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杉在我國首次發現的時候,和水杉一樣,也曾引起世界植物界的巨大轟動。那是1955年夏季,我國的植物學家鍾濟新帶領一支調查隊到廣西桂林附近的龍勝花坪林區進行考察,發現了一株外形很像油杉的苗木,後來又采到了完整的樹木標本,他將這批珍貴的標本寄給了陳煥鏞教授和匡可任教授,經他們鑒定,認為就是地球上早已滅絕的,現在隻保留著化石的珍稀植物——銀杉。50年代發現的銀杉數量不多,且麵積很小,自1979年以後,在湖南、四川和貴州等地又發現了十幾處,1000餘株。
銀杉是鬆科的常綠喬木,主幹高大通直,挺拔秀麗,枝葉茂密,尤其是在其碧綠的線形葉背麵有兩條銀白色的氣孔帶,每當微風吹拂,便銀光閃閃,更加誘人,銀杉的美稱便由此而來。
九、蜚聲國際的“中國鴿子樹”
1869年,一位法國神父在四川省穆坪看到了一種奇特的樹木。時值開花季節,樹上那一對對白色花朵躲在碧玉般的綠葉中,隨風搖動,遠遠望去,仿佛是一群白鴿躲在枝頭,擺動著可愛的翅膀。當時,他被這種奇景迷住了。自此以後,便引來歐洲許多植物學家,他們不畏艱險,深入到四川、湖北等地進行考察。1903年首先引種至英國,後又傳至其他國家,從此,便成為歐洲的重要觀賞樹木,被讚譽為“中國鴿子樹”,這就是我國特產的珙桐。現在人們習慣稱它為“鴿子樹”了。據說國際城市日內瓦,家家都種有珙桐樹,可見人們對它的珍愛。1954年4月,周總理在日內瓦,適逢珙桐盛花時節,當他了解到,珙桐的故鄉就是中國時,連連稱讚,感慨萬千。
鴿子樹是一種落葉喬木,高可達20米,枝幹平滑。其葉片很大,為闊卵形,邊緣有許多鋸齒。它的花序是球形的,上麵聚集著許多小花。那被讚賞的仿佛鴿子翅膀似的美麗花朵,其實是它的苞片,就長在花序的基部。
關於鴿子樹,流傳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據說,漢代王昭君出塞以後,嫁於匈奴的呼韓邪單於。她日夜思念故鄉,寫下了一封家書,托白鴿為她送去,白鴿不停地飛翔,越過了千山萬水,終於在一個寒冷的夜晚飛到了昭君故裏附近的萬朝山下,但經過長途飛行,它們已經萬分疲倦,便在一棵大珙桐樹上停下來,頓時,凍僵在枝頭,化成美麗潔白的花朵……
還有一個傳說是:古代一個皇帝,隻有一個女兒,取名白鴿公主。這公主不貪富貴,與一名叫珙桐的農家小夥相愛。她把一根碧玉簪掰為兩截,一截贈與珙桐,以表終身。但父皇不允,派人在深山殺死珙桐。白鴿公主得知後,不顧一切,逃出宮來,在珙桐受害處,失聲痛哭。忽然,在公主眼前長出一棵形如碧玉簪的小樹,頃刻之間,長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公主伸開兩臂向這棵樹撲去,頓時,變成千萬朵形如白鴿、潔白美麗的花朵,掛滿枝頭。
鴿子樹之所以珍貴,還由於她是植物界中著名的“活化石”之一,植物界中的“大熊貓”。早在二、三萬年前第四紀冰川時期過後,地球上很多樹種都絕滅了,我國南方一些地區,由於地形複雜,在局部地方保留下一些古老的植物,珙桐就是那時幸存下來的。現在在湖北的神農架、貴州的梵淨山、四川的峨眉山、湖南的張家界和天平山以及雲南省西北部,可以看到零星的或小片的天然林木。它們大都生長在海拔1200-2500米的山地。在分布區內常常可以看到高達30米,直徑1米,樹齡在百年以上的大樹。為了保護這一古老的孑遺植物,它被國家列為一類保護樹種,並把分布區劃為國家的自然保護區。
十、世界珍稀植物——禿杉
禿杉是世界稀有的珍貴樹種,隻生長在緬甸以及我國台灣、湖北、貴州和雲南。為我國的一類保護植物。最早是1904年在台灣中部中央山脈烏鬆坑海拔2000米處被發現的。
禿杉為常綠大喬木,大枝平展,小枝細長而下垂。高可達60米,直徑2-3米,它生長緩慢,直至40米高時才生枝。枝密生,樹冠小,樹皮呈纖維質。葉在枝上的排列呈螺旋狀。奇怪的是,其幼樹和老樹上的葉形有所不同。幼樹上的葉尖銳,為鏟狀鑽形,大而扁平,老樹上的葉呈鱗狀鑽形,從橫切麵上來看,則呈三角形或四棱形,上麵有氣孔線。禿杉是雌雄同株的植物,花呈球形。其雄球花5-7個著生在枝的頂端。雌球花比雄球花小,也著生在枝的頂端。長成的球果是橢圓形的沒有鱗片,苞片倒圓錐形至菱形。其種子隻有5毫米左右長,帶有狹窄的翅。
禿杉生長在台灣中央山脈海拔1800-2600米的地方,散生於台灣扁柏及紅檜林中,在雲南西北部和湖北利川、恩施兩縣交界處也有發現。其樹的頂端稍彎,小花蕊多至30個以上,種鱗多達36個。貴州省也發現了不少禿杉。它們多集中分布在苗嶺山脈主峰雷公山一帶的雷山、台江、劍河等縣。在成片的禿杉林中,有不少是百年以上的參天古樹,高達三、四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