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農業信息化及農業企業信息化

隨著信息化理論的深入研究,信息技術應用於傳統領域也引起學者興趣,近年來,我國農業信息化及農業企業信息化受到了越來越多關注。

王人潮(2003)指出,信息農業的技術體係因為農業經營範圍和內容不同而會存在差異,但框架至少要包括基礎數據庫管理係統、農業技術信息服務係統和農業生產管理決策支持係統三大塊。其中基礎數據庫管理係統是農業生產要素的數字化信息的儲存庫,其內容包括社會經濟信息、環境資源信息、科學技術信息等;農業技術信息服務係統包括農業資源信息係統、農產品營銷網絡係統等;而農業生產管理決策支持係統主要是為農業生產管理經營單位提供實用技術和市場信息等服務,解決“種什麼”和“怎麼種”的問題。

劉世洪(2003)通過對數字農業初步探討,提出數字化是實現農業信息化的基礎、農業企業信息化是實現農業信息化的突破口等觀點,並著重介紹了農業企業信息化技術研究的成果。錢平(2003)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與決策信息化技術研究綜述》中指出,在“九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的基礎上,根據我國農業信息技術發展的需求和基礎條件,2000年國家科技部製定了“農業信息化技術研究”項目。該項目目的是研究農業信息化具有共性的關鍵技術並加以推廣應用,促進我國農業信息化,提升農業現代化技術水平。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文獻信息中心承擔了其中“農業生產經營管理與決策信息化技術研究”課題。課題經過兩年的努力,取得了一批成果,包括: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主持開發的畜禽飼料營養知識谘詢與配方遠程優化係統、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現代化研究所主持開發的畜禽疾病遠程診斷專家係統與防治谘詢係統、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文獻信息中心主持開展的農業企業經營管理信息化技術研究、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文獻信息中心主持、中國農業大學和北京網景盛世技術開發中心參加建立的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網站等。

國內學者亦對技術創新在農業中的擴散進行了研究。農業技術擴散和采納的影響因素包括創新技術自身特性因素、企業組織特性因素以及企業外部環境特性因素,具體為感知收益、技術成本、技術相容性、企業規模、企業高層主管特性、競爭壓力、政府推動、已采納者意見等。林毅夫(1994)認為農場規模對采用雜優種的決策具有正效應,並由此推測由家庭責任製的變遷所帶來的規模過小可能會成為妨礙技術變遷的因素。黃季焜(1994)認為技術選擇差異的原因在於承擔使用新技術的風險或不使用新技術帶來的潛在損失的能力的差異。孔祥智(2004)則認為規模因素對技術采納的影響並不明顯,技術選擇差異的原因在於技術采納成本不同造成的采納門檻差異以及不同經濟水平下農戶技術采納的機會成本差異。是否采納一項新技術是一個新舊技術生產效果的比較過程,隻要生產者認為對采用新技術的預期淨收益大於現有技術的淨收益,他就可以選擇新技術。研究結果顯示僅僅依靠農業生產內部的決策模型無法很好地解釋我國西部地區農戶在技術采納過程中稟賦對其決策的影響。如果能夠把農業外經營的機會也包含進決策模型,則所有有悖於習慣認識和現有研究結論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在農業技術采納過程研究方麵,有學者認為農業技術創新擴散過程主要有兩個階段:第一步是從媒體到觀念領導者(能夠以非正式方式影響農戶采納技術創新的態度和行為,並頻繁達到預期效果的人),主要是信息的傳播;第二步是從觀念領導者到跟隨者,主要是通過人際影響來實現。農戶對技術創新的采納決策與消費者對新產品的采用具有類似的過程特征,即采納過程的發展具有階段性。包括“認知階段”(進行功能認知,消除有關技術創新信息的不確定性)、“說服階段”(評估不同信息,降低采納技術創新的預期後果的不確定性)、“決策階段”(小規模試驗或參考他人試驗結果)、“實施階段”、“確認階段”等。

1.2.5 文獻評述

通過對相關研究的分析,總結出以下幾點:

(1)國外對信息化的研究,特別在對企業信息化的研究上,是跟西方企業管理科學化和現代化的進程緊密相伴的,而這恰恰是中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短板,從文獻資料來看,國外的研究思路和理論是超前於國內的。我國現階段企業信息化理論多源於國外的相關研究成果,然而,由於國外企業信息化研究成果是建立在自身環境下的,這與我國企業的環境並不完全相同,因而,應研究適合我國環境的企業信息化理論。這種觀點在200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中得到佐證,管理科學學部重點項目中,提出了“信息係統的采納、擴散與價值機理研究”項目,要求研究“我國企業環境下個體及組織的信息係統采納行為及技術擴散現象的內部機理,分析信息技術在組織內部和組織間的擴散過程規律及其驅動力,考察信息技術擴散與組織信息化就緒度、競爭力及績效之間的聯係。”

(2)國內企業信息化實證研究偏少,定量研究缺乏,行業信息化需要得到關注。在信息化效益、信息技術采納、企業信息化成熟度模型等方麵,國內相關研究多處於引進、介紹並進行了一些理論探討,而在針對我國企業實證研究方麵較少,深入進行定量研究的更少。而在行業信息化方麵亦需要進一步加強,200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科學學部重點項目中提到,要研究不同類型組織的信息技術擴散機理等,由此可以看出行業信息化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3)農業企業信息技術應用深度研究很少。從國內現有文獻資料來看,大多是對農業信息化及農業企業信息化的意義、必要性、農業信息平台及信息係統實現等方麵進行探討,深入研究農業企業信息技術采納、應用規律的文章較少,有待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