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內分泌腺有甲狀腺、腎上腺、垂體、胰島等。內分泌腺無排泄管,腺細胞排列缺乏極性,多聚集成團塊狀或索狀。內分泌腺分泌的分人體內分泌腺與外分泌腺的比較泌物稱激素。其分泌物直接進入細胞周圍的血管和淋巴,由血液和淋巴輸送到各組織或器官中。內分泌腺與內分泌組織共同組成內分泌係統,通過體液調節方式,對機體的各方麵功能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外分泌腺有唾液腺、汗腺、皮脂腺、肝髒、胰腺等(胰腺分為內分泌部和外分泌部,胰的大部分屬於外分泌部,但是胰島屬於內分泌部)。外分泌腺有排泄管,稱腺導管,其分泌物通過腺導管輸送到相應的組織或器官發揮其調節作用(一般為排泄作用)。
內分泌腺失調
人體有內分泌係統分泌各種激素和神經係統一起調節人體的代謝和生理功能。正常情況下各種激素是保持平衡的,如因某種原因使這種平衡打破了(某種激素過多或過少),這就造成內分泌失調,會引起相應的臨床表現。內分泌失調會使人的機體出現各種不適變化也會引發不少疾病。
1.肌膚惡化。很多女性都有過這樣的經曆:亮麗的臉上突然出現了很多黃斑、內分泌失調使女性脾氣變得異常急躁色斑,抹了不少的化妝品也無濟於事。其實這不隻是單單的皮膚問題。這些色斑也是內分泌不穩定時再受到外界因素不良刺激引起的。
2.脾氣急躁。更年期女性經常會出現一些脾氣變得急躁,情緒變化較大的情況。出現出汗脾氣變壞等這可能是女性內分泌功能出現下降導致的。
3.婦科疾病。婦科內分泌疾病很常見。不育不孕、子宮內膜異位症、痛經、月經不調等都是婦科內分泌的疾病。還有一些乳腺疾病也和內分泌失調有關。有些麵部色斑也是由於婦科疾病造成的。
4.肥胖。“喝涼水都長肉”很多人經常發出這樣的感慨。據內分泌科醫生介紹這可和本人的內分泌失調有關係。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不注意膳食平衡等飲食習慣也會對內分泌產生影響。
垂體
垂體是身體內最複雜的內分泌腺,所產生的激素不但與身體骨骼和軟組織的生長有關,且可影響其它內分泌腺(甲狀腺、腎上腺、性腺)的活動。垂體借漏鬥連於下丘腦,呈橢圓形,位於顱中窩、蝶骨體上麵的垂體窩內,外包堅韌的硬腦膜。根據發生和結構特點,垂體可分為腺垂體和神經垂體兩大部分。位於前方的腺垂體來自胚胎口凹頂的上皮囊,腺垂體包括遠側部、結節部和中間部;位於後方的神經垂體垂體較小,由第三腦室底向下突出形成。神經垂體由神經部和漏鬥部組成。垂位位於顱內底部,在蝶骨體的垂體窩中,借漏鬥與下丘腦相連。成人垂體大小約為0.75厘米,重約0.5~0.6克,婦女妊娠期可稍大。
垂體是人體最重要的內分泌腺,分前葉和後葉兩部分。它分泌多種激素,如生長激素、促甲頭腺、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促性腺素、催產素、催乳素、抗利尿激素、黑色細胞刺激素等。這些激素對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等有重要作用。
甲狀腺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棕紅色,分左右兩葉,中間相連(稱峽部),呈“H”形,約20~30克。甲狀腺位於喉下部氣管上部的前側,吞咽時可隨喉部上下移動。甲狀腺的基本構成單位是腺泡,對碘有很強的聚集作用,雖然通常腺體中的碘含量比血液中的含量高25~50倍,但每日飲食攝入的碘仍有1/3進入甲狀腺,全身含碘量的90%都集中在甲狀腺。甲狀腺激素是甲狀腺分泌的激素。
甲狀腺激素的生理功能主要為:1.促進新陳代高謝,使絕大多數組織耗氧量加大,並增加產熱。2.促進生長發育,對長骨、腦和生殖器官的發育生長至關重要,尤其是嬰兒期。此時缺乏甲狀腺激素則會患呆小症。3.提高中樞神經係統的興奮性。此外,還有加強和調控其它激素的作用及加快心率、加強心縮力和加大心輸出量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