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著名作家哈裏斯和他的朋友在街上閑逛。哈裏斯看見一家賣報紙的小攤,就向攤主買了一份報紙,並且很有禮貌地說了一聲謝謝,沒想到這個攤主給了哈裏斯一個臭臭的表情。朋友很氣憤,當哈裏斯跟他的朋友又走了一段路後,朋友終於忍不住了,問道:“你不認為剛才那個攤販的態度很差嗎,你不感到氣憤嗎?”
哈裏斯笑笑說:“我每天來他這裏買報紙,他都是這樣的,這沒什麼啊!”
朋友更驚訝了:“他竟然每天對你的態度都是這樣差?你為什麼還是每次都很有禮貌地跟他說謝謝呢?”
哈裏斯笑著對朋友說:“我們何必讓別人來影響自己的心情呢!”
是啊,情緒是自己的,何必讓別人來左右呢;快樂是自己的,何必讓別人來掌控呢?生活在別人的眼光中是很累的。生活是自己的,何必那麼在意別人的看法呢?對於許多事情,隻要你感覺是對的,那就放開去做吧,並不需要太在意旁人的眼光。太在意他人的反應反而會讓自己裹足不前,從而錯失許多該做的好事。
有這麼一則小故事,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發。
有一對小姐妹每天放學後,都會一起光顧附近的一家便利店。姐姐外表看來文文靜靜,但脾氣卻異常火暴。每次到店裏來,總會看見她嚴厲地對妹妹進行“機會教育”,讓人最常聽到的是:“你是笨蛋嗎?這個快要過期了!”要不然就是:“你是白癡呀!明明寫買一送一,你還隻拿一個!”更狠的還有:“你這隻豬,金額超過了,你不會計算嗎?”
而挨罵的妹妹卻從不說話,任由姐姐罵她,自己絲毫不受影響,依然能夠氣定神閑地挑選她想要的東西。
這天隻有妹妹一個人來,年輕的售貨員見姐姐不在,便和妹妹聊起天來。
“今天怎麼隻有你一個人?”
“姐姐感冒了,所以請假沒去上學。”妹妹朝售貨員微微一笑。
“我感覺你姐姐好像很厲害啊!”售貨員試探性地表示。
“還好啦!不理她就是啦!”妹妹在賣場逛著,神情相當愉快。
“可她每天都那樣罵你,你就不生氣嗎?”售貨員很是好奇地問。
“被罵一下又不會痛,想生氣的人是她,我為什麼要生氣?”妹妹嘟嘟嘴道。
生氣或者不生氣,快樂或者不快樂,都是由自己來決定的,為什麼要因為外界的原因來左右自己的情緒。就像小故事中的妹妹所說的,生氣的是對方,我們為什麼要生氣呢?
22UP成長宣言
保持健康的情緒狀態,在頭腦中裝上一個控製情緒活動的“閥門”,讓情緒活動聽從理智和意誌的節製,而絕對不能任其自流。凡是理智和意誌能有效地節製情緒的人,也就能基本保持情緒的平靜和穩定,這是他取得成功的關鍵。二十幾歲的男人們,你的情緒你做主,千萬不要讓他人影響了你的心情。
輕鬆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學畢業不久的吳桐在公司表現比較積極,工作業績也比較出色。隻是公司同事之間的氣氛不是很好,吳桐曾嚐試著與他們溝通,但均以失敗告終。也許是他們欺小欺生吧,吳桐想,以後會好起來的。
周三上午,吳桐照常去公司上班。剛到不久,就被告知被老板炒了魷魚。老板的秘書告訴他下午去財務室結算工資。中午,他坐在公園的長椅上黯然傷神。這時,他看見一個小朋友站在他身邊一直不走,便奇怪地問:“發生什麼事了嗎?”
“這條長椅背剛剛刷過油漆,我想看看你站起來背上是什麼樣子。”小家夥說。
吳桐怔了怔,然後,笑了。
他恍然大悟:如同這雙天真爛漫的眼睛想看到他背上的油漆一樣,他昔日那些精明世故的同事也正懷著強烈的興趣想要窺探他的落魄和失意。他決定不在丟失了工作的同時,也丟失了自己的笑容和尊嚴。
你可以想象得到,吳桐下午走進公司時,等待著看到他的落魄的那些不友好的同事們,看到的將是怎樣一副自信而陽光的笑臉。
在人性的叢林中,謹記在失意時不要用哀傷的容顏表達自己的心情,這對改善厄運不會有任何好處,反而有許多人會如同看到你背上的油漆一樣幸災樂禍。
人的一生當中不知道會遇到多少挫折和尷尬,生活中的失意處處可見,真的就像那些油漆未幹的椅背。人隻要行走於社會,一定不可避免會碰到它。如果有一天,或許是現在你不幸已經遇到了,那也別沮喪。站起來的時候,別讓人看到你背後的油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