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係統的概述
依照形態和分布地方不同可將肌肉組織分為三種:橫紋肌組織、平滑肌組織、心肌組織。
橫紋肌看起來像是由一束發狀腺組成的,每條肌纖維都有橫紋。它又叫做隨意肌或骨骼肌。但這些名稱並不是很恰當,由於有些橫紋肌如口輪匝肌和眼輪匝肌就不是附著在骨骼上;而喉部和食道上部的橫紋肌在收縮時,也無需意誌的控製和指揮。成人身上真正的橫紋肌約占人體總重量的40%。
平滑肌不能接受意誌控製,因此又叫做不隨意肌。它是由細長的細胞或肌纖維構成的,沒有橫紋,主要廣泛地分散在體內中空器官的周壁上。內髒、呼吸道和尿道的平滑肌約占人體體重的5%~10%。
心肌是人體最重要的肌肉,是由肌纖維以一種極為複雜的方式交織而成的,它是心壁的主要構成組織。
橫紋肌、平滑肌核心肌組織不僅形態不同,就連其運作情形也不同。平滑肌收縮速度相當慢,但確是永不倦怠的;而橫紋肌收縮速度非常快,但容易產生倦怠感。至於心肌不但可快速收縮,而且又永不倦怠,是一種極為強健的肌肉,因此能使心髒不斷地搏動,直到生命結束為止。
骨骼肌
骨骼肌是通過肌腱固定在骨骼上的,它帶動骨和關節,使我們做出各式各樣的姿勢和動作。例如我們把一塊糖放進嘴裏這一簡單動作,就必須讓手臂上的肱二頭肌和其它肌肉協同才能完成。
我們可以指揮手指翻書,也可以命令雙腳走路,但我們不可能叫胃腸不運動。所以能夠按照人的意誌隨意運動的骨骼肌又叫隨意肌;心肌和平滑肌不受自我意誌的控製,因此又叫不隨意肌。平時所說的肌肉,都指骨骼肌。
人體有639塊骨骼肌,隨著年齡的變化總重量也會有所不同:新生兒還不到體重的1/4;成年後一般約占人體體重的40%;經常進行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的人,肌肉比較發達,可以占到體重的一半左右;到了老年肌肉萎縮,水分減少,肌肉重量就可能減少到體重的25%。肌肉重量的增減,並不是數量上有了變化,而是肌肉纖維粗細不同的緣故。
1996年,美國兩名科學家宣稱,他們在頭部發現了一塊新的肌肉,這一塊新的肌肉可以幫助咀嚼食物。如果這樣,那麼,骨骼肌總數也就增加到640塊了。
同是肌肉,它們的模樣卻有很大差別:有的細長,有的粗短,有的呈三角形,但多數肌肉為梭子狀,中間寬大,兩頭尖細。
肌肉的大小也不一樣。例如,成年人大腿上的股四頭肌常有2千克重,而耳朵裏的鐙骨肌長不足0.2厘米,輕得可憐,可是,它卻有調節音響的作用。
平滑肌
平滑肌纖維為長梭形,沒有橫紋。平滑肌分散於血管壁和許多內髒器官,又叫做內髒肌。平滑肌由自主神經支配,叫做不隨意肌。該肌收縮緩慢、持久。細胞核一個,呈長橢圓形或杆狀,位於中央,收縮時核可扭曲呈螺旋形,核兩端的肌漿非常豐富。心肌平滑肌纖維大小不同,一般長200微米,直徑8微米;小血管壁平滑肌短至20微米,而妊娠子宮平滑肌可長達500微米。平滑肌主要分布於血管、氣管、胃、腸等壁內。有的平滑肌纖維可單獨存在,而絕大部分是成束或成層分布的。
心肌
心肌由心肌細胞組成的一種肌肉組織。廣義的心肌細胞包括組成竇房結、房內束、房室交界部、房室束(即希斯束)和浦肯野纖維等的特殊分化了的心肌細胞,以及一般的心房肌和心室肌工作細胞。前5種組成了心髒起搏傳導係統,它們所含肌原纖維極少,有的根本沒有,所以都沒有收縮功能;但是,它們具有自律性和傳導性,是心髒自律性活動的功能基礎;後兩種具收縮性,是心髒舒縮活動的功能基。
頭肌(人體全身的肌肉可分為頭頸肌、軀幹肌和四肢肌)
頭肌分為麵肌和咀嚼肌兩部分。
1.麵肌又稱表情肌,從自顱骨開始,到麵部皮膚結束,收縮時使麵部孔裂開大或閉合,同時牽動皮膚,產生各種表情。麵肌主要有:①枕額肌,位於顱蓋中線的兩側,肌腹分別位於額部和枕部皮下,中間連有寬闊的帽狀腱膜,收縮時提瞼揚眉,產生額紋,並緊張帽狀腱膜;②眼輪匝肌,位於瞼裂周圍,環繞瞼裂,收縮時使瞼裂閉合;③口輪匝肌,位於口裂周圍,收縮時使口裂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