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讓他人聽從你指示的心理策略(2)(3 / 3)

日本方麵,對於順利探知柯英的最後時限非常高興。為了讓事態能夠按自己預期的發展,即讓對方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他們總是竭力探知對方的最後時限,而將自己的最後時限視為機密。遺憾的是,柯英完全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根本不知道,此時自己已經成了談判中注定失利的一方。麵對對方的如此禮遇優待,他甚至還有些沾沾自喜。

接下來,談判日程按照日本代表的安排進行著。

在開始的10天裏,日本代表對於重要的談判內容隻字不提,每天隻是招待柯英到日本的名勝古跡去參觀遊覽,讓柯英玩得十分盡興。等到日本代表提到談判的時候,已經是柯英到日本的第12天,也就是說,柯英還有兩天就要回國了,而談判必須在這兩天之內完成。

可是柯英仍然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這天的談判因為柯英想去打高爾夫球而不得不取消。

第13天的談判又因為日本企業方麵以為柯英舉行歡送會為借口而在中途就結束了。直到最後一天,談判總算是正式開始了。然而,正當談判進行到關鍵階段的時候,又到了該去機場的時間了,高級轎車也已在門口等候了。於是,談判的地點隻得從會議室改到了車內。然而,這時,由於時間有限,對於許多重要的問題,柯英根本來不及“斤斤計較”,隻要對方的要求不是很離譜,柯英都答應了對方。

毋庸置疑,在沒有更多選擇的情況下,日本方麵當然是大獲全勝。

一般來說,利用“最後時限”給對方設一個困境,能夠點中對方三處心理“死穴”,使他不得不聽從你的指示采取行動:

(1)如果沒有必要的話,人在行動時往往會能拖就拖,而且還會以各種各樣的理由來說服自己,讓拖延變成理所當然的事情。比如:“等條件成熟些,效果會更好。”“等資料更翔實些再行動,成功的可能性會更大。”這就是人類的本性。因此,給對方一個清楚明確的最後期限,能夠讓他清楚地知道立刻行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進而迫使他不得不行動起來,因為再晚他可能就沒有成功的機會了。

(2)生活中,絕大多數人對於自己即將失去、或者被宣告不能得到的東西,往往會更加積極、更加努力地想得到它。給對方設定最後期限,實際上是讓對方知道,他再拖延就麵臨著失去,從而激發出他更大的行動積極性。

(3)給對方一個最後期限,把對方可以選擇的機會減少,讓他不得不選擇聽從你的指示。

比如,管理者想要讓下屬們接受自己的指示,一致讚成預案通過,那麼可以在討論時這樣說:“今天,大家提出的意見非常好,但始終沒有達成共識。為了消除差異,我們最好通宵來討論!”這樣就通過延長最後時限,將對方陷入一個困境之中——要想早回家,就要達成共識,使得對方不得不讚成預案通過。

通過延長、縮短、安排一個最後時限,來給對方製造一個困境,使得“聽從你的指示”成為困境中最好的選擇,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策略。

7.打造精誠合作團隊的技巧

朋友間、家人間產生矛盾,相見不相識的情況是常有的。那麼,還有可能握手言和、並肩作戰嗎?當然是可以的。隻要學會使用下麵這些心理策略,其效果絕對立竿見影。

首先,為團隊成員尋找一個共同的敵人。無數研究表明,當外來敵對勢力的威脅來臨時,團隊的內部成員多傾向於一致對外,從而忽略彼此間的分歧。外來敵對勢力的出現,激發了成員參與抵抗的內在需求,為了保持高度的一致感,必須尋求團隊的內部支持。因此,像國家內戰、社會動亂、組織內紛爭等內部矛盾,往往能在共同的敵人出現之際得到平息。相反,在沒有外力威脅的情況下,成員個體就容易把其注意力以及敵意轉到團體的另一成員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