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這名代號叫“分析家”的以色列青少年黑客供認,他是在因特網上的“聊天室”裏認識的那兩位美國青少年,他們3人與其他兩名以色列青年共同組成了一個名叫“力量”的組織。在入侵機密網頁時,這個組織集體協作:一個人進入係統,一個人寫HTML文本語言,兩個人負責在網上“衝浪”搜尋網址,另外一個人則負責安全工作,消滅經過的路徑。“力量”的主旨是反對種族激進主義者的網頁,“分析家”曾經把一個叫做“白人權力”的網頁改成了新納粹分子的活動場所,以示抗議。
“分析家”目前正在美國警方的控製中,如果罪名成立,他有可能麵臨3年監禁。
這就是1999年2~3月份發生在美國,但是卻轟動全球的黑客入侵事件。由此可見,黑客真是無孔不入。那麼,什麼是黑客呢?
什麼是黑客?
黑客(Hacker)原指那些酷愛電腦、熱衷於程序設計的人,並沒有貶義。直至後來,才逐漸演變成電腦係統的入侵者、破壞者的意思。黑客們通常都是那些具有計算機天才的發燒友,但這些人不同於普通的電腦迷。他們采用各種手段來獲得進入計算機係統的口令,闖入網絡後為所欲為。他們掌握了高科技,但專門用來窺視別人在網絡上的秘密。如政府和軍隊的核心機密、企業的商業秘密及個人隱私等全部在他們的窺視之中。黑客中有的截取銀行賬號,盜取巨額資金,有的盜用電話號碼,使電話公司和客戶蒙受巨大損失。有時,黑客這種電腦網絡的蛀蟲搜索到被他們認為有“價值”的信息之後,就向信息管理者通常是大公司或銀行發出威脅,揚言如果不定期給他們送錢,公司的電腦資料就會遭到破壞,或被植入電腦病毒,或重要資料被銷毀、轉移。因此,這些人也被稱為“駭客”。黑客們通過遠程登錄的方式進入電腦網絡,隱蔽作案,很難被當場抓獲。
更要命的是,黑客們辦起了“強盜培訓班”。他們不但自己上網搞破壞,而且把黑客入門、黑客工具等放在網上“教育”別人搞破壞。BO(BackOrifice)譯成中文是計算機“後門”程序,它是一種黑客程序,1997年由一位自稱是SirDystic的人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召開的黑客年會DefconⅥ上發布。該程序在網上一發布立即引起黑客及準黑客的興趣。據發布者聲稱,在不到3天的時間裏,至少有3.5萬個拷貝被下載。BO短小精悍,威力大,欺騙性強,在運行時難以察覺,用戶極易上當受騙。因此,它很快引起人們的恐慌。
黑客在國內外頻繁作案
在因特網非常發達的美國,黑客入侵事件經常發生。上麵介紹的少年黑客入侵五角大樓的事件隻是眾多黑客入侵事件中的一個。
1990年4月至1991年5月,來自荷蘭的一夥計算機黑客侵入美國國防部的43個站點長達13個月之久,而美國國防部卻一無所知。
1995年,一個來自阿根廷的黑客利用因特網進入美國一所大學的計算機係統,並由此進入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和其他國防機構如國家宇航局及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計算機網絡。這些係統中保存有飛機設計、雷達技術、導彈及衛星工程等敏感信息。至今,美國海軍無法確認究竟哪些信息被偷竊或泄露出去,更無法估計損失究竟有多大。
1996年9月18日,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網頁被一名黑客破壞,“中央情報局”被篡改成“中央愚蠢局”。
如果你認為隻有美國這樣的因特網發達的國家才會發生黑客入侵事件,在中國,沒有黑客,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黑客眼中是沒有國界的,他們不會置中國這塊正在興起的網絡熱土於不顧。
1997年4月23日,對剛剛成立不久的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來說實在是一個不妙的日子。上午,像平時一樣負責係統監控的技術人員查看了係統的運轉情況,突然他驚呆了。熟悉的網絡主頁畫麵不翼而飛,屏幕上赫然呈現的是一個猙獰的笑嘻嘻的骷髏頭像,係統被入侵了。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緊急動員!技術人員迅速用備份的文件把主頁恢複原狀,查找係統的安全漏洞,追蹤入侵者……終於,警報解除了。
當天下午,狡猾的黑客又故技重施,再次將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主頁改成了骷髏頭。此時,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技術人員嚴陣以待,立刻順藤摸瓜,跟蹤追擊,很快查明入侵者是美國西南貝爾互聯網絡服務公司的一個撥號網絡用戶。經過與該公司的協商,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通過電子郵件向黑客發出警告。事後分析,該黑客隻是借此進行智力挑戰,因此並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以後投入了專項資金用於強化網絡安全措施。
這並不是中國互聯網第一次遭到黑客的襲擊。早在1992年,剛開通不久的Chinanet就受到某高校一位研究生黑客的攻擊。1993年,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剛通過專線接入Internet時,就有國外黑客前來造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