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向上遊前行,又走數裏,河床變得較窄,河水較深,運送鹽水的舟兒來來往往。
走到一處沙灘,河灘路斷,前麵是一池較為平靜而又碧綠的河水,兩麵懸崖,要繼續前行,必須獨木舟。
放眼不遠,前方左麵岩石上,就是著名的飛水井鹽泉,那鹽水從岩石半空中飛衝而出,落到下麵鹽工開過來的木舟上的高高的圓木桶裏。正是:
一泉吐白玉,
萬裏走黃金。
客人們駐足觀看,大受震動,瞫夢龍、瞫丁等為這處著名鹽泉而流過血的勇士們,更是激動不已。
巴富道:“要不要上舟,去近處看看?”
若春沛道:“不必。穿梭的獨木舟,忙碌的鹽工,正是一道靚麗的風景,不要打擾。遠觀飛水,就如觀一幅流動的天人之作:青山、碧水、白練、木舟、鹽人。”
巴富笑道:“還有貴客。”
夢龍不由讚歎道:“這鹽水真像一條白龍,飛騰而出,真個美呀!”
巴篷笑道:“若不是美景,楚國人怎會夢都想搶去!”
眾人讚了多時,夢龍道:“聽說飛水井是蚩尤部族發現的,可有此事?”
這是巴富講了不知多少次的得意故事,故作神秘道:“確有此事。蚩尤部族在涿鹿與黃帝戰敗後,其部族向南遷徙,其中一部分輾轉進入鬱水一帶,進入伏牛山。
“一日,他們沿山裏的一條河尋獵,發現一隻梅花鹿在河邊吃草,於是拚命追趕。他們看見梅花鹿跑到一懸崖飛泉下後累倒。他們跑到飛泉下尋找,卻不見鹿,大失所望,又累又渴,精疲力竭之際,取飛泉水喝,發現水居然有鹹味。因此發現飛水井。”
若春沛道:“此前聽說是白鹿發現的。”
巴富笑道:“白鹿發現的,那是登葆山鹽泉;有白兔發現的,在湯溪;還有白斑鳩發現的。總之,都是神物所示。”
夢龍眼望前方,道:“那邊半岩之上有一些長大竹節,是為引飛水井的鹽水嗎?”
巴富道:“正是。飛水井中出來的鹽水,除了你們看到的那一條白龍,還有數股鹽水從附近流出來,但流出來的量不穩,且隨季節變化,因此用中空相接,或剖成兩半去節再合縫的竹筧,引到製鹽場的儲鹵池中去,再熬成鹽。”
瞫丁道:“什麼都比不上飛水壯觀!”
巴富道:“我巴國鹽泉,不知多少,光說大的,不下七八處,隻有此處和寶山的鹽水有從山岩中噴薄而出的,其餘常見的是從林石中流出或從河水底中湧出,因此飛水井和寶山的巫飛水,是兩大寶泉。”
春沛道:“老兄剛才講的故事,讓我想起來了,鬱侯府中有一隻大石雕的梅花鹿。”又用羨慕、讚許的口吻道:“飛水井,飛出來的都是富貴榮華啊!”
巴富笑道:“若兄也不必嫉妒,有天尺峰茶、龍鄉清酒、三苗寨的女人、貓兒溝的棗、萬風寨的果,又何必歎?”
春沛笑道:“人心似海深,巴蛇欲吞象,兄又何足怪。”
巴富笑。
遊覽完畢,當晚,鹽卿巴富作東,宴請客人。
隨後兩日裏,虎安山客人還去遊覽了離鬱城不遠的亭子關和對當地巴人來說同樣極為重要的一條小河流,名叫後灶河。後灶河,鬱水的源河之一,又稱後照河、鹹溪,其名來自巴人的一代先祖後照(灶),傳說伏羲氏有個後裔叫後照,定居於巴水,是巴人的先祖之一。
有當地學者認為,後灶河同樣的是巴人的發祥地之一。
訪問圓滿成功,兩大部族多年來的舊怨一夜而解,皆大歡喜。
到了辭別的日子,鬱侯令部將巴信率水師一隊送客人到鬱水口。巴蓬、巴圭等人前來渡口送別。
渡口上,巴蓬與瞫夢龍兩位公子,互贈寶劍為紀念。巴蓬送給瞫夢龍的,傳說是白虎神巴務相用過的,稱為“廩君劍”,實際上應該是某一代巴氏大君長的佩劍。
若春沛請巴信放舟,先到鬱水口,再向酉水共氏部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