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Internet的發展,中國的黑客們也成熟起來,Chinanet哈爾濱節點和上海節點也於1997年遭到襲擊。在哈爾濱節點,黑客設法破壞服務器。係統管理員被迫重新安裝係統軟件,使服務器恢複正常工作。而上海節點遭受的襲擊相對較小,係統管理員沒有重新安裝係統軟件就恢複了互聯網的接入。經初步分析,兩次襲擊都是國內黑客所為,並很有可能出自同一人之手。在這種情況下,廣東數據通信管理局為了預防可能發生的襲擊,在其網站上警告:“如果GdNet的某位用戶使網絡出現異常情況,廣東電信局將采取必要措施——不排除暫時中斷可疑用戶的接入,以保證網絡的正常運行。”
1997年初,北京某ISP被國內黑客成功入侵。該黑客事後得意洋洋地將如何免費使用該ISP的文章張貼到了清華大學“水木清華”BBS站的“黑客與解密”討論區。1998年元月,廣東佛山就有兩位Internet用戶的上網密碼被廣州的用戶盜用,損失4000餘元。
1997年3月,世紀互聯網絡發現有黑客在公司主機上開設了一個叫“小芳”的非法賬號,並侵入該公司商業網絡係統,造成係統經常出現死機。不久又發現主機的口令文件被修改,整個係統無法進行。在該公司另外一台專用服務器上也發現了3個非法賬戶,並總在半夜0~3點上機。在該公司把這些非法賬戶刪除後,黑客為了報複,又修改和刪除了重要文件,使合法用戶無法上網。經過北京市公安局計算機管理檢察部門的檢查,發現黑客是在該公司做過臨時工的某研究所在讀研究生。
黑客所造成的危害及解決方法
據《今日美國報》報道,黑客每年給全世界電腦網絡帶來的損失估計高達100億美元。更為嚴重的是,許多大金融公司在發現有黑客闖入之後,通常采取自吞苦果的做法,寧可自己受損失也不舉報、不聲張。因為他們認為那樣做的後果隻會帶來更大的損失,客戶會感到該公司的網絡不可靠,從而喪失消費者的信賴。有的則存有僥幸心理,認為黑客撈了一把就會轉向別的公司或機構,姑息養奸的結果使黑客更加猖狂。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英國許多大公司每年得支付給電腦網絡的蛀蟲巨額資金,以求保護自己的網絡軟件不被破壞。有的采用將闖入者趕走的辦法,還有的則把黑客引到自己的競爭對手那裏,轉嫁危機。這些公司均沒有使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
事實上,要用現有法律來有效地防範電腦犯罪十分困難。此外,現有科技手段也難於偵察到電腦恐怖分子的行蹤。有報道說,黑客在一年內曾滲透到美國五角大樓的電腦係統中達16萬次。
為了打擊黑客的犯罪活動,美國政府計劃成立一個由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司法局和商務部聯合組成的特別小組,來保護美國的重要電腦係統不受恐怖分子的攻擊。中央情報局計劃動用上千人來開發攻擊性和防禦性的電腦程序。五角大樓則籌劃組建一個國家安全情報交流小組,其中包括通信公司和安全情報部門的專家,定期研究對策。目的是要給電腦係統加一個“保護罩”防止電子世界發生“珍珠港事件”。
人們普遍認為,阻止黑客的最可靠有效的辦法是開發一種難以破譯的網絡加密軟件,而政府又能對其加以控製,來自美國國會、企業和科技的600多名代表前不久聚會美國斯坦福大學討論加速開發新型電腦網絡的加密軟件。但是,對投入巨額資金開發這樣的軟件,克林頓政府仍然顯得猶豫不決,擔心收效不大,甚至適得其反。看來,電腦網絡受黑客困擾的狀況短期內還難以根本解決。
隨著中國各個網站受黑客攻擊的增多,1997年12月30日,經過國務院批準,我國公安部門正式公布了《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這是我國第一部專門規範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工作的行政法規,對國內單位在安全建設方麵有了明確的規定,對如何處置黑客行為也作了規定,為與危害網絡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做鬥爭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武器。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也增加了懲處計算機犯罪的條款,對違反國家規定,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信息係統的人員,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係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等行為,造成計算機信息係統不能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人員,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人員,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這表明中國正在采取一些具體措施以製止網絡犯罪。
網絡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