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正和博弈——唇槍舌劍隻為實現雙贏(1)(2 / 3)

總之,主動給出利益,才能收獲利益。當然,也不能一味地遷就與妥協,比如,假如哈恩說:“您的需求我們都會滿足。”也許那家小公司的老板就不會在價格上做出讓步,會想,既然如此,那就3100萬吧。所以說,在措辭方麵一定要盡力委婉,語言伸縮性、模糊性要強。這樣才更有機會在做出一定的退讓之後促成談判,實現共贏。

90.站在對方立場,有效實現共贏

談判時,如果雙方都能換位思考,那是最好的。可是,一般情況下,彼此都隻會為自己著想,會想著“對方應該怎麼做”,而不是“自己應該怎麼做”。如果雙方都這麼堅持,必然會讓談判陷入僵局當中。這時候,假如有一方能說類似“我們重新核算了一下貴公司的運營成本,考慮到你們的盈利情況,我們可以適當調整報價”這樣的話,那麼僵局可能就會輕而易舉地被打破。

任何一個具有戰略眼光的談判者都知道,在談判的時候決不能太貪心,決不能妄想拿走談判桌上的最後一分錢。也許你會認為自己獲得勝利了,但若是對方感覺你把他打敗了,這對於你的長遠發展來說並非一定會有好處。

留在談判桌上的最後一分錢是特別昂貴的,說不定什麼時候你就要因為它犧牲更多。因此在談判桌上留下最後一分錢,甚至去主動關心對方的利益,使對方感覺他也是贏家,這樣的談判便可以達到雙贏。要做到這一點,商務談判中措辭就要有為對方著想的傾向。在這方麵,我們不妨來學學戴爾·卡耐基。

有一段時間,戴爾·卡耐基每一季度都要租紐約一家飯店的舞廳十天用來舉辦講座。後來,這家飯店突然提出要把租金提高兩倍的價錢。而這個時候講座的票都已經發出去了,改變地點是不可能了,但戴爾·卡耐基當然不願意出這麼高的租金,於是便與飯店經理進行談判。

戴爾·卡耐基說:“聽說你們想要提高租金,我感到十分震驚。不過我非常理解你們,因為你們的職責就在於為飯店牟取更多的利益。倘若你一定要提高租金,那麼讓我們拿來一張紙,把它帶給你的好處和壞處都寫下來。”

戴爾·卡耐基拿了一張紙過來,在中間畫了一條線,左邊寫著“利”,右邊寫著“弊”。在利的一邊他寫上“舞廳,供出租用”,接下去他說:“假如舞廳空閑的話,便可以出租供舞會或是會議使用,這是十分有利的。這些活動給你帶來的利潤要遠遠高於租給我舉辦講座的收入。”

“那麼,讓我們再來考慮一下它的弊端。首先你無法從我這裏得到更多的金錢,相反你能獲得的隻會更少。但其實你正在取消這筆收入,因為我負擔不起你提出的價格,而如果你堅持提高租金,我就隻好到其他的地方舉辦講座了。”

“其次,對你而言還有一個弊處。我舉辦講座吸引了許多有知識、有文化的人來到你的飯店,這本身就是很好的免費廣告。你即便是花費五千美元在各大報紙上做廣告宣傳,也不一定比我的講座更能吸引人來到這裏,這對於你們而言不是非常有價值的事情嗎?”

戴爾·卡耐基寫下來這一利兩弊交給飯店的經理,說:“希望你能認真思考一下,權衡一下利弊,然後再告訴我你最後做出的決定。”第二天,飯店經理對他說,他答應把租金提高1.5倍,不再是原來的兩倍了。

戴爾·卡耐基的每一句話都是站在對方的立場談論對方的利益,討論如何才能有利於對方,最後他不但順利實現了自己要降低租金的目的,還讓對方覺得自己從中也獲得了許多利益,使他們心甘情願地與自己達成協議。在這件事情上,戴爾·卡耐基接受了把租金提高1.5倍,而不是一點都不肯讓步,也是在談判桌上給對方留下了一些東西,這樣贏得了談判最後的成功。

可見,要想有效實現共贏,就應當適當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去說話,進而促成談判。千萬不可過於貪心,完全置對方的利益於不顧,言辭之間都隻顧著自己的利益。

91.闡述清楚“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

假設有兩個人在荒野裏迷路了,此時他們又累又餓,這時,上帝突然出現了,賜給他們一塊牛肉。此時這兩個人應該怎麼做?是都去搶這一塊牛肉,爭得你死我活?還是一人一半,利益均分呢?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後者。因為在環境極其惡劣的荒野裏,需要兩個人相互扶持,齊心協力才有可能走出困境。所以目光長遠的人,會選擇把牛肉分給對方,而不會和對方爭搶,否則很可能兩敗俱傷,最後都葬身荒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