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杉在台灣是重要的用材樹種。它的樹幹挺直,木質軟硬適度、紋理細致,心材紫紅褐色,邊材深黃褐色帶紅,且易於加工,是建築、橋梁和製造家具的好材料。此外,它還是營造用材林、風景林、水源林、行道樹的良好樹種。
禿杉屬於杉科,台灣杉屬。它隻有一個“孿生兄弟”——台灣杉,由於它們長相相似,又分布在同一地區,因此,一般通稱它們為台灣杉。但它們也還是有區別的,禿杉的葉較台灣杉的葉窄,球果的種子比台灣杉多一些。它們雖說都是珍稀樹種,但比較起來,禿杉的數量更少,因此,禿杉被列為國家一類保護植物,台灣杉屈居於第二類。
十一、最奇特的樹
馬褂木又稱鵝掌楸。它的葉子有十幾厘米長,與一般植物的葉子不同,其先端是平截的,或微微凹入,而兩側則有深深的兩個裂片,極像馬褂,又似鵝掌,因而得名。馬褂木的花外白裏黃,極為美麗。馬褂木屬於木蘭科鵝掌楸屬。生長在我國華中、華東、西南地區,因其葉形奇特,花朵美麗,故為我國著名觀賞植物。
光棍樹生長在我國廣東、福建一帶。高七、八米,一年到頭,滿樹都是光溜溜的綠枝。因此稱為光棍樹。其實,它也不是沒有葉子,隻是特別小,又過早脫落,不為人所注意罷了。它的枝條是肉質的,具有白色乳汁。據分析,乳汁裏含有極多的碳氫化合物,在國外被認為是最有希望的石油植物。光棍樹的故鄉在非洲,因那裏氣候幹旱,因而葉子既小,脫落又早,以避免水分的散失。
銅錢樹生長在我國淮河及長江流域一帶。是一種落葉喬木。高約十六、七米,葉子長卵圓形,其果實生得十分別致,有兩個彎月形的膜翅相互聯結,中央包圍著種子,遠遠望去,樹上仿佛吊著一串串的銅錢,風一吹,嘩嘩作響,因此而得名。銅錢樹屬於鼠李科,和我們吃的紅棗是同宗兄弟。在我國陝西秦嶺山區還生長著一種樹木,外形酷似銅錢樹,果熟之時,也如串串銅錢,隻是葉子由許多披針形的小葉構成一片大的羽毛狀複葉。它屬於槭樹科,人們叫它金錢槭。金錢槭數量不多,又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因而被列為國家保護植物。
長翅膀的樹是生長在我國秦嶺山區的落葉灌木。其枝條呈綠褐色,硬而直。有趣的是,在它的小枝上從上到下生長著2-4條褐色的薄膜,其質地輕軟,如同我們平常所使用的軟木塞一般,是木栓質的。它在枝上的排列猶如箭尾的羽毛,又仿佛枝條四周長上了翅膀。因此,人們稱它為栓翅衛矛。栓翅衛矛屬於衛矛科,其木材致密,白色而質韌,可製弓、杖、木釘用,其枝上的栓翅有助於血液流通,具有消腫之功效。
燈籠樹木這是一種杜鵑花科的落葉灌木。生長在我國中部一帶。它隻有2-6米高。每當夏日,在它的枝端兩側掛著十幾朵肉紅色的鍾形花朵,所以又稱作吊鍾花。燈籠樹的果實在十月裏成熟,橢圓形,棕色。有趣的是,它的果梗向下垂著,而先端彎曲向上,因此結的果實卻是直立的。遠遠望去,仿佛樹枝上掛滿了一個個的小燈籠,因此而得名。燈籠樹不僅花果美麗,而且葉子入秋後變為濃紅,不似楓葉,勝似楓葉,因此是極有前途的園林觀賞樹木。
羽毛球樹在我國中部及西南部的一些山區裏,生長著一種低矮的小樹木,每當十月果熟時節,遠遠望去,每株樹上都掛滿了一顆顆酷似羽毛球的果實,人們稱它作羽毛球樹。羽毛球樹屬於檀香科,雖隻有1-3米高,但枝繁葉茂。其果實直徑隻有1厘米的左右,但每個果實頂端都長著四跟3-4厘米長的苞片,酷似羽毛球。據說,其果實可食。羽毛球樹還是一種半寄生的植物,它的一部分根寄生在鬆、杉一類植物的根上。它自己生活需要的一部分養料就是靠吸收這些植物的養料而獲得的。
十二、最小的有花植物
太陽把塘水曬得暖洋洋的,一種形如細砂的水生植物,正忙著繁殖它的後代。直到每1平方米的水麵,有一百萬個它們的個體,還是不肯罷休。這就是最小的有花植物,飼養魚苗的好飼料——無根萍。無根萍是浮萍的一種,它的個子太小了,長隻有1毫米多,寬不到1毫米,比芝麻還小得多。無根萍的外形同一般萍很相似,它們上麵平坦,底下隆起。顧名思義,這種植物是沒有根的。有趣的是,這種微小的植物也有花,花當然更小,隻有針尖般大。
無根萍以自己微小而帶花的個體,給植物世界創造了“最小的有花植物”記錄。
無根萍的體內含有大量澱粉。目前,人們正研究無根萍體內的澱粉合成過程。它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澱粉資源,將來很可能成為代替小麥和大米的糧食。
十三、陸地上最長的植物
在非洲的熱帶森林裏,生長著參天巨樹和奇花異草,也有絆你跌跤的“鬼索”,這就是在大樹周圍纏繞成無數圈圈的白藤。
白藤也叫省藤,我國雲南也有出產。藤椅、藤床、藤籃、藤書架等,都是以白藤為原料加工製成的。
白藤莖幹一般很細,有小酒盅口那樣粗,有的還要細些。它的頂部長著一束羽毛狀的葉,葉麵長尖刺。莖的上部直到莖梢又長又結實,也長滿又大又尖往下彎的硬刺。它像一根帶刺的長鞭,隨風搖擺,一碰上大樹,就緊緊地攀住樹幹不放,並很快長出一束又一束新葉。接著它就順著樹幹繼續往上爬,而下部的葉子則逐漸脫落。白藤爬上大樹頂後,還是一個勁地長,可是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攀緣的了,於是它那越來越長的莖就往下墮,以大樹當作支柱,在大樹周圍纏繞成無數怪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