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巡天遙看新奇事——電視(2 / 2)

此外,坎貝爾·斯溫頓采用德國人費迪南德·布勞恩在1897年發明的陰極射線顯像管來顯現圖像。

遺憾的是,礙於當時的技術條件,坎貝爾·斯溫頓沒能將自己的絕妙設想付諸實現。真正使這一設想付諸實現的是有“實用攝像機之父”之稱的弗拉基米爾·佐爾金。

佐爾金是俄國人,1919年移居美國,曾在聖彼得堡工學院任電機工程師,在物理學家鮑裏斯·羅辛的領導下工作。羅辛一直認為,電視的未來屬於電子技術,而不是機械技術。

1923年,佐爾金為自己發明的光電攝像管申請了專利。這種電視攝像管成為現代圖像轉播的基礎。光電管內有一塊感光金屬板,當攝像機對著景物時,由電子束形成的小圓點按景物受光的強弱比例帶上電荷。電子槍連續不斷地對感光金屬板進行掃描,掃過每個圓點的時間正好是足以攝取其電荷的時間,當這一信息作為電碼發射給一台接收機,並在解碼以後,由另一支電子槍把圖像“畫”在一幅熒光屏上。

可是,這種電子掃描裝置所產生的圖像非常暗,模糊不清,比影子好不了多少,因而難以引起人們的興趣。當時,隻有美國無線電公司的副經理戴維·薩諾夫慧眼識英雄,堅信電視的商業前景光明。

在以後的日子裏,薩諾夫給予佐爾金巨大的財力和人力支持。1933年,佐爾金在克服重重困難之後,終於研製成功了實用的攝像管和電視顯像管。同年,美國無線電公司將由240條掃描線構成的圖像,成功地傳輸到4公裏之外,顯現在熒光屏上。1935年,英國廣播公司正式用電子電視取代了貝爾德發明的機械電視。

電子電視的發明,標誌著現代電視的真正開端。

1936年8月,希特勒下令將在柏林舉行的奧運會進行電視實況轉播。

1936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個定期播放電視節目的電視台——英國的BBC電視台正式開播,每天播出2小時的電視節目;1937年,大約有5萬名觀眾觀看了英國廣播公司播出的英國喬治六世的加冕典禮。

1939年4月30日,美國無線電公司所屬的全國廣播公司用電視實況轉播了在紐約舉行的世界博覽會的開幕式。此後一連數日,成千上萬的人在曼哈頓百貨商店排隊觀看這新鮮玩意兒。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剛剛興起的電視技術幾乎陷於停頓。英國的BBC電視台於1939年9月1日停播,美國的電視設備生產廠家轉入生產軍需物質。戰爭結束後,電視才流行起來,而且逐漸普及到家庭。以美國為例,從1949年到1951年第一次全國普遍播出電視節目時,電視機的數量已從100萬台一躍為1000多萬台。到1958年,美國已有523家電視台,約4700萬台家用電視機。

中國的電視技術起步較晚,但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電視機以不可阻擋之勢迅速進入千家萬戶。這真是足不出戶知天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