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實驗動物環境及設施控製(二)(2 / 3)

操作第二個籠盒或做下一組合的動物實驗。

(三)操作注意事項

1.操作之前,工作人員使用75%的乙醇進行雙手消毒。

2.使用0.5%過氧乙酸對超淨台工作麵進行消毒,半小時後啟動超淨台電機;通風0.5~1.0h 後,即可使用。

3.係統上的動物飼育盒必須在超淨台內方可打開,更換水瓶、加飼料、觀察動物、動物給藥等都必須在超淨台內進行;操作過程應該是無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汙染。

4.超淨台使用完畢,使用消毒藥進行消毒,停機。

5.每次工作完畢,對設施進行清潔衛生,同時對設施內空氣進行噴霧消毒。

6.本係統所用的飼料、墊料、飲用水、飼育盒都必須經過滅菌處理;為了延長飼育盒使用期,可用0.5%過氧乙酸噴霧滅菌。

7.遇設備故障或停電等突發事件,必須盡快打開動物飼育盒“生命口”上的蓋子,以防動物窒息死亡;設備恢複正常後,重新蓋好蓋子。

8.通過送風機箱上的送風量調節鈕來調整送風量,一般情況下,維持空氣壓力在20~50Pa 之間。請經常清洗初效過濾器或更換高效過濾器。

四、隔離係統設施的管理

(一)隔離器的使用

1.使用前的準備隔離器是一個完全密封環境,因此使用前先測有無漏氣,再向室內充氣,內壓達55mmH2O,經48h,膜室手臂仍保持挺直狀態,說明不漏氣,然後進行滅菌,向隔離器內噴2%過氧乙酸,約250ml,作用12h(進排風口用薄膜封口)。消毒後通風3~4天(用鑷子捅破進出風口),直至排出氣體不帶酸味方可使用。在使用中定期測風速和換氣次數,定期更換高效過濾器(半年),各項指標達到標準後方可使用。注意隨時檢漏補漏,使用期一年。

2.滅菌渡艙的使用滅菌渡艙是隔離器傳遞動物、物品的通道,傳入物品時先打開渡艙外蓋帽,將物品放入,然後封嚴外蓋帽,通過上麵噴口噴入2%過氧乙酸約10ml對物品表麵進行滅菌,作用40min後,打開內蓋帽,將物品取出同時傳出物品,將傳出物品放入,封嚴內蓋帽,再打開外蓋帽取出物品。

3.滅菌罐的使用將消毒包裝好的飼料、墊料、水瓶及用具放在桶內隔板上,用耐高壓薄膜封口,膠帶固定進行高壓滅菌(121℃、30min)。傳入前,先將連接袖一端套上滅菌罐封口,用膠帶密封固定,再將連接袖另一端與滅菌渡艙外口連接,用膠帶密封,從連接袖通風口處噴入2%過氧乙酸約10ml,至連接袖膨隆為止,靜置40min,脫下內蓋帽,將滅菌罐內隔板拉出,取出物品,同時將待傳出物品故在隔板上,連隔板一起退回滅菌罐內,蓋上內帽,在滅菌櫃外取下連接袖和傳出物品,擦淨滅菌櫃,蓋上外帽,在滅菌櫃的通風口處噴上2%過氧乙酸,至內外帽充分隆起為止。滅菌罐濾材每年都要更換。待發動物的包裝及傳遞:近距離運輸可用滅菌紙袋或隔離帽鼠盒裝運,長途運輸需用滅菌罐,傳遞程序同前。

(二)無菌隔離器室的管理

1.非本室工作人員不得入內。

2.進入本室前必須更換工作服、帽、鞋,用肥皂洗手,並用0.1%新潔爾滅溶液浸泡消毒。

3.保持室內整潔,及時處理操作時新留下的廢物。

4.每周定時用消毒液擦拭隔離器薄膜表麵、架子、室內門窗。

5.每天下班前清掃地麵,並用0.2%過氧乙酸溶液噴霧消毒室內空間,用0.2%新潔爾滅溶液擦拭隔離器表麵。

6.集中送風的中效過濾器每3個月更換一次,初效過濾器每2周清理一次,隔離器每6個月清洗消毒一次,經滅菌檢查合格後再將動物移入飼養。

(三)隔離器的日常工作

1.每個隔離器內的飼養盒位置應相對固定,不要隨便更換位置。

2.幹淨的物品應放在進風口側,用過的物品應放在出風口處。

3.每周原則換墊料2次,每次操作完畢必須清理隔離器內部,保持整潔。

4.每日應定時檢查飲水、飼料,並及時補充。

5.做好譜係記錄,以鼠盒為單位做好繁殖、供應及轉送記錄。

6.及時填寫隔離器內應傳入物品及傳入日期,以便提前做好滅菌等項準備。

7.定期取樣送檢做微生物檢查。隔離器滅菌檢查,定期對隔離器四壁、手套、出進風口做塗抹標本,進行細菌檢查。每月取動物新鮮糞便做細菌和寄生蟲檢查。傳入的飼料、墊料、飲水取樣放在試管中做細菌檢查。每隻淘汰、死亡屍體做全麵屍檢。

8.定期檢查薄膜室空氣壓力和定期更換過濾器的過濾材料。

9.一旦發生停電,立即將全部過濾器的外口用橡皮塞塞緊。停電時間長者,計算每隔4h輸氧一次,記錄每次輸氧時間和容量。恢複供電時,打開過濾器外口的橡皮塞,使隔離器正常工作。同時,要做好事故、采取措施及隔離器內異常情況的記錄。當發現隔離器漏氣時,必須立即找出漏氣的原因,並記錄漏氣的部位、漏氣孔的大小、發現的時間、采取的緊急措施、執行人及事故發生後微生物檢查的結果等。

五、層流架的使用管理

(一)層流架的消毒

1.層流架啟用前,對要放層流架的實驗室進行一次全麵的清洗消毒。可用過氧乙酸噴霧或用甲醛熏蒸,作用48h。

2.啟動鼓風機,讓其連續運轉48h,將靜壓箱及工作區的汙染空氣全部排除,再用藥液擦拭層流櫃各部件的表麵。

3.可將層流櫃與房間一起熏蒸消毒或製作塑料薄膜罩,罩住後用2%的過氧乙酸噴霧並保持2h。

4.落下菌及粒子數檢查:取血瓊脂培養皿,置於架內工作區每角一個,開蓋暴露10min 後取出培養48h,要求平均落下菌數≤3個,無致病菌,潔淨度達到1000級,合格後方可使用。

(二)層流架管理規程

1.安放層流架房間的管理非本室工作人員不得入內,進入本室前必須更換衣、帽、鞋,用肥皂洗手,並用0.1%新潔爾滅溶液浸泡消毒,保持室內整潔,每周定時對室內地麵、層流架麵藥液消毒,每日下班前用0.2%過氧乙酸噴霧室內空間。

2.層流架日常操作進入工作區的飼料、墊料、籠具、飲水及其他用具,都要事先包裝好經嚴格的消毒滅菌。工作人員換鞋、衣,穿無菌工作服,戴口罩,戴上長手套後在消毒液中浸泡數分鍾;打開紫外線燈10~15min;打開操作層門,雙手迅速放入操作層,然後換消毒墊料,加滅菌飼料和水,套上過濾帽放回原位;再消毒手套、鑷子後操作第二層籠盒,依次至工作完畢;操作完畢後打開紫外線燈消毒10~15min,並用消毒液擦拭操作層,做好生產或實驗記錄;保持好室內溫、濕度,氨濃度不超標,定期對層流架的工作性能及狀態進行檢測,並做必要的處理。

六、潔淨物品的消毒管理

(一)飼料的滅菌

1.高壓滅菌將飼料盛於深2.5~5.0cm的金屬網具裏,使氣流能迅速貫穿飼料,121℃滅菌20~30min。如果采用預真空高壓滅菌,時間可縮短到4min左右。溫度高、時間長易發生飼料焦化與營養成分的破壞,可用滅菌指示劑指示高壓滅菌效果。滅菌指示劑封裝於安瓿中,放在每個包裹的中央。

2.射線輻照飼料滅菌最好選擇60Co射線輻照法,SPF動物飼料的照射強度為25kGy。而無菌動物、悉生動物通常用50kGy的劑量。有一種黃色或菊黃色的劑量指示劑標簽貼在包裝箱的正、背麵上,當黃色的標簽變成了暗紅色時表示包裝袋裏的飼料已吸收到25kGy的劑量。無菌動物與悉生動物的飼料往往在第一次輻照以後再貼上第二張標簽做第二次輻照。包裝飼料時每袋裝12.5kg飼料,用塑料袋包裝,最好真空封口,包裝用雙層塑料袋,每一個袋密封後再套第二個袋,最後置於紙袋、塑料袋或紙箱中,並貼上指示劑標簽。

(二)墊料的滅菌

常用高壓滅菌法與飼料滅菌相同。滅菌後的墊料的水分含量較高,應連同包裝袋放在烘箱內幹燥後使用。

(三)籠器具的滅菌

籠器具的消毒可用高壓滅菌法,不能高壓滅菌的籠器具可用藥液浸泡,常用液有:2%~3%石炭酸液、0.1%~0.5%新潔爾滅、3%~5%來蘇水、0.1%~1%漂白粉液和0.05%~2%過氧乙酸液等。

(四)飲水的滅菌

除可用高壓滅菌外,也可用無菌水生產設備製作,或在水中加入鹽酸,使水的pH值達2.5~2.8也可應用。可將動物飲用水和衝洗用水分別要求。

(五)無菌工作服的管理

無菌工作服要選用耐高溫高壓、抗腐蝕、不產生絨毛的材料。常用的樣式如下。

1.上下連體式從頭到腳都應起隔離作用,不露皮膚,適用於萬級潔淨度的動物室。

2.上下分離式主要用於SPF級以下潔淨度的潔淨動物室。

3.大褂式一般用於潔淨區外的工作場所。

工作服消毒常用高壓滅菌法。

第四節 實驗動物環境及設施的監測及維護

一、實驗動物環境及設施指標的檢測

新建或改建的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設施在啟用前必須進行環境指標檢測,即使是使用過程中也有必要對有關環境指標進行檢測,檢測方法介紹如下。

(一)環境溫濕度的測定

1.測定條件

(1)實驗動物設施環境溫度測定應在實驗動物設施竣工且空調係統運轉48h後或設施正常運行之中進行測定。測定時,應根據設施設計要求的空調和潔淨等級確定動物飼育區及實驗工作區,並在區內布置測點。

(2)一般飼育室應選擇動物籠具放置區域範圍為動物飼育區。

(3)恒溫恒濕房間離圍護結構0.5m,離地高度0.1~2.0m處為飼育區。潔淨房間垂直平行流和亂流的飼育區與恒溫恒濕房間相同。

2.測量儀器測量儀器精密度為0.1以上標準水銀幹濕溫度計及熱敏電阻式數字型溫濕度測定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