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海軍陸戰隊”——兩棲動物學習篇(3)(3 / 3)

②鰻螈科

鰻螈科分布於美國東南部和墨西哥東北部,特產於北美洲。鰻螈科身體細長,沒有後肢,外形似鰻,終生有外鰓,通過體外受精進行繁殖。鰻螈科有3個類型,大鰻螈身長大約1米,3對鰓裂,4個手指;小鰻螈70厘米,也是有3對鰓裂,4個手指;擬鰻螈隻有25厘米,有1對鰓裂,3個手指。鰻螈終生生活在水中,大多數居住在流動緩慢的淺水中。偶爾,鰻螈在上岸後,遇到幹旱的時候身體會分泌出一種黏液,形成與非洲肺魚相類似的硬繭。

③兩棲鯢科

兩棲鯢科有3種,分布於美國東南部,特產於北美洲。身體細長似鰻,也有人稱剛果鰻;四肢非常小,幾乎不被人注意到;隻有1~3個腳趾,有2個腳趾的被稱之為剛果鰻。兩棲鯢科永久都是童體型,終生身有鰓或有鰓裂,體內受精進行繁殖,身長最長可達1米以上,但尾巴很短。眼小,無眼瞼,有1對鰓孔,犁骨齒保持著幼期狀態。它們大多生活在低凹沼澤地、池塘或淺水溝內,幾乎完全是水棲科。

洞螈科包括北美洲的泥螈和歐洲的洞螈,它們都是終生有外鰓的水生兩棲動物。一般的泥螈身長不到28厘米,而泥螈中的斑泥螈身長可以超過40厘米。洞螈身長不到30厘米,種類比泥螈要多。

從阿拉斯加到墨西哥鈍口螈科的分布幾乎遍及整個北美洲。其中有些種類終生保持幼體特征,生活在水中,例如墨西哥鈍口螈,又稱為美西螈,分布在墨西哥的湖泊之中,基本上終生保持著幼體形態,隻有非常少數的成員完成了變態。虎紋鈍口螈,由於它們所在的生活環境不同,或成員之間有著較大的區別。分布在美國東部低地的虎紋鈍口螈會在很短時間就完成變態,而分布在西部高山區的虎紋鈍口螈則保持著幼體形態。

虎紋鈍口螈的身長最大可達到40厘米,是體型最大的陸棲蠑螈之一。

陸巨螈和虎紋鈍口螈同屬於體型最大的陸棲蠑螈,主要產於北美洲的穴居蠑螈。陸巨螈穴居於地下而隻有在繁殖期才會返回水中,也有的會終生保持幼體形態,這一點與鈍口螈很相似,所不同的是陸巨螈喜歡在山溪中產卵而鈍口螈喜歡在靜水中產卵。

④無肺螈科

無肺螈科是有尾亞目中的最大一科,種類非常繁多,主要分布於北美洲的南部地區,少數分布於歐洲和中南美洲,是中南美洲僅有的有尾亞目。

無肺螈科的成員沒有肺而用皮膚來呼吸。大都能適應多種生存環境,有陸棲、水棲、樹棲和穴居的。它們的體型有很大的差別:大型的如貝利涓螈身長大約30厘米,而小型的如索裏螈還不到3厘米。其中,有一擬穴螈屬分布於南歐。

蠑螈科是分布最廣泛的有尾兩棲動物,而且種類繁多。有4個屬主要分布於歐洲、北非和中東地區,它們在陸地上生活;有10個屬廣泛分布在北半球的溫帶地區,其中在亞洲,有少數種類進入熱帶、亞熱帶地區,屬於有尾目中分布最廣的一類,它們都為水生。我國的蠑螈科大多分布在南方地區,其中有些種類,隻有我國才有。蠑螈科中的不少成員都帶有毒素,例如紅瘰疣螈,產自我國的西南地區,還有一些分布在東南亞地區。

(3)無尾目

無尾目是生物從水中走上陸地的第一步,相對於其他的兩棲綱要先進些。出現於三疊紀時期,現代絕大多數兩棲動物均屬此類。廣布世界各地,尤其在拉丁美洲最為豐富,其次是非洲。它們的繁殖是離不開水的,卵(蝌蚪)需要在水中變態才能生長,成體後尾巴漸漸消失。蝌蚪用腮呼吸,經過變態,成體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數成體的皮膚也有部分呼吸功能,包括蟾蜍和蛙。蟾蜍多在陸地生活,皮膚都很粗糙;蛙待在水中的時間相對要長,體型較苗條,多善於遊泳。兩種體型極其相似,頸部不明顯,沒有肋骨。前肢的尺骨與橈骨愈合,後肢的脛骨與腓骨愈合,爪不能靈活轉動,但四肢肌肉相當發達。

始蛙亞目是無尾目中比較原始的類型,因為始蛙亞目的成員有未與脊椎愈合的肋骨出現。其中滑蹠蟾類被認為是最原始的無尾目,而鋤足蟾類被認為是處於原始類型和進步類型之間的過渡類型。始蛙亞目的種類遠遠沒有新蛙亞目的種類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