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正和博弈——唇槍舌劍隻為實現雙贏(1)(3 / 3)

在商務談判中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每一句都是在和對方爭搶同一塊牛肉,那麼彼此間的對立勢必會越來越嚴重,距離也越來越遠,直至談判破裂,誰也得不到好處。相反,如果我們能向對方闡釋清楚“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利益均沾”的道理,那麼便能拉近彼此距離,讓氛圍和諧起來,談判也將進行得非常順利。

據說,希爾頓在建造達拉斯希爾頓飯店時,曾經因為資金不足,被迫停止了施工。

為了順利施工,希爾頓隻好找到他的房地產商——杜德。

杜德聽到希爾頓麵臨的困境之後,隻是事不關己地回答了一句:“那隻好停工了。”

希爾頓說:“但是這樣下去,您的損失比我還大。”

杜德聽到自己的利益即將受損,立即說:“你這是什麼意思?”

“假如我的飯店停工的話,勢必會對你的地價造成影響。假如我趁這個機會宣揚一下,我之所以停工了,是因為蓋在這裏不好,我想另選地點,那你的地皮就會變得不值錢了。因為很少有人會相信我會沒有錢……”

杜德認真思考了一會兒說:“所以你來找我的目的是什麼?”

“我有一個互惠互利的方法,就是你出錢幫我把飯店蓋好,然後我再花錢向你買。”

杜德疑惑不解,希爾頓解釋說:“意思就是說飯店你來蓋,再賣給我,我分期付款給你。更重要的是,隻要飯店繼續蓋下去,附近的那些地都有增值的可能,如果我再幫你宣傳一下,到時候你一定不會吃虧。”

雖然希爾頓的這種手段有點近乎耍無賴的感覺,但是他說的都是事實,所以杜德隻好同意了希爾頓提出的條件。

在上麵這個事例中,希爾頓在談判時始終圍繞彼此“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在說,讓對方充分意識到了合作的獲益以及不合作的損失,這才在談判中取得了成功。

試想,如果希爾頓自始至終都圍繞著“你必須借錢給我”這個中心說服杜德,說自己多麼迫切地需要幫助,說自己會記住這份情誼;而不告訴杜德這樣做對他來說有什麼好處,不這樣做又會有什麼壞處的話,杜德是絕對不會動心的,相反,他可能會始終保持一種事不關己的態度。

談判中,我們也不妨明確地告訴對方雙方合作後,彼此的利益都會增值。而隻要真誠地向對方闡釋清楚“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就很容易拉近雙方的距離,促成協議的達成。真誠是一個人難得的品質。有時候,一個人的成敗不在其他方麵,而在於他是否真誠。日常生活中如此,談判中更是如此。

92.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實現合作

人際場上,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才讓自己成為受歡迎的人。談判中,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才能達到自己的談判目的。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就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表達。

談判場上,雖然利益是最打動人心的,但如果你擁有“為對方著想”的精神,你也同樣能打動對方的心。一旦在感情上擁有共鳴,那麼對方也便更樂於接受你的意見了。運用語言與對方進行博弈時,不妨學會這一說話技巧,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促成共贏的局麵。如果你還不相信這一說話技巧的威力,那就先看看下麵這個例子。

格森是位猶太人,他在日本開了一家清酒公司。在他的精心經營下,公司越辦越好,規模也越開越大了。不久,公司又開發了一種新產品。為了擴大新產品的銷售規模,格森親自去做起了推銷工作。一次,他遇到一個潛在的大客戶龜田,這個客戶在日本開了數十家連鎖飯店。格森想把自己的新產品推銷給他,但是,格森多次上門去拜訪都被拒之於千裏之外,每次不是被龜田冷漠對待,就是被敷衍了事。

但格森沒有放棄,這次,他又去拜訪龜田,可是,剛走進龜田的辦公室,還沒來得及跟他打招呼,就聽到龜田衝他喊道:“你怎麼又來了?我不是跟你說過我對你的酒沒興趣嗎?你趕緊走吧,別來煩我。”

龜田這般對格森,格森不但沒有扭頭就走,反而像老朋友一樣關切地問道:“龜田君,你怎麼了?每次我來拜訪你,都恰巧是你情緒不好的時候,真是不趕巧。你是不是有什麼不順心的事?能和我說說嗎?”

聽完格森的話後,龜田平靜了許多,臉上的怒氣也消散了不少。過了一會兒,龜田歎了口氣,說道:“你猜對了,我最近確實很不順,我精心培養的幾個員工被我的競爭對手給挖走了。就為這個,沒把我氣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