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研究目標
以我國農業企業為研究對象,對農業企業信息技術采納進行理論和實踐研究,通過調查了解農業企業信息技術應用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闡述信息技術屬性及擴散模式、農業企業信息技術項目與建設方式,擬從靜態和動態兩個角度,對農業企業信息技術采納的組織決策、個體接受及過程規律進行研究。在分析農業企業信息技術應用的外部環境及驅動和阻礙因素的基礎上,從環境、技術、組織角度探討農業企業信息技術采納決策,為農業企業提供信息技術組織層麵的采納決策指導。借鑒動機理論、理性行為理論、信息技術接受模型等相關理論,深入剖析農業企業員工的信息技術接受和使用行為,並進行實證研究,提出農業企業信息技術采納實施建議,減少農業企業信息技術應用過程中人員阻礙因素,以更好地實施企業信息化,取得企業信息化成功。最後總結農業企業信息技術應用從不成熟到成熟過程中演變的規律,提出我國農業企業信息化成長模型,為農業企業分階段采納信息技術提供指導意見。
1.3.2 研究內容
本書以農業企業為研究對象,對農業企業信息技術應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信息技術組織層麵采納決策和個體層麵信息技術接納行為以及農業企業信息技術采納過程規律進行研究。本書主要由以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 緒論
對本研究選題的背景和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相關概念界定以及本研究的創新之處進行論述。
第二部分 農業企業信息化現狀
通過相關文獻了解農業企業的特征,對農業企業信息化內部建設和企業網站進行調研並參考相關研究成果,從農業企業信息技術應用內部建設和農業企業網站兩方麵探討我國農業企業信息技術應用的現狀,指出我國農業企業信息技術應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第三部分 信息技術與農業企業核心競爭力
主要研究信息技術提升農業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機製,嚐試構建信息技術提升農業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邏輯框架。
第四部分 農業企業信息技術采納概念框架
闡述信息技術屬性及擴散模式、農業企業信息技術項目與建設方式,提出農業企業信息技術采納的分析框架。
第五部分 農業企業組織層麵信息技術采納研究
探討農業企業信息技術組織采納的外部環境及驅動、阻礙因素,然後從環境、技術、組織角度探討農業企業信息技術組織層麵的采納決策。
第六部分 農業企業員工信息技術接受及使用實證研究
分析我國農業企業信息技術應用過程中,性格不同、價值驅動導向等不同的員工對信息技術的使用態度和使用情況,借鑒其他學者對用戶信息技術采納構建的相關模型,以“動機模型”和“技術接受模型(TAM)”對農業企業員工信息技術接受和使用情況進行實證研究。
第七部分 農業企業信息技術采納過程研究
對國內外主要企業信息化成長過程研究呈現的多階段特性進行分析,然後結合農業企業信息化建設大事記的相關調查顯現的信息技術應用成長特點,並根據農業企業的發展特征,提出基於生命周期的我國農業企業信息化成長模型,進行實例驗證及應用,為農業企業分階段實施信息化提供指導意見。
第八部分 結論與建議
總結研究結論,提出建議並指出研究不足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