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海軍陸戰隊”——兩棲動物學習篇(4)(3 / 3)

5.兩棲動物與爬行動物的區別

兩棲動物在發育過程中要經過兩個階段:幼體像魚,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沒有成對的附肢;幼體變態後成為成體,有成對的附肢支撐著身體,在陸地上爬行或跳躍運動,這時是用肺呼吸。

兩棲類動物的皮膚光滑裸露,沒有鱗片覆蓋,體溫不恒定,會隨外界溫度變化而變化,屬於變溫動物(或稱冷血動物),有夏眠或冬眠現象。兩棲類動物的繁殖方式以卵生為主,極少數是卵胎生,代表動物:青蛙、大鯢(娃娃魚)、蠑螈、蟾蜍、魚螈、鰻螈、泥螈、洞螈、肥螈極北小鯢、蚓螈、虎螈、姬蛙等。

爬行類動物的特征:身體表麵覆有鱗片或角質板;運動時采用典型的爬行方式即四肢向外側延伸,腹部著地,匍匐前進。用肺呼吸,體溫不恒定,會隨外界的溫度變化而變化,所以在嚴寒的冬季要冬眠,在炎熱的夏季要夏眠。

爬行動物是有脊椎的冷血動物,它們的身體表麵覆蓋著鱗片。爬行動物的心髒隻有3個心室,不像其他動物,有4個。絕大多數爬行動物是卵生,也有個別種類,卵在母體中先孵化再出生。現在,世界上的爬行類動物有5700多種。

6.四足動物和兩棲動物

四足動物指具有4個附肢的脊椎動物。所有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都是四足動物,其中包括附肢退化的一些種類(如蛇)。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魚類不是四足動物。

現生的兩棲動物有4000多種。它們生活在除南極洲以外、各大洲溫暖潮濕的環境中,可分為3大類:無尾兩棲類,俗稱“蛙類”,它們的成年個體沒有尾巴,並因此得名。但北美的尾蟾是個例外,雄性成年時保留一個短小的“尾巴”。有尾兩棲類,俗稱“蠑螈類”,包括大鯢(俗稱“娃娃魚”)、蠑螈等。

還有一類不常見的兩棲物——無足兩棲類,俗稱“蚓螈類”,它們通常生活在熱帶,大都過著地下穴居的生活。

7.烏龜是兩棲動物嗎

很多人都會這麼問,烏龜是兩棲動物嗎?回答卻不盡相同,有人說是,有人說不是。到底烏龜是不是兩棲動物呢?

說到兩棲動物,它們是人們熟知的一類動物,是脊椎動物進化史上由水生向陸生的過渡類型,成體可適應陸地生活,但繁殖和幼體發育還離不開水。它們的主要特征是:體溫不恒定;卵生,幼體在水中生活,經變態後,成體可適應陸地生活;用肺呼吸,皮膚裸露而濕潤,沒有鱗片,沒有毛發等皮膚衍生物,黏液腺豐富,具有輔助呼吸功能。

而烏龜的主要特征是:烏龜經常會棲息在江、湖的地方,當然也可以在陸地上生活,嚴格地說,烏龜是一種半水棲、半陸棲的動物,而且是爬行動物,並不是兩棲動物。烏龜是用肺來呼吸的,也沒有鰓。

兩棲動物在水中生活大部分是產卵的需要,烏龜的卵是產在陸地上的;烏龜自出生下來就用肺呼吸,而且是變溫動物,所以它是爬行動物。

烏龜和恐龍是近親。

因為爬行動物是從兩棲動物進化而來的,所以烏龜具有某些兩棲動物的特征,也難怪很多人會認為烏龜也是兩棲動物呢!

8.鱷魚和娃娃魚,誰是兩棲動物

很確切地說,鱷魚是爬行動物,爬行動物表皮有鱗片,而兩棲動物表皮是濕潤的。娃娃魚是兩棲動物,而且是我國珍稀的兩棲動物。

根據鱷魚的習性,我們知道,它是在陸地上產卵的,屬於爬行動物,鱷魚和娃娃魚的關鍵區別在於,爬行動物能完全脫離水生活(隻是不一定會這樣做,可能還會在水中活動),但是兩棲動物無法完全離開水生活。兩棲動物的卵不具有羊膜,無法在幹燥的陸地環境中孵化。但是爬行動物所產的是羊膜卵,因此具有很好的保水能力,66且能在陸地上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