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術前準備
術前準備是指實驗人員在進行動物手術之前所作的一係列準備工作,主要包括手術環境的準備、器械和物品的準備、實驗動物的準備及實驗人員自身的準備。
一、手術環境的準備
(一)手術室的準備
手術室的建築應依據實驗動物室的性質、規模、任務而定。手術室與動物飼養間、動物觀察室相鄰,以便動物的接送、觀察。手術室內應安裝有紫外線燈、動物手術台、輸液架、手術無影燈、動物麻醉機、呼吸機、吸引器、升降器械桌等設備。
手術室平時要進行定期清洗、消毒,每次手術後應立即清洗地麵,擦洗手術台、器械台。手術的前一天要將動物手術室徹底地打掃幹淨,可用2%的來蘇水、5%石炭酸或84消毒液(按1:200)稀釋等進行地麵的擦洗和噴灑消毒。手術前1h要打開電子滅菌燈或紫外線燈(距地麵3m內)進行空氣消毒。
(二)手術設備儀器的準備
對一些手術中需要使用的儀器設備,動物外科實驗室應盡量配備齊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至少應配置用途廣、通用性強、經常使用的基本設備,以保證實驗按計劃按質量進行。常用的基本設備包括:①常規設備,冰箱、恒溫箱、離心機、天平、攪拌器等;②固定設備,動物手術台、手術顯微鏡、無影燈、器械台、麻醉台及麻醉用品、藥品櫥、敷料槽、吸引器、輸液架、氧氣瓶、電子秤、注射用具等;③檢測設備,測定動物生理、生化、生物電和器官功能指標的各種分析儀器和描記儀,如半導體測溫計、心電圖機、動物血壓表、多導生理記錄儀等;④其他設備,心血管手術器械和體外循環裝置等。
二、手術器械、物品、敷料的準備
(一)手術器械的準備
1.手術刀用於切開皮膚和髒器。根據手術部位及性質的不同,可使用不同型號的手術刀柄和刀片。
2.手術剪用於剪斷軟組織和分離組織;還可用剪刀的尖端插入組織間隙,撐開分離疏鬆的組織。
3.手術鑷用於夾住和提起組織,以便於分離、剪斷或縫合,有齒鑷常用於夾持較堅韌的組織;無齒鑷常用來夾持較脆弱的組織。
4.止血鉗用於止血和分離組織。常用的有直式、彎式和蚊式3種。直式止血鉗主要用於淺層血管止血、分離組織、牽引縫線等;彎式止血鉗主要用於深部組織及內髒的止血;蚊式止血鉗常用於精細的止血和分離組織。
5.持針鉗用於夾持縫合針。
6.縫合針縫合不同的組織,可選用不同的縫合針。縫合皮膚及厚大肌肉時,常用三棱大彎針;縫合胃、腸、子宮、腹膜時,常用圓形彎針。
7.縫線包括絲線、腸線、棉線、金屬線等。以絲線較為常用;金屬線多用於骨外科。
(二)物品的準備
包括無菌服、手套、口罩、治療巾的準備和消毒劑、麻醉藥、急救藥及敷料的準備。
1.無菌服的準備將洗滌幹淨的無菌服折疊,打包,高壓滅菌後放入準備間備用。
2.手套、口罩的準備將橡膠手套撒上滑石粉,裝入手套皮,經高壓滅菌備用;將消過毒的口罩放入準備間。
3.治療巾的準備治療巾用以遮蓋手術野四周的皮膚。將治療巾折疊,打包,經高壓滅菌備用。
4.消毒劑的準備70%的乙醇、3%的碘酊、新潔爾滅、20%的軟皂液、消毒靈等。
5.麻醉藥的準備戊巴比妥納、硫噴妥納、烏拉坦等。
6.急救藥的準備阿托品、多巴胺、回蘇靈、去甲腎上腺素、尼可刹米等。
7.敷料的準備即將紗布、紗布墊、繃帶、棉花球等打包高壓滅菌。
(三)器械、物品、敷料的消毒
消毒是指殺滅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如下幾種。
1.煮沸法適用於金屬、玻璃器械、縫合材料或橡皮手套的滅菌一般煮沸20~30min即可。
2.高壓蒸氣法適用於布類、敷料、手術衣、帽及器械的滅菌。一般用高壓蒸氣滅菌器121℃,滅菌30min。經高壓滅菌後的消毒包應在冷卻後取出,經幹燥箱幹燥後使用。
3.化學藥品消毒法一般手術器械可用0.1%的新潔爾滅溶液浸泡1h;縫合線常用甲醛或75%的乙醇浸泡30min。
三、實驗動物的準備
(一)實驗動物的選擇
選用實驗動物首先要考慮動物的健康狀況,健康狀況不佳的動物不但會影響實驗結果,也會增加術後的死亡率。其次,要考慮動物的種屬行為、生理特性及動物的體積大小。最後,還要考慮實驗研究的設備條件和實驗人員的經驗。
(二)術前動物的適應性飼養與禁食
1.為了增加動物對手術的耐受力和實驗結果的可靠性,術前應將動物置於新的實驗環境進行飼養1~2周,以便動物能適應新的環境、飼料和飲水等。
2.為避免麻醉和手術過程中發生嘔吐或誤吸,大動物如貓、犬、豬等,術前8~24h應禁食,術前6h應禁水。齧齒類動物和家兔術前不需禁食、禁水,但若實行胃腸道類手術應禁食24h。對於時間較長和創傷較大的手術,在禁食後和禁水前可供給一定量的5%的葡萄糖和0.3~0.5%的氯化鈉溶液飲用,以補充能量。
(三)動物的抓取與固定
正確的動物抓取與固定技術可減少動物應激反應程度,避免動物受到傷害,同時也可以避免研究人員被動物咬傷或抓傷。非麻醉動物隻有在固定狀態下才能接受注射、胃飼或采取標本等處理。動物的抓取與固定方法在前麵章節已有詳細介紹,此處不再贅述。
(四)動物的麻醉
麻醉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實驗動物在術前的捆綁皮膚脫毛消毒和實驗過程中所致的疼痛和不適感覺,保障動物的安全,使動物在實驗中服從操作,確保動物實驗的順利進行。動物的麻醉有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有表麵麻醉,浸潤麻醉和阻斷麻醉等方式,使用最多的是浸潤麻醉。全身麻醉又有氣體吸入和注射麻醉2種方式。麻醉方式和麻醉劑的選用,因實驗目的動物的種類日齡和動物健康狀況不同而異。選擇適當的麻醉方式有助於動物實驗的順利進行,獲得滿意的實驗結果。
(五)手術體位與視野準備
1.一般情況下,多數動物手術時取動物背臥位,即用繩帶將動物四肢拉直係於手術台的四角。四肢不宜過伸,捆紮不能過緊,以免影響動物的呼吸和肢體的血液循環。通常將背臥位動物的頭部偏向一側,或將舌提出口腔外,以免舌根後墜影響呼吸或嘔吐誤吸。有時為了更好顯露手術野或適應不同類型的手術需要而取側臥位或腹臥位。
2.進行無菌手術時,手術視野準備應用1%碘伏由手術區的中心部向四周塗擦。如是已有感染的切口,則應由較為清潔處塗向患處。塗擦時,紗布要夾牢,不要使其在塗擦過程中散開。塗擦的麵積大體上與剃毛區域相仿,且大大超過實際手術所需要麵積的3~10cm,以便臨時延長切口或更換切口之用。手術區域一般以消毒3次為宜,且第三次要更換消毒鉗。
3.對於小動物可在其手術台上進行皮膚被毛的剃除。先用剪毛剪剪去或電動推剪剃去被毛上層針毛,也可直接用脫毛劑脫去被毛,再用肥皂水清洗濕潤留下的絨毛,然後用剃須刀片沿順毛方向慢慢刮除絨毛,剃毛區域要大於手術區域2~3cm以上。使用剪毛剪剪毛時,要小心勿傷及皮膚。使用脫毛劑時,要注意防止皮膚過敏。
四、人員的準備
1.接受相關訓練實驗人員在開始動物手術之前,應先了解有關的法律法規,並從人性的角度了解動物的管理和飼養,動物的行為及習慣。任何實驗均應以盡可能少的動物獲取最廣泛的信息,而不增加動物機體的痛苦或負擔。同時還必須熟悉動物的解剖結構及生理特征,具備熟練的動物麻醉技術和手術操作技術。
2.無菌技術準備原則上,實驗人員進行動物手術之前必須進行嚴格的無菌準備工作,手術人員手術前,應先在準備室換穿無菌服,戴好口罩。用消毒液洗淨手後戴上無菌手套。對於急性或非恢複性的手術,術中或術後立即處死動物,實驗人員仍應穿無菌服,戴無菌手套。
第二節 動物外科實驗基本操作方法
一、外科實驗的技術要求
外科實驗的操作技術要求是穩、準、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