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江河湖泊(4)(1 / 3)

雅魯藏布江藏語意為“高山上流下來的雪水”,是我國西南部最大的河流之一,其流域的平均海拔高程為4500米,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雅魯藏布江發源於西藏西南部喜馬拉雅山北部的傑馬央宗冰川,由西向東流橫貫西藏南部,在喜馬拉雅山脈的最東端繞過南迦巴瓦峰轉而南流,經巴昔卡流出我國國境進入印度,稱布拉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國的戈阿隆多市附近與恒河彙合,最後注入孟加拉灣。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全長2900千米,其中我國境內2057千米;流域麵積93.8萬平方千米。其中我國境內24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入海流量2萬立方米/秒,我國的出境流量為4400立方米/秒。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的長度,在全國名列第五;按水量計,流出國境的水量僅次於長江和珠江的入海徑流量,居全國第三位。雅魯藏布江天然水力資源極其豐富,蘊藏量近1億千瓦,僅次於長江流域,名列全國第二。雅魯藏布江的裏孜以上為上遊,坡陡落差大,平均坡降達2.6/1000,河穀寬達1~10千米,為典型的高原寬穀型河穀形態。裏孜至米林縣的派區為中遊,平均坡降1.2%,沿途彙入眾多支流,流量大,河穀呈寬窄相同的串珠狀,最寬處達2~8千米。這裏氣候溫和,適於農耕,是西藏農業最發達的地區。派區以下為下遊,平均坡降5.5/1000。雅魯藏布江由米林縣裏龍附近折向西北,至帕隆藏布江彙入後急轉向南,進入著名大拐彎的高山峽穀段,經巴昔卡進入印度。在大拐彎頂部兩側有海拔7151米和7756米的加拉白壘峰和南迦巴瓦峰,從南迦巴瓦峰的峰頂到墨脫的江麵,相對垂直高差達7100米。據最近我國地理學家實地考察和考證,此處是世界上切割最深和最大的峽穀。

瀾滄江

瀾滄江是我國西南地區的大河之一,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麓查加日瑪的西側,主流紮曲在昌都與昂曲彙合後始稱瀾滄江。瀾滄江東南流經雲南西部在西雙版納的南部流出我國國境,改稱湄公河)湄公河南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在越南南部注入南海,是中印半島上最大的河流。瀾滄江—湄公河全長4180千米,其中在我國境內的長度為2153平方千米;流域麵積65.5萬平方千米,我國境內部分為16.5萬平方千米;多年年平均入海徑流總量在500平方千米以上,我國年平均出境水量為0.74平方千米。瀾滄江—湄公河在昌都以上為上遊,流域屬青藏高原,海拔為5500~6000米,分布有大麵積的冰川和積雪,河麵除部分河段較寬外均較狹窄,比降達1/1000~15/1000。昌都至舊州為中遊,河道穿行於橫斷山脈的高山峽穀之間,地勢險峻,水流湍急。舊州以下為下遊,山勢降低,沿河多河穀平壩,但急流險灘多,無航運之利。瀾滄江—湄公河的水量主要來自下遊熱帶地區,水量充沛,全年變化不大,夏季徑流量約占1/2。

怒江

怒江又稱潞江,是我國西南地區的大河之一。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坡海拔6000米的巴薩通木拉山南麓,自西北向東南流,縱貫西藏東部,進入雲南折向南流,經怒江、保山和德宏地區(自治州),進入緬甸境內稱薩爾溫江,最後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灣。怒江—薩爾溫江全長2820千米,我國境內為1540千米;流域麵積32.4萬平方千米,我國境內14.3萬千米;多年平均入海流量為500立方米/秒。怒江上遊在加玉橋以上,深入青藏高原腹地,川行於唐古拉山—怒山和念青唐古拉山—高黎貢山之間,自河源順地勢南流,河穀寬闊,汊流發育。加玉橋至瀘水為中遊,兩岸高山夾峙,河穀狹窄,坡陡流急,河道平均比降為3/1000,最大可達15/1000~20/1000,水大流急,洶湧澎湃。瀘水以下為下遊,多數地段河穀狹窄,灘多流急,但瀘水至惠通橋一段的河穀較寬闊,其中的怒江壩(潞江壩)寬10千米,長50千米,是流域唯一的一塊人口稠密、農業發達的地區。怒江水量充沛,落差大,水力資源極其豐富,基本上還處在未開發階段。

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麵積有160多萬平方千米,占我國國土的1/6,其國際河流有30多條,主要有伊犁河、額爾齊斯河和阿克蘇河。額爾齊斯河出境後最終在俄羅斯彙入鄂畢河,注入北冰洋,所以額爾齊斯河是我國唯一進入北冰洋水係的河流。

我國東北的國際河流,多為界河(即兩國以河為界)。如著名的鴨綠江是中朝(中國與朝鮮)兩國的界河;著名的大河黑龍江的幹流是中俄(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河;烏蘇裏江和圖們江也分別是中俄和中朝的界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