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1月,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開通2M國際信道。
1996年12月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169網)開始全麵啟動,廣東視聆通、天府熱線、上海熱線作為首批站點正式開通。
1997年4月18~21日,國務院在深圳召開全國信息化工作會議。會議確定了國家信息化體係的定義、組成要素、指導方針、工作原則、奮鬥目標、主要任務,並通過了“國家信息化九五規劃和2000年遠景目標”,將中國互聯網列入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並提出建立國家互聯網信息中心和互聯網交換中心。
1997年5月20日,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的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進行修正。
1997年5月30日,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中國互聯網絡域名注冊暫行管理辦法》,授權中國科學院組建和管理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授權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網絡中心管理中國互聯網絡的二級域名edu。
1997年6月3日,受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委托,中國科學院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組建了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行使國家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職責。同日,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宣布成立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工作委員會。
1997年11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第一次《中國Internet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止到1997年10月31日,我國共有上網計算機29.9萬台,上網用戶62萬人,CN下注冊的域名4066個,WWW站點1500個,國際出口帶寬18.64兆比特每秒。
1997年12月8日,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審定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實施辦法》。
1997年12月30日,公安部發布了由國務院批準的《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
1997年,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實現了與中國其他三個互聯網絡即中國科技網(CSTNET)、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的互連互通。
1998年3月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成立信息產業部,主管全國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通信業和軟件業,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服務信息化。
1998年3月,國家計委批準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在當時已有主幹網的基礎上增加衛星的主幹網。
1998年7月,中國互聯網絡安全產品測評認證中心通過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驗收,開始試運行。
1998年7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第二次《中國Internet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止到1998年6月30日,我國共有上網計算機54.2萬台,上網用戶117.5萬人,CN下注冊的域名9415個,WWW站點3700個,國際出口帶寬84.64兆比特每秒。
1998年7月,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骨幹網二期工程開始啟動。二期工程將使八個大區間的主幹帶寬擴充至155兆比特每秒,並且將八個大區的節點路由器全部換成千兆位路由器。
1999年1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第三次《中國Internet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止到1998年12月31日,我國共有上網計算機74.7萬台,上網用戶數210萬,CN下注冊的域名18396個,WWW站點5300個,國際出口帶寬143兆比特每秒。
1999年1月,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的衛星主幹網全線開通,大大提高了網絡的運行速度。
1999年2月,中國國家信息安全測評認證中心(CNISTEC)正式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