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時不要把不耐高溫的如:塑料餐具、玻璃製品、木製或漆麵餐具放在加熱管附近,否則會造成餐具變形及損壞;
2.不耐氧化的用品不能使用臭氧消毒;
3.在消毒櫃工作過程中不能打開櫃門,櫃體內高濃度臭氧或高溫對人體有害;
4.開啟消毒櫃工作前必須將櫃門關嚴。如果門關不嚴,不僅起不到應有的消毒保潔作用,而且會浪費資源、損壞機器;
5.消毒櫃工作完成不久,櫃內處於高溫高濕狀態,請等待溫度下降後再取用。
如何正確使用不粘鍋
有關“不粘鍋安全性”的爭議很久,2006年國家質檢總局抽檢發現有一成不粘鍋重金屬超標鉻含量超標。
1.不宜過高溫煎炸。不粘鍋的不粘塗層其實是一層薄膜,厚度在0.2毫米左右,如果幹燒或油溫達到300℃左右,這層薄膜就可能受到破壞,一些重金屬成分就會釋出,對人體有害。一般炒菜時,溫度不會過高,但如果烹製煎炸食品,在煎炸過程中,一直是滾燙的,鍋的溫度就可能超過260℃,很容易導致有害成分分解。
2.破損嚴重不要使用。一個有少許劃破或刻痕的不粘鍋無需扔掉,隻在發生大的碎裂、性能受影響時才應將其處理掉。
3.用不粘鍋炒菜,不要用鐵鏟子,以防破壞不粘塗層。
砂鍋怎樣用才安全
不少人旅遊時買到美麗的陶罐,買回來當湯煲覺得美麗又特別,這很危險。
國家質檢部門曾在陶器抽檢中發現部分產品鉛溶出量超標。長期使用鉛超標的鍋會造成鉛中毒,而少量的鉛,都能引起神經和腦損傷以及免疫力削弱。而超市或商場的專業炊具貨架或櫃台購買的陶器,安全性會更好。
砂鍋安全守則:
1.不盛裝酸性食物,減少在酸性環境中鉛、鎘的溶出。
2.新買的砂鍋使用前用4%食醋水浸泡煮沸,可以提前溶出大部分有害物質。
3.瓷器也含鉛,使用前最好也用醋煮一下。
鋁鍋別炒別醃別摩擦
有測定表明,用鋁鍋煎製食物時,所用油在煎炸前每克油中有6微克左右的鋁,煎炸後則增加到每克10~20微克;蒸飯時飯中的鋁也會增加一倍左右。
有觀點認為:鋁常蓄積在腦中,會引起腦神經退化,嚴重影響人的行為和智力。不過美國專家已經排除了鋁和老年癡呆症之間有聯係的說法。他們認為,烹調使用鋁製品進入食物中的量比其他物質如發酵劑等食物添加劑的鋁含量少很多。
1.不要盛裝醃製食品。醃製食品屬於強酸強堿的菜肴,容易與鋁產生化學反應,生成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2.不宜高溫及用金屬鏟炒菜。用鋁鍋高溫煎炒菜,或使用金屬鏟,與鋁鍋碰撞、摩擦,可能使鋁成分在一定程度上釋放出來,最好避免。
生鏽銅鍋千萬別用
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過量銅對身體不利,會引起惡心、嘔吐、腹瀉以至中毒。
專門用來烹調的銅炊具一般在鍋內有一層不鏽鋼內層,也有少數有錫內層。銅特別導熱,對任何接觸到它的東西——包括空氣、水汽、食物……反應都很強。不鏽鋼內層可以防止銅接觸到食物或和食物起反應,不過有錫內層的鍋容易磨損,因而露出底下的銅,所以還是要謹慎使用。
1.遠離銅鏽。銅生鏽之後的“銅綠”及“藍礬”是兩種有毒物質,所以有銅鏽的銅餐具,切不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