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湖位於非洲肯尼亞、烏幹達和坦桑尼亞三國的接壤處,呈不規則的四邊形,南北長337千米,最寬處為241千米,平均水深40米,最大水深82米,湖麵麵積6.84萬平方千米,湖岸線長3200千米,湖麵海拔1134米,流域麵積達23.89萬平方千米,湖水容積2700立方千米,是非洲第一大淡水湖和世界第二大淡水湖。維多利亞湖中多島嶼和暗礁,其中最大的島嶼是斯皮克灣北麵的凱雷韋島,島上長滿樹木,高出湖麵198米;湖的西北角分布有由62個島嶼組成的塞塞群島,人口稠密,風景優美。維多利亞湖的南岸岸線曲折,多懸崖陡壁,在花崗岩丘陵間分布著很多小湖灣;北岸亦曲折多岬角;東北岸有一條狹長的水道通往卡韋朗多灣,並延伸64千米到肯尼亞的基蘇木。維多利亞湖流域麵積廣大,入湖河流眾多,其中較大者有發源於基伍湖東麵,由湖西側注入的卡格拉河和唐加河。湖周分布著廣闊的平原和沼澤。有數百萬人口居住在湖周80千米的範圍內,是非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湖中全年可以通航,湖港有木索馬、基蘇木等。由於1954年建成了歐文瀑布水壩,維多利亞湖實際上已變成一個大水庫。維多利亞湖風景獨特,生物種類繁多,在湖的東南岸建有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園內生活著大量野牛、斑馬、獅子、豹、大象、犀牛、河馬、狒狒和200多種鳥類。
我國的湖泊
我國天然湖泊眾多,在960萬平方千米的國土上,麵積有1平方千米以上的天然湖泊2.8萬多個。總麵積約8.3萬平方千米,隻相當於世界最大淡水湖——美國與加拿大界湖蘇必利亞湖的麵積。
在這2.8萬個湖泊中,屬內流區的約占55%,多為鹹水湖。其中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湖泊;西藏的納木錯,湖麵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麵積超過1000平方千米湖泊中海拔最高的湖泊;東北長白山主峰白頭山上的中、朝界湖——天池,水深373米,是我國深度最大的湖泊;青海柴達木盆地中的察爾汗鹽湖,湖鹽的儲量世界聞名。我國麵積超過1000平方千米的湖泊有青海湖、興凱湖(中、俄界湖)、鄱陽湖、洞庭湖、太湖、呼倫池、洪澤湖、納木錯、奇林錯、南四湖、艾比湖、博斯騰湖、紮日南木錯等。
1.青海湖
青海湖位於青藏高原的東北隅,古稱“鮮水”、“西海”,是新構造斷陷湖。青海湖目前東西長約106千米;南北最寬處為63千米,1959年湖麵高程為3196.55米,麵積4300平方千米;近年來由於湖水位持續下降,湖麵高程降至3193.7米,水域麵積降至4000平方千米。青海湖的平均水深約17米,最大水深為25.8米,湖水容量約82立方千米,是我國最大的湖泊。青海湖四麵環山,是一個封閉的內陸湖,南為青海南山,東為日月山,西為阿木尼尼庫山,北是大通山脈。青海湖有大小50多條河流注入其中,但多為季節性河流,其中最大的是布哈河,由西北流入;從北部流入的河流有沙柳河、哈爾蓋河、烏哈阿蘭河;由南部注入的河流有黑馬河等。青海湖水麵遼闊,水天一色,水呈青綠色,因而漢族人民稱其為“青海湖”,蒙族人民叫它“庫庫諾爾”,藏族人民則稱之為“溫布錯”,都有“藍色湖泊”之意。青海湖的湖濱四周是高寒灌叢草原和高寒草甸草原,是良好的牧場。青海湖區景色優美,碧水藍天,綠茵白雲,羊群滾動,空氣清新,是旅遊度假的好去處。提起青海湖,人們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鳥島。鳥島原本是靠近湖西岸的一個小島,每年都吸引大批來自印度次大陸、馬來半島的候鳥到此棲息和繁殖,現已建立了鳥類自然保護區,有各種鳥類約10萬隻。近年來由於氣候變幹,湖水位持續下降,鳥島已和岸邊陸地相連變成了半島。
2.鄱陽湖
鄱陽湖古稱彭蠡澤、彭澤或彭湖,位於江西省北部,湖盆由地殼陷落不斷淤積而成,南北長110千米,東西寬50~70千米,北部最狹窄處隻有5~15千米,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平水位時(14~15米)麵積為3050平方千米,高水位時(21米)為3583平方千米,最大水深16米,而枯水時麵積僅500平方千米,因而有“夏秋一水連天,冬春荒灘無邊”之說。流入鄱陽湖的河流主要有贛江、修水、鄱江、信江、撫江等,湖水經北部湖口注入長江。鄱陽湖對長江洪水有巨大的調節作用,可削減贛江洪峰流量的15%~30%。鄱陽湖水草豐美,有利於水生生物的繁殖,生活在其中的魚類有100多種,主要是鯉魚。湖濱盛產水稻、黃麻,是江西省的主要農業區。在鄱陽湖周圍的南昌、都昌等地,建有麵積為228.33平方千米的河蚌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三角河蚌、褶紋河蚌等。在鄱陽湖區建立的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以白鶴等為主的珍稀候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