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測定方法當設施環境溫度波動範圍>±2℃,室內相對濕度波動範圍>10%時,溫濕度測定宜連續進行8h,每次測定間隔為15~30min。
(二)環境氣流速度的測定
1.測定條件
(1)在實驗設施運轉接近設計負荷,連續運行48h以上進行測定。
(2)一般空調房間應選擇放置實驗動物用具的具有代表性的位置及室內中心位置布點。
(3)恒溫恒濕設施應選擇在離圍護結構0.5m,離地高度1.0m及室內中心位置布點。
2.測量儀器測量儀器為精密度為0.01以上的熱球式電風速計,或智能化數字顯示式風速計,校準儀器後進行檢測。
3.測定方法
(1)檢測在潔淨試驗區或動物飼育區內進行,當無特殊要求時,於地麵高度1.0m處進行測定。
(2)亂流潔淨室按潔淨麵積≤50m2,至少布置測定5個測點,每增加20~50m2,增加3~5個位點。
(三)環境換氣次數的測定
1.測定條件在實驗動物設施運轉接近負荷連續運行48h以上測定。
2.測量儀器測量儀器精密度為0.01以上的熱球式電風速計或智能化數字顯示式風速計。
3.測定方法通過測定送風口風量(正壓式)或出風口風量(負壓式)及室內容積來計算換氣次數。
4.計算公式
公式1:
Q=3600Sv
式中:Q-—所求換氣量,(m3/h)。
S-—風口有效麵積,(m2)。
v-—平均風速,(m/s)。
公式2:
n=Q/V
式中:n-—為換氣次數(次/h)。
Q-—所求換氣量(m3/h)。
V-—為室內容積(m3)。
(四)環境梯度壓差測定方法
1.檢測條件
(1)靜態檢測在潔淨實驗動物設施空調送風係統連續運行48h以上,已處於正常運行狀態,工藝設備已安裝,設施內無動物及工作人員的情況下進行檢測。
(2)動態檢測在潔淨實驗動物設施已處於正常使用狀態下進行測試。
2.測量儀器測量儀器為精度可達1.0Pa的微壓計。
3.測定方法
(1)檢測在實驗動物設施內進行,根據設施設計與布局,按人流、物流、氣流走向依次布點測定。
(2)每個測點的數據應在設施與儀器穩定運行的條件下讀取。
(五)環境空氣潔淨度檢測方法
1.檢測條件
(1)靜態檢測在實驗動物設施內環境淨化空調係統正常連續運轉48h以上,工藝設備已安裝,對潔淨區及其淨化空調係統進行徹底清潔,室內無動物及工作人員的情況下進行檢測。
(2)動態檢測在實驗動物設施處於正常生產或實驗工作狀態下進行檢測。
2.檢測儀器塵埃粒子計數器。
3.測定方法
(1)靜態檢測測量儀器充分預熱,采樣管必須幹淨,連接處嚴禁滲漏;采樣管長度,應為儀器的允許長度,當無規定時,不宜>1.5m;采樣管口的流速,宜於潔淨室斷麵平均風速相接近。檢測人員應在采樣口的下風側。
(2)動態檢測在潔淨實驗動物設施內,實驗動物飼育室與動物實驗室區域內,選擇有代表性測點的氣流上風向進行檢測,檢測方法操作細則與靜態檢測相同。
(3)測點布置檢測潔淨實驗工作區時,如無特殊實驗要求,取樣高度為距地麵1.0m 高的工作平麵上;檢測潔淨實驗動物室時,取樣高度為籠架高度的中央水平高度為0.9~1.0m 的平麵上;測點間距為0.5~2.0m,層流潔淨室測點總數不少於20個。亂流潔淨室麵積不大於50m2的布置5個測點,每增加20~50m2,應增加3~5個測點。每個測點連續測定3次。
4.采樣流量及采樣量
(1)100級要求潔淨實驗動物設施采樣流量為1.0L/min,采樣量不小於1.0L。
(2)1000級以上要求的潔淨實驗動物設施采樣流量≤0.5L/min,采樣量不少於1.0L。
5.結果計算
(1)每個測點應在測試儀器穩定運行條件下連續采樣測定3次,計算求取平均值,為該點的實測結果。
(2)對於大於或等於0.5μm的塵埃粒子數確定:層流潔淨室取各測定點的最大值;亂流潔淨室取各測點的平均值作為實測結果。
(六)環境空氣落下菌數檢測方法
1.測定條件實驗動物設施環境空氣中落下菌數的測定應在實驗動物設施空調淨化係統正常運行48h,經消毒滅菌後用90mm血液瓊脂培養基進行檢測。
2.測點選擇每5~10m2設置1個測定點,將培養皿放於地麵上。
3.測定時間平皿打開後放置30min,加蓋,放於37℃恒溫箱內培養48h後計算菌落數(個/皿)。
(七)環境噪聲檢測方法
1.檢測條件
(1)靜態檢測在實驗動物設施內環境通風、淨化、空調係統正常連續運轉48h後,工藝設備已安裝,室內無動物及生產實驗工作人員的條件下進行檢測。
(2)動態檢測在實驗動物設施處於正常生產或實驗工作狀態條件下進行檢測。
2.檢測儀器聲級計。
3.測定方法
(1)測點布置麵積<10m2的房間,於房間中心離地1.2m高度設一個點,麵積>10m2的房間,在室內離開牆壁反射麵1.0m及中心位置,距地麵1.2m高度布點檢測。
(2)實驗動物設施內噪聲測定以聲級計A檔為準進行測定。
(八)環境內照度測定方法
1.測定條件實驗動物及動物實驗設施內工作照度,在工作光源全部接通,並正常使用狀態下進行測定。
2.測定儀器便攜式照度計。
3.測定方法
(1)在實驗動物設施內選定幾個具有代表性的點進行測定。
(2)距地麵0.9m,離開牆麵1.0m處測定。
(3)打開動物籠蓋或在籠網上測定光照強度。
(4)使用電光源照明時,應注意電壓時高時低的變化,應使電壓穩定後再測。
二、實驗動物環境及設施的維護
實驗動物設施的各項環境指標是靠其相關的各種設備來維持的,並處於動態的變化中,通過對實驗動物設施環境指標的監測,可隨時掌握設備的運行情況,並采取相應的調整和維護。
(一)空氣淨化設備的維護
實驗動物屏障設施中,空氣過濾器是空氣淨化係統中最主要的設備。空氣淨化設備主要包括初效、中效和高效過濾器。
初效過濾器主要阻擋粒徑在5.0μm 以上的異物或塵粒。這種過濾器大多采用金屬絲網浸油過濾器、自動清洗油過濾器、粗孔聚氨酯泡沫或玻璃絲過濾器,以及多種人造纖維濾材。使用時一般風速控製在2m/s以內。實驗動物屏障設施常用的初效過濾器一般采用人造纖維濾材,安裝在新風口之後表冷器之前,以防止表冷器上積塵過多而降低傳熱效率;中效過濾器主要阻擋粒徑在1.0μm 以上的懸浮性塵粒。濾芯材料大多采用玻璃纖維、中細孔聚乙烯泡沫塑料和由滌綸、丙綸、腈綸等製成的無紡布。過濾器一般加工成抽屜式或袋式,並成組地安裝在框架上,以便於更換。中效過濾器一般安裝在風機之後係統的正壓段。高效過濾器(或亞高效過濾器)主要阻擋粒徑在0.5μm以上的塵粒。濾芯材料大多采用超細玻璃纖維和超細石棉纖維,過濾器一般加工成紙狀,經多次折疊,以增加過濾麵積。過濾麵與初、中效過濾器配套使用,使空氣在進入高效過濾器之前,先經過初、中效過濾器,以免大粒徑的塵粒很快將其表麵堵塞,影響其使用壽命。
空氣過濾係統在工作運行過程中不斷有粉塵被阻攔在濾材上,逐漸會形成阻塞,隨後對實驗動物設施內的多個環境因子造成不良影響,如進氣量減少、換氣次數減少、室內氨濃度上升、梯度壓差改變等。因此,過濾材料必須及時更換。初效過濾材料一般2周至1個月更換一次,中效過濾材料3個月至半年更換一次,更換頻度取決於單位麵積濾材的進氣強度及外環境空氣中的粉塵含量等因素,初效和中效過濾材料換下後經水洗幹燥後可重複使用。高效過濾器裝在送風係統末端,通常l~1.5年更換一次。因為更換高效過濾器對動物室環境因素有很大影響,所以不宜過頻更換。延長高效過濾器更換周期的措施是加大高效過濾器的麵積以及提高初效和中效過濾器的質量,還應改善外環境清潔狀況,降低粉塵含量。
(二)空調係統的維護
空調係統的正常運行是動物室內溫度和濕度2個重要環境因素得到有效控製的保證。必須給以充分的重視。通常在每年機器較空閑的時候,對其進行檢修。
空調係統最常發生問題的是熱交換部件被灰塵和纖維狀物質覆蓋,使熱交換率下降。要經常檢查清洗熱交換部件。如空調係統製冷能力下降,應考慮製冷劑不足而給予補充。
(三)滅菌係統維護
高壓蒸氣滅菌器是實驗動物設施中最重要的物料滅菌器械,應隨時注意其滅菌效果。最好每次滅菌都加指示劑,一次滅菌失敗即可導致微生物汙染,從而導致嚴重後果。
水的滅菌設施也很重要,尤其在水源微生物控製不嚴的情況下,要特別注意水滅菌係統的完好性。無菌水係統常見的問題是超濾膜擊穿而除菌失敗。此外,也有紫外光源損壞等,要經常檢查維護,檢查可用微生物培養法。係統正常運行時,水中應無微生物檢出。
除了以上3個重要係統要經常維護外,還有許多其他維護工作要做,如傳遞渡槽中消毒液的檢查、更換,傳遞窗紫外燈的更換維修,風淋室等設施的維護和管理等。任何一個環節的故障都可能導致設施環境質量下降,從而造成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不合格,損失可能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