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讓別人幹起來更有勁兒
從前,有一位富翁家裏請了一位手藝冠絕的廚子,“烤鴨”是他的拿手好菜。
富翁也很喜歡吃廚子做的“烤鴨”,尤其是烤鴨腿,但他卻從來沒有讚揚過廚子的手藝。後來,富翁連續很多次吃烤鴨,都隻吃到一隻鴨腿,心裏覺得十分奇怪。
這天中午,廚子把烤鴨端上桌,富翁仍然隻找到一隻鴨腿,就問廚子:“還有一隻鴨腿呢?”廚子回答說:“鴨子隻有一隻腿啊!”
“胡說!哪裏有一隻腿的鴨子?”
廚子沒有說話,隻是推開窗子,用手指著不遠處的水塘。富翁一看,有一群鴨子正在打盹兒,而每隻鴨子都縮起了一隻腿,隻用一隻腿佇立,確實隻看得到一隻腿。但富翁不服氣,認為廚子是在詭辯,於是兩手用力鼓掌,鴨子被掌聲驚醒,動了起來。富翁得意地說:“你看,所有的鴨子都有兩隻腿啊!”
廚子聽了,不慌不忙地說:“那是你鼓掌以後才有的兩隻鴨腿啊!如果您在吃美味的烤鴨時也能鼓掌稱讚一下,烤鴨就會有兩隻腿了。”
此後,富翁每次吃烤鴨時,都不忘記真誠地讚美廚子,而他也再沒有隻吃到一隻鴨腿的時候了。
富翁為什麼先前吃不到兩隻腿的烤鴨,而後來可以呢?這正是激勵的效果,以前他沒有實施激勵,而後來他實施了。
因此,在一個團隊中,優秀的管理者必須要擁有激勵下屬的心態,這樣才能夠大大激發下屬的工作積極性,達到“讓每一個員工都發揮出最大的力量”的目的。這對於員工來說,激勵帶給他們的是事業的舞台,對於管理者來說,激勵帶來的是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而非浪費。
那麼,管理者應該怎樣做才能有效地激勵下屬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傳統的物質獎勵提升到心理激勵。
目前,很多企業管理者往往采用分紅、股票期權等物質獎勵來激勵下屬。其一,由於物質獎勵用得時間比較長了,下屬會逐漸形成“抵抗力”;其二,人類對於物質的滿足度遵循邊際效率遞減規律,也就是說,當人們對物質的擁有達到一定的水平後,他從同等物質中獲得的滿足感會越來越小,因此物質獎勵有其局限性;其三,物質獎勵會大大增加人力資源成本。因此,管理者就需要把物質獎勵和心理激勵結合起來運用。
事實上,下屬也是需要心理激勵這種方式的。比如:當下屬覺得工作內容枯燥而影響效率的時候,管理者完全可以組織一次工作效率比賽,從心理上對下屬進行激勵。而心理激勵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具體用什麼樣的方式要視員工的具體心理狀況而定。比如,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員工就會陷入惶恐不安中,害怕自己被裁掉,害怕公司拖欠自己工資、克扣獎金等,這時,作為管理者就應當及時製定裁員製度和分配製度,並公布給大家知道,讓員工不用終日惴惴不安,能安下心來工作。再比如,當員工前期努力地做了很多工作,就差臨門一腳就要成功的時候,卻膽怯起來,這時,管理者就應該給員工適當的信心和勇氣,可以說:“我覺得你做得很好,我想上天不會讓勤奮的人失望的。即使結果不盡如人意也沒有關係,我們大家可以和你一起承擔失敗。”
簡言之,心理激勵要針對下屬的心理狀態,他最需要什麼你就給予什麼,以能解決員工的心理問題、調動起積極性為目的。
心理激勵的方法中,用得最普遍的是真誠、公開地讚美下屬。“日本企業經營之神”——鬆下幸之助曾經說過:“讚美比批評更容易使人成功。”
例如,保齡球比賽正在進行,第一球結束,有兩名選手都隻打中了7隻瓶。選手A的教練對他說:“很好!打倒了7隻。”選手A聽了教練的讚揚很受鼓舞,心想:下次要做得更完美,把剩下的3隻也打倒。
選手B的教練對他說:“怎麼搞的!才中了7隻。”選手B聽了教練的指責,心裏暗想:又被教練罵了,總是達不到他的要求,但願下次別被罵。
結果,在後麵幾輪中,選手A成績不斷上升,而選手B則打得一次不如一次。
批評會破壞人的心靈平衡,會摧毀一個人的信心,而一個沒有信心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但讚美則剛好相反,它不僅能夠增強人們的信心,還會給人以巨大的鼓舞,賦予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讓人在愉悅的心情下主動更正錯誤、彌補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