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帝國大閱兵(2 / 2)

檢閱部隊的調用,當前由朝廷掌握的中央軍,形式上仍然沿襲西漢的南、北軍製,但是實際上已有很大變化。

主要變化為:(1)郡國兵通常已無常備軍,凡較大的戰爭,都要賴中央軍隊的出動。個別郡國雖然也駐屯有能作戰的常備軍,但歸中央直轄,所以現在中央軍,含地方駐軍。(2)此時雖仍有光祿勳、衛尉編製,但已無南軍的名稱。

中央直轄軍共分四部分,一為宮廷宿衛軍及北軍;二為黎陽營、雍營、長安營;三為邊防和關隘兵;四就是新設立的西園軍。

其中宮廷宿衛軍又分兩部,主要負責宿衛宮廷。

一部由光祿勳統轄,下設有五官中郎將,左、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羽林左、右監七署。

一部由衛尉統轄,下設南宮衛士令,北宮衛士令,左右都侯和七宮門司馬。

因此漢靈帝為了閱兵,已經開始調用洛陽四周兵士進京。因為此次參加閱兵的人馬有十萬之眾,在京城的常規駐軍包括西園軍的一萬人加起來總共也就三萬人不到,遠遠達不到十萬。所以要到外頭征調士兵。

這些士兵暫停手上的征討工作,趕到指定地點進行集訓。

十月份,樂平觀前講武壇已經建好。

參與閱兵的軍士已經訓練好各種隊列,並熟悉各種步驟。

閱兵開始了。

當天,天氣晴好,畢嵐等一早的把整個閱兵場澆了一圈水,濕潤了一下地麵,使得其不那麼塵土飛揚。

漢靈帝全身披掛,騎披著護甲的戰馬一副戎裝帶領劉辯、劉協兩位皇子及大將軍何進,太尉馬日磾,司徒丁宮,司空劉宏,驃騎將軍董重,車騎將軍何苗,上軍校尉蹇碩及討虜校尉的蓋勳等朝中文武官員在虎賁羽林的擁簇下來到樂平觀前,隻見觀前建起一座雄偉的閱兵大壇。壇上樹立十二層華蓋,華蓋高達十丈的,氣勢非凡。大壇東北見一小壇,小壇上樹起九層華蓋,華蓋高九丈,這個小壇是大將軍何進閱兵時用的。

第一序列進場的步騎將士人數大約一萬赫然是西園新軍。接下去的分別是宮廷宿衛軍、北軍、專門征召過來參加閱兵的地方軍與邊軍。

隻見軍陣旗甲鮮明,將士個個威風凜凜,他們一見皇帝到達觀前,十萬人齊聲高呼萬歲,迎接皇帝駕到。

隨後,王越指揮著一群童子軍,舞起了劍陣。周邊並有配有軍樂。領頭舞劍的正是司馬懿。舞劍完畢這群童子到閱兵台下麵指定位置站立。

漢靈帝騎著戰馬,帶領朝中重臣從閱兵壇一側登上壇頂,勒馬立於華蓋之下,壇下十萬將士向‘無上將軍’行禮,漢靈帝見到此情此景頓時感到熱血沸騰、自即位以來他從來沒有如此的激動,漢靈帝龍顏大悅,命壇下眾將士平身。

漢靈帝見眼前刀槍林立,旗幟飄飄,將士個個虎背熊腰,氣勢高昂,不由的暗道:“朕有如此龍虎之師,哪裏還有可懼怕的事情?”

何進帶領屬吏登上小壇,站立片刻,大將軍何進一聲令下,隻聽見鼓聲咚咚響起,旌旗翻滾,戰馬飛奔,壇下將士便按著早先訓練的陣型操練起來,數萬人的喊聲震耳欲聾。

近二個時辰,步騎軍士方才操練完畢。

漢靈帝見到將士操練完畢,當即抽出要中寶劍,跨馬奔下講武壇,繞著軍陣巡視,壇下將士大呼“萬歲”。

漢靈帝興奮異常,驅馬巡視軍陣三圈後方才返回壇前,心裏覺得異常高興,認為何進在組建西園軍時出力不少,為了表彰何進的功勞,便將手中寶劍授予何進。

漢靈帝感到意猶未盡,越想越是高興,轉頭看到身後站著一將,此人正是討虜校尉蓋勳,便問蓋勳道:“朕這樣講武,你覺得怎樣?”

蓋勳原來在涼州跟叛軍作戰,當時由於種種因素對前線糧餉久不發放,心中早就一肚子火,見到這種麵子工程蓋勳本身很不以為然,見到漢靈帝這麼問,就回答道:“臣聞‘先王曜德不觀兵’。如今賊寇都在遠地,而陛下卻把軍陣設在京城,不足以昭果毅,看著有點‘窮兵黷武’的味道。”

說完此話蓋勳斜視了身旁的上軍校尉蹇碩一眼。對於宦官,蓋勳沒有一絲好感,看到這不長胡子宦官被封為上軍校尉擔任軍職,久經戰陣的蓋勳感到莫大的恥辱。

漢靈帝正在興頭之上,聽蓋勳這麼說也不以為意,認真想想蓋勳所言有理。真正的要體現不對的戰鬥力是讓這隻部隊顯示給敵人看,看見蓋勳敢直言,便也感到高興,對蓋勳說:“愛卿言之有理,隻恨朕見到愛卿太晚,群臣當初沒有人對朕進過這樣的言。”

蓋勳躬身稱謝,群臣大都臉露愧色。

皇帝講武閱軍結束後,便在群臣護著下帶領兩位皇子回宮去了,群臣等皇帝後亦各自回府。各個參加檢閱的部隊回到駐地。

籌備已久的閱兵就這麼結束了,這個是漢朝最後一次大規模的閱兵。

西園閱兵剛剛一結束,宮裏宮外就開始了新的一輪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