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行星概況(1 / 3)

行星分為幾類?

在中心的是地球還是太陽

太陽係中的中心天體是太陽,家族中的所有成員都簇擁著它,圍繞它旋轉。

這已是人人皆知的常識。

然而在天文學史上,曾把太陽擺在不公正的位置上,降貴屈尊地成為地球的附屬品。

當時人們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人是天之驕子,天上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在圍繞著地球而旋轉,這就是“地心說”的基本內容。

無論在東方還是在西方,世界各民族對宇宙的最初觀念,都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地心說”表現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還隻停留在表麵現象上。這本來無可厚非,這類情況是自然科學研究中經常出現的。

然而在中世紀歐洲,封建教會卻利用這個錯誤的理論,來維持教會的統治。

教會宣稱:誰要懷疑“地心說”,誰就是大逆不道、褻瀆神靈,應按異教徒論處。

教會的幹預,嚴重地束縛了人們的思想,使中世紀天文學的發展受到禁錮。

“地心說”蒙上了宗教色彩,在天文學上占據著絕對的統治地位。

中世紀末期以後,隨著人類生產活動的巨大發展,特別是環球航海的成功,促進了天文學的進步。

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通過對天體的長期觀測和總結前人的經驗,撰寫了一部嶄新的天文學著作《天體運行論》。

為了避免遭受宗教勢力的打擊,哥白尼直到臨終前才同意出版此書。

1543年《天體運行論》正式出版了。

在這本書中他向世人宣告:我主張地球是動的,它隻不過是一顆行星,在所有的行星之間,太陽傲然主鎮,高踞於王位,統治著像圍繞膝下的子女一樣的眾行星。

哥白尼的理論把太陽放到了應有的位置,太陽處在宇宙的中心,地球隻不過是運動著的一顆行星,其他的天體均圍繞著太陽運行。

哥白尼創立了新的宇宙的結構理論——“舊心體係”,給宗教神學以沉重的打擊,引起了一場重大的宇宙觀革命。

按照“日心體係”理論,地球和其他行星圍繞太陽旋轉,這是它們的“真實運動”。

天上的太陽、行星似乎在圍繞地球轉動,這隻不過是一種視覺效果。

我們看太陽和行星東升西落,似乎在圍繞著地球轉動,其實,這是我們地球運動的反映。

哥白尼的“日心體係”理論,為建立科學的太陽係概奠定了基礎,從此天文學首先邁入了現代科學的大門。

“日心說”在客觀上動搖了教會的封建統治,自然遭到當時宗教法庭的嚴厲打擊。

1600年2月17日,意大利的青年神甫喬爾丹諾·布魯諾由於大膽、熱情地宣傳哥白尼的學說,被活活的燒死在羅馬的百花廣場上。

布魯諾在宣傳“日心說”的同時,還提出自己的見解。

他認為每顆恒星都像太陽一樣,是巨大而熾熱的火球,在它們周圍可能也有行星繞轉。

在如此之多的恒星、行星係統中,根本不存在宇宙的中心。

他基本上描述了一幅無窮宇宙的圖景。

反動宗教的倒行逆施,並沒有把科學家嚇倒,反而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想證明“日心說”的正確性。

在1609年製成了望遠鏡的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首次用望遠鏡觀測天空,發現月亮表麵和地球一樣崎嶇不平,既有大塊平坦的地區,也有不少陡峭的山脈和環形山。

1610年,伽利略在觀測金星時發現,金星是被太陽照亮而發光的星體,它也像月亮那樣時圓時缺,變化著自己的形象。

因此金星是圍繞太陽旋轉的行星。

伽利略的一個個發現,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學說,引起反動教會的極大恐慌。

教會多次把伽利略召到羅馬受審,強迫他不再以任何方式、言語或著作去支持、維護或宣傳“日心說”。

從1633年起,伽利略被判終身囚禁,不幸於1642年逝世。

這就是轟動世界的“伽利略事件”。

幾百年來,這一事件一直受到文明國家的科學家和愛好正義的人們的譴責。

直到1908年歐洲教會才做出決議為伽利略冤案平反。

宣布伽利略在17世紀30年代由於天文觀受到教會審判而遭磨難是不公正的。

雖然為伽利略平反遲了幾百年,但由此充分證明:真理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偉大的科學巨匠伽利略是不朽的!

太陽是太陽係的中心,太陽係中的所有天體都圍繞太陽旋轉,這一觀念已植根於我們現代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