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讓他人心悅誠服的心理策略(2)(3 / 3)

或許有人會懷疑,這個簡單得類似於哄小孩子的策略真的能夠奏效嗎?是的,這個策略雖然簡單,但的確非常有效。

幾乎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心理經曆:用“不”來拒絕對方,並不能讓自己心情愉悅,甚至有時會產生不愉快的感覺;相反,表示同意的肯定性回答往往會給自己帶來愉快輕鬆的感覺。也就是說,對人來說,同意是自然的態度,而反對要比同意困難。再加上心理定勢對“同意態度的強化”,人在連續地同意了一連串事情之後,要突然扭轉態度是非常困難的。

再則,人天生有一種使自己的言行或者態度前後保持一致的需求,如果產生了不一致,就會造成心理不適。

因此,通過製造對方“同意”的心理定勢來使對方心悅誠服,是切實可行的說服策略。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先就一些對方肯定會表示同意的事情取得對方的同意態度,使對方形成心理定勢,最後再道出正題,往往就會避免雙方的許多意見分歧,使彼此在最短時間內達成共識。

7.激發對方的好奇心,讓他甘願被說服

生活中,當一個人固執的時候,要想說服他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當一個人固執的時候,其心理往往處於一種緊張、封閉的狀態,如果硬碰硬地勸說對方,十有八九是會碰釘子的。相反,巧妙地製造懸念,引發對方的好奇心,轉移對方的注意力,從而緩和對方緊張、抗拒的情緒,然後再說服對方,則相對容易很多。

戰國時,齊國宰相田嬰想要在自己的領地內築城,他的這個想法遭到了幾乎所有門客的反對。門客們認為,實施築城計劃會引起田嬰和齊國王室的摩擦,而這很可能導致田嬰失去政治權利。然而,田嬰卻固執己見。

一時之間,門客們不斷地向田嬰進言,希望他能改變主意。麵對他人千篇一律的反對,田嬰覺得煩不勝煩,不想再聽到任何人的勸說,於是,他就對看門的仆役說:“如果再有門客登門造訪,一定不要讓他們進來。”

果然,又來了一位門客,這位門客苦苦地向仆役懇求,仍然不能得其門而入。無奈之下,他隻得在門外大聲地喊:“我隻說三個字,多一個字,我都願受刀斧而死。”

聽他這樣說,田嬰破例接見了他。這位門客果然隻對田嬰說了“海”、“大”、“魚”三個字,說完後,他毫不停留,轉身就走。

他這一走,真讓田嬰如蒙一頭霧水,怎麼想也不明白這位門客到底想要說什麼。於是,他主動叫住那位門客,問道:“你到底想說什麼?把話說完,不然我會被你憋死。”

這位門客回答道:“海裏的大魚很厲害,能夠將釣住它的魚線掙斷,也能將捕捉它的漁網掙破,讓人很難捉到它。然而,像這樣厲害的大魚,如果想離開水,到更加廣闊的天空裏去暢泳,恐怕隻會被渴死。齊國對你而言,不正像水之於大魚嗎?你築城是為了擺脫國王的束縛,擁有更加廣闊的天空,但是同時,你也會失去國王的有力支持,進而失敗。”

最後,田嬰終於被這番話打動,打消了築城的念頭。

的確,通過製造懸念或者新奇的話題勾起對方的好奇心,一方麵能夠使對方放鬆心理戒備,另一方麵可以吸引對方的注意力,讓對方用心地聽你講,這些無疑是成功說服對方的前提。更重要的是,由於勾起了對方的興趣,說服會變得更加容易。

亞曆山大·克雷厄姆·貝爾是享譽世界的科學家,因為他發明了電話機。然而,一切的科學研究都是需要經費的。有一次,他為了研究複音電唱機的事情而來到朋友哈伯特家,希望哈伯特能夠讚助他正在進行的研究。那麼他是不是像現在很多人拉讚助那樣,帶了一大堆項目說明、調研分析、可行性報告,然後直言自己的項目多麼多麼有價值、多麼多麼好呢?顯然,貝爾沒有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