通風處,防止陽光直射。30天內為菌絲生長期,要常檢查,發現雜菌及時去除。菌絲長到一定程度,會出現白色小疙瘩(原基子實體)。這時,打開封口,控製室溫在25~30℃之間,空氣相對濕度為85~95%,每天通風換氣,原基就慢慢長大,向上抽出菌柄,長出菌傘。從接種到子實體成熟約50-60天。成熟後停止培養,即可采收。
4.製作盆景:如要製作靈芝盆景,可在子實體生長期間,有意識地調節溫度、濕度、光照、通風等條件中的某一因素,使靈芝出現奇形,以符合盆景造型的需要。如通風不良,C02含量高時,菌傘不開,隻長菌柄,且不斷分枝,即可形成鹿角狀靈芝。又如采用變溫法,可培育出不規則的菌蓋。靈芝有向光性,正常培養時2~3天轉動一次,如不按時轉動,可培育出符合自己構思的靈芝。同時,也可將靈芝與山石、樹樁、根藝相結合,製出各式各樣的靈芝盆景。
金針菇的栽培
(一)生物學特性
金針菇在植物分類學上屬於真菌門,擔子菌亞門,層菌綱,無隔擔子菌亞綱,傘菌目,口蘑科,金錢菇屬。
1.營養:金針菇對營養基質要求不嚴,棉籽殼、油菜殼、稻草、碎紙屑、穀殼等都可栽培,甚至鬆杉木的木屑經過一定處理後也可采用。但金針菇分解木材的能力較弱,堅硬的樹木未達到一定的腐朽程度就難以長出子實體。所需碳源以澱粉最好,其次是葡萄糖和蔗糖;氮源以有機氮為最好。其次是無機氮中的銨態氮,此外還需要一定量的無機鹽類、微量元素和維生素。這些一般都可以在培養料中得到,但金針菇是維生素B1、B2的天然缺陷型,配製培養基時適當加入B1、B2才能使菌絲生長旺盛,有利子實體的形成。
2.溫度:金針菇耐低溫能力很強,在-20℃,經過120~135天仍能生存,而在34℃左右時,菌絲就停止生長。一般菌絲生長的溫度為7~30℃,以23℃左右為最適宜;子實體形成所需溫度為5~20℃,以8-14℃產生的子實體質量較好,生長較快。掌握適宜的溫度條件是金針菇高產優質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南方從11月至次年的4月底,北方可從秋初至翌年5月份為栽培季節。
3.濕度:金針菇是喜濕性菌類,培養基最適的含水量為70%左右,菌絲生長階段的濕度掌握在60~65%,而子實體生長時期要求濕度較大,掌握在80~90%。
4.空氣:金針菇屬好氣性真菌,通氣不良,C02濃度過高,菌絲變成灰白色,生活力下降。空氣中CO2濃度在0.06~4.9%的範圍內為最適宜,隨著CO2的濃度逐漸增高,菌蓋的生長就會越來越小,超過5%時就不能形成子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