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保持警惕——別被對方的話牽著鼻子走(3)(1 / 2)

(2)轉換話題。談判中,人們通常會在哪種場合下轉換話題呢?

一般是在這些情況下:如想要避開不利於自己的話題,想避開所爭論的焦點,想拖延決定某個問題的時間,想把問題引向對己方有利的方向,想轉變角度來說服對方等。

談判中,我們應該把所提建議的重點放在有利於己方的問題上,不宜正麵回答對自己不利的問題,要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可以繞著圈來解釋或是提出新問題。

比如,在一次軍事談判中,雙方對於撤軍時限爭執不休,如果對方提出:“關於撤軍的期限問題我們能不能再深入地探討一下呢?”要是我方這時千方百計地想拖延撤軍時間,就可以“顧左右而言他”,也可以這樣說:“在撤軍的條件上咱們現在基本上已經達成一致了,下麵能不能再來談一下撤軍的路線問題呢?”

倘若轉換話題還是無法打破僵局的話,你便可以提議暫停,讓大家都放鬆一下。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讓雙方都冷靜下來認真考慮,還有利於得到一種積極的結果。

需要的時候,不僅我們會去用這一說話技巧,談判對手肯定也會對之加以運用。這時候,我們就要有所警惕,以免對方把話題轉移到不利於自己的方向。這樣才能達到自己的談判目的。

比如,當對方說要談談其他問題時,你不妨說:“我覺得我們有必要先解決這個問題”或“我覺得我們有必要就這個問題進行更為詳細的討論”。

這樣一來,你就能迅速地將談論的焦點拉到自己關注的問題上。

談判中,要避免被對方牽著鼻子走,就要充分地認識以上兩個說話技巧的重要性,不論是正用還是反用,都要鎮定自如,這樣你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掌握談判的走勢。

87.小心對方把他自己的話變成了你的意見

有一個編輯,總是能夠在第一時間約到需要的稿件。讓我們來看看這位編輯是怎樣與作家們談判的。

如果他想要找一位作家寫一篇關於某個問題的稿件,在找到這位作家時,他會像別的編輯一樣首先對作家說:“我想請您為我們社寫一篇稿子。”他知道,這樣的開始多半會遭到對方的拒絕。

“對不起,我現在真的沒有時間,很抱歉。”作家禮貌地說道。

但是這位編輯沒有就此放棄,反而坐在這位作家的對麵,與其閑聊了起來,這位編輯說:“最近網絡侵權現象很嚴重,尤其是像你們這樣的作家,發表過的重要文章或者評論,不怕被侵權嗎?”作家說:“現在這種現象是很嚴重,但是國家一直在采取措施製止這種現象,並且現在隨著網絡的發展,相應的法律法規變得更加完善了,我相信網絡侵權現象會得到有效的緩解。”

這位編輯在聊天的過程中一直在傾聽對方的談話,並且在對方陳述這個問題的過程中給予對方積極的反應,對方看到這位編輯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便更有談下去的欲望,於是向這位編輯闡釋了更深入的問題。

這位編輯看準機會,對作家說:“剛才你的話使我想起了網絡侵權的防止問題,您認為我們應該采取怎樣的方式製止這種行為呢?”這時,對方又對此發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並且也提出了自己建議,兩人聊得很起勁。

這時,這位編輯說:“我覺得您對這個問題了解得很深刻,而且您的觀點很有價值,您為何不就這個問題寫一篇評論,我們可以幫您刊發。”

可以想象,這位作者很高興地寫了這篇評論,而這位編輯約稿的目的也順利地達成了。

這位編輯贏在循循善誘這一說話技巧上。商務談判中,談判對手往往也很可能會運用這一技巧來說服我們,達到他們的談判目的。對此,我們要提高警惕,以免讓自己陷入了對方的“陷阱”當中。如果對此沒有警惕心,那很可能就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導致自己在談判中的失敗。

談判中,對方往往不直接說出內心的想法,而是努力把話題引向我們感興趣的問題上,試圖在談論我們感興趣的話題時分散我們注意力,讓我們降低警惕心,等到我們不知不覺地陷入他們的陷阱中時,他們就大功告成了。而在這個過程中,談判者往往會用諸如“就像你剛才所說的……”“借用你的話來說就是……”之類的語言來誘導對方。

這時候,你可以選擇堅決地拒絕,比如,“抱歉,我對這方麵不大了解。”“我在這方麵是個門外漢,要不我們直奔主題?”

你也可以反用這一誘惑策略,變被動為主動,讓對方措手不及,拿事例中那個作者來說,他可以對那位編輯說:“就像您說的,這隻是我個人的觀點,它的力量微乎其微,沒有號召力,假如你們的雜誌能聯合媒體,對侵權這種事情加以重視,那這種情況肯定能得到緩解。”如此一來,你就能及時從對方挖的陷阱中跳出來。

你還可以用“誠如你所言,那隻是……所以說,它缺乏說服力”“我剛才所說不過是一己之淺見”等話語進行挽救、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