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正和博弈——唇槍舌劍隻為實現雙贏(1)(1 / 3)

成功的談判,不是隻對一方有利的,而是於雙方都有利。這種情況下促成的合作才是愉快的、互惠互利的,才能實現雙贏。反過來想,要促成談判,就應當本著雙贏的原則,充分考慮對方的利益與感受。

89.給出利益,才能收獲利益

互惠原理認為:當對方給予了我們恩惠或者幫助時,我們往往會產生愧疚心理,有回贈或回報的欲望。生活中,如能有效地運用互惠原理,那就能促成某種目標的實現。這一原理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威力,是因為它能在心理上說服別人。

談判中,如能適當加以運用,也能有效地達到自己的談判目的。如,當你主動讓出自己的某種利益時,對方心裏會有負疚感,為了消除這種負疚感,他往往也會做出相應的讓步,如此一來,便能在談判中達成一致意見,實現雙贏的局麵。

因此,在商務談判中,不妨充分運用一下互惠原理,先給出利益。比如,你可以主動跟對方說:“您有什麼要求盡管提,我們盡量滿足。”在可行的情況下,你也可以明確告訴對方,“對於貴公司所提出的××條件,我們將竭誠滿足。”這麼說能讓你在保證自己的利益的基礎上贏得對方的信任,讓對方看到你的真誠,進而促成談判的成功。下麵這個事例就能說明這一點。

哈恩代表總公司去收購一家小公司,這家小公司的老板開價為3100萬美元,哈恩還價為1800萬美元。但是,這家小公司的老板是一個非常強硬的談判者,他不肯做出半點讓步,始終堅持要以3100萬美元出售自己的公司,並且一分也不會少。

哈恩心裏明白,自己還的價是基本價,如果對方稍微讓點步,談判肯定能促成。但事與願違的是,對方口氣非常強硬,完全不肯鬆口。正因為如此,談判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迫終止。

後來哈恩想,與其繼續僵持下去,不如自己先讓一步,先給出一定的利益。於是他提出了一個新的收購方案,重新投入談判時,他告訴這家小公司的老板說:“我們提出了一些附加條件,它們能給你們帶來不錯的利益。您先看一下,如果還有什麼其他要求,可以補充,我們會盡力考慮。”

這家小公司的老板一看,發現這些附加條件對自己非常有利。並且,這要比自己競爭對手的公司被收購時的附加條件好得多。這時候,他一改之前的強硬態度,友好地問道:“我很滿意這些條件。但我希望還能增加一些。”

“您希望增加什麼樣的條件?”哈恩見他態度有所緩和,便保持真誠的態度及時問道。

“希望在我們公司被收購之後,我們還能享有一定的自主決定權。”這位老板回答說。

“當然,這是肯定的,隻要是對總公司形象有益的,對咱們的品牌有益的,你們都可以主動去做,當然,如果其他方麵,比如自主決定跟什麼樣的客戶合作,這也是可以的。”哈恩再次表示了自己的誠意。

聽到這些,這位老板微笑地說:“能這樣的話,那我們很願意接受貴公司的邀請。我們現在要談的就是收購價格了。”

“或許您覺得1800萬太低了,但事實上,這是一個非常合理的價格,當然,我們是真心希望能促成這場談判的,所以,如果您覺得1800萬太低了,那我也會盡力幫你向總公司再作申請。”哈恩又退讓了一步。

這家小公司的老板見哈恩如此坦誠,便不再為難哈恩了,反而爽快地說:“那就按照你們所說的價格吧。”終於,雙方達成了一致意見,哈恩不負總公司所托,成功地收購了這家小公司。

哈恩能成功收購這家小公司,方法很簡單,就是在談判中主動給出利益——“我們提出了一些附加條件……如果還有什麼其他要求,可以補充,我們會盡力考慮”“您希望增加什麼樣的條件”“那我也會盡力幫你向總公司再作申請”,讓對方信任自己,讓對方心理產生一定的負疚感,進而促成談判。假如他隻是一味地抬高自己的價格以滿足對方的要求,那可能就達不到這樣的效果;假如他和對方一樣強硬,相持不下,那麼談判也就無法促成。可見,給出利益,才能收獲利益。本著這樣的原則,提出合適的構想,才能促成談判。

當然,這種給也不是把東西推到對方麵前就可以的,還需要充分地運用語言智慧,幫你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

比如你可以說:“考慮到你們……我們決定給你們一些優惠政策,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如果你們還有更多的要求,可以及時提出來,我們會盡力幫你們爭取到。”

話裏話外,都要讓對方覺得你是在為他考慮,讓他明顯看到,你給出的利益是有利的,而且也是向著他們的,這樣就更能體現你的誠意,讓對方產生更大的愧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