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信息經濟(2 / 3)

4.信息經濟的確立

對於信息經濟是否已經確立,我們可以根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中生產工具決定論來加以明確。即區別一個經濟時代,不是看它生產什麼,而是看它怎樣生產,用什麼勞動資料生產。如果根據這一原理提出具體衡量標準,我們要判斷一個經濟時代是不是處在信息經濟時代,就可以根據以下3個數量標準:

(1)信息部門所占比重是不是大於物質部門所占的比重。

(2)信息勞動者在總就業人口中所占比重是不是占50%以上。

(3)信息部門所創造的產值在GNP中所占比重是不是占半數以上。

隻有這3個指標都達到了要求,才可以確定信息經濟占主導地位,這個經濟時代才是信息經濟時代。因此,對於信息經濟的概念和範圍我們可以從多種角度來確定:

(1)在理論上,信息經濟是作為物質經濟的對立物而出現的。也就是前麵所說,每件產品、每項勞務都包含物質和信息兩種成分。是物質經濟還是信息經濟取決於兩種成分在產品和勞動中的比重。如果在產品和勞動中物質部分所占比重大於信息部分所占比重,那麼這種經濟就是物質經濟;反之,則是信息經濟。當然,這種比重是就整個社會經濟而言的,不是指單個產品和勞動。當以物質和能源為基礎的經濟轉變為以信息和知識為基礎的經濟,那麼信息經濟時代就開始了。信息經濟是世界經濟發展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2)就經濟規模而言,信息經濟就是經濟活動的中心內容。信息經濟最大特征就是:信息產業為社會勞動者提供一半以上的就業機會。信息具有最大限度的規模經濟。信息經濟的特征可以通過信息的社會化、信息的現代化和信息的商品化3種具體形式表現出來。

(3)從發展戰略上看,信息經濟是國民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一個國家處在何種國家製度和社會性質下,信息經濟都是一種客觀的存在。隻是這種經濟規模的大小不同而已。研究信息經濟的意義不僅在於能對宏觀信息經濟規模作出定量的描述。更重要的是通過對信息經濟的分析,使我們能夠把握現代經濟發展的特點,進而有效地製定出長遠的發展規劃。這也是我們研究信息經濟的出發點和歸宿。

(4)從技術結構上看,信息經濟形成的標誌在於,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和信息技術成為社會物質產業的主要支撐。當然,信息經濟並不限於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本身。在一個社會中,隻有當信息為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各方麵奠定了牢固的物質基礎和提供了必需的物質前提條件時,這個社會才能真正稱之為信息經濟社會。

⑤從數量上來看,信息經濟是在以農業和工業為基礎的經濟之外,以信息的產品和勞務的生產作為基礎的經濟。在以物質和能源為基礎的經濟向以信息為基礎的經濟過渡過程中,信息經濟成分是衡量經濟類型的一個數量標誌。我們可以通過定量地測算信息部門的增加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以及從事信息活動人員在社會勞動人員中的比重,來確定信息經濟規模。當以上數據都在50%以上時,我們就可以確定,信息經濟已經在這個社會中確立。

總而言之,所謂的信息經濟就是以信息資源為基礎,信息技術為手段,通過生產知識密集型的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來把握經濟增長,社會產出和勞動就業的一種最新的經濟結構。到目前為止,信息經濟被廣泛地認為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最現代化的經濟形態。

5.信息經濟的結構特征

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信息經濟既具有與其他經濟的共性,也有它所獨有的具有一係列結構特征。近些年來,信息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尤其是微電子技術得到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這就使世界信息經濟的結構不可避免的發生了變化。目前,信息經濟的結構特征也越來越明顯了。這些特征主要體現在:

(1)信息經濟的企業結構是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的。我們知道,傳統的企業結構大都是勞動密集型或者資本密集型的。在信息經濟形態下,新興信息企業結構都是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的。其主要特點是:投資少、效率高。此外,還將把人類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有了更多的休閑娛樂時間,使勞動者得到全麵的發展。

(2)信息經濟的勞動力結構是智力勞動型的。一般而言,企業結構的狀況決定著勞動力結構的狀況。在信息經濟形態下,由於新興信息經濟的企業結構是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的。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軟件編製人員等腦力勞動者為主的勞動力在這種經濟形態中占了主導。而傳統體力勞動者經過再教育也成為新的腦力勞動者。

(3)信息經濟的產業結構是低耗高效型的。在信息經濟時代,整個產業結構以新興科學知識和高技術為基礎的高科技信息產業群為主導。傳統產業日益衰落,取而代之的是專業化、小型化的新興產業。這種信息產業具有高效率、高增長、高效益、低汙染、低能耗、低消耗等特點。新型產業結構及其技術結構的變化,使勞動生產率得到極大提高。

(4)信息經濟的消費結構是多樣化的。在傳統工業中,產品的生產多是大規模的集中性的。其缺點在於產品單一、規範化,雖是成套生產,但品種少,規模單調,不能及時滿足複雜多樣的社會需求。在信息經濟時代,由於生產機動靈活、分散化,它所提供的消耗品則更加豐富多樣,更利於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

(5)信息經濟的體製結構是小型化和分散化的。在信息為主導的新型經濟形態下,小型分散化的水平網絡式的管理體製代替了集中、龐大而又互相牽製的傳統金字塔型的體製結構。小公司、小工廠等橫向組織也代替大公司、大工廠等縱向組織。但是,信息經濟的體製結構小型化和分散化,絕不意味著生產社會化程度的降低。恰恰相反,通過信息化,生產在更廣泛、更深入的程度上社會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