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陽光心態,燦爛人生(3)(1 / 2)

漢代傑出的史學家司馬遷,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解而得罪了漢武帝,不僅被關入監獄,而且受了宮刑。在這樣的挫折和打擊下,他沒有喪失信心,轉而發憤著書,終於寫成了偉大的曆史和文學巨著《史記》。

張海迪的事跡幾乎是家喻戶曉,她由於高位截癱,喪失了腰部以下的全部肢體的感覺與運動功能,一生隻能坐在輪椅上生存,這是上天給予她的多大的不幸遭遇啊!但她卻樂觀地打了一個恰當的比喻:“人就像一部機器,殘疾人就如部分零件損壞一樣,不能因為一部分的損壞而毀掉整部機器,那些能用的部分還是很有價值的。”因此她勤奮地學習寫作、唱歌、外語,很快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知識水平,最終成為當時世界上唯一一個坐輪椅的研究生。她不僅攻下了碩士課程,還繼續攻讀博士課程……她受到世界各國的邀請去作報告,贏得了無數的鮮花與掌聲,這就是張海迪的一生。

我國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同樣給了我們前進的動力。高士其23歲時因患甲型腦炎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從此全身癱瘓,頭部僵直,動作艱難。1978年,一場大病又徹底使他喪失了說話的能力。但他並沒有被困難嚇倒,他頑強地克服了病殘所帶給他的無數困難,堅持用顫抖的手忍著劇烈的疼痛一筆一畫地進行寫作,終於完成了百餘萬字的佳作。

苦難能夠成就偉大的人生,苦難能夠成就偉大的作品。

偉大的貝多芬失聰了,所有人都預感到他不會再在音樂上有所發展了,但是在1824年,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在維也納上演。在失聰和厄運不斷的苦難中,貝多芬完成了世界音樂史上輝煌的篇章。

貝多芬的苦難與成就是成正比的,苦難給予他多幾分,他的音樂才華就增長幾分;苦難逼近他的靈魂幾分,他靈魂的光彩就會綻放幾分。著名指揮家卡拉揚說:“是苦難成就了他。沒有苦難,誰知道會發生什麼?”

22UP成長宣言

高爾基說:“苦難是人生的財富。”沒有經曆苦難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而對於一個成功者來說,苦難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財富。

接受自己看不慣的事情

22歲以後的男人,對社會現實有了初步的了解,你有沒有遇到很多自己看不慣的事情?你有沒有變得憤世嫉俗?你準備怎麼去做?每天憋氣繼續做個憤青,還是選擇接受現實,抑或大聲說出來,痛快地發泄一次?

這個社會是60億人口的社會,有這麼多形形色色的人,每一個人都不一樣,相貌不同,說話不同,身高不同,性格不同,修養不同,背景也不一樣,既然有這麼多的不同,那每個人的行為自然也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門,你看不慣其中的某些事情,甚至全部事情都看不慣,這都是正常的,因為這不是你一個人的社會。問題的關鍵在於你怎麼對待這些看不慣的事情。

1.愛情上看不慣的事情

22歲以後的男人開始走上愛情之路。你可能正在物色女友,也可能已經墜入愛河,或者已經步入婚姻的殿堂。在女友或者妻子身上,肯定有你看不慣的事情。也許你不滿她穿得太保守,也許你不滿她穿得太暴露,也許你看不慣她頑皮任性,也許你不喜歡她天天逛街購物,也許你很討厭她和其他異性交往,諸如此類的也許可能還有很多,你應該怎麼做?

開誠布公地把一切說出來,她會傷心失望。或者讓自己生悶氣,繼續看不慣她的行為。不管怎麼做,作為一個男人,首先要懂得愛她,雖然兩個人關係親密,但畢竟不是一個人,所以要對她抱有寬容之心。其次不能讓自己在心中憋氣,長此下去,愛情就丟了。要選擇適當的時機,把自己看不慣的事情委婉地說出來,相信你的她一定會作出讓你驚喜的改變。因為兩個人既然能走到一起,肯定是相互吸引的,彼此會願意為對方作出犧牲的。再次,要學會接受。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印記,有些是無法改變的,對於這些,你要學會接受。因為愛是需要犧牲的。

2.工作上看不慣的事情

22歲以後的男人開始麵對生活的壓力,首先要解決生存的問題,這就需要事業的支撐,需要一份工作。在工作中,你要麵對上司和同事,還有各種工作上的問題。你還會看到很多自己看不慣的事情:看不慣上司對你說話的語氣,看不慣上司無所事事拿高薪,看不慣上司的無能,看不慣上司的高姿態,看不慣上司要求你做事的方式,看不慣上司對你的不信任,看不慣上司的啤酒肚,看不慣同事的溜須拍馬,看不慣同事瞧不起你,看不慣同事拉幫結派孤立你,看不慣同事的自以為是,看不慣同事的口頭禪,看不慣同事少做事卻拿同樣的工資,看不慣同事上班隻上網不做事,看不慣同事家裏有錢……看不慣的事情真是太多了。但切記,做人要“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你有你的生活方式,別人有別人的生活方式,做好自己,其他的就不屬於你管轄的範圍了。這是自由社會,每個人都有的自由,不可能一切都按照你自己的想法。二十幾的男人多數還沒錢沒勢,因此一定要接受現實,接受你看不慣的事情,做好自己的分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