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保持警惕——別被對方的話牽著鼻子走(3)(2 / 2)

假如這時候對方話語中有明顯的漏洞,那你可以及時抓住他的“小辮子”,迅速讓自己脫身,讓對方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如:對方說“如果你想要……”時,你就可以反駁他說“就像你說的,隻是‘如果我想要’,不代表我真的想要”。

總之,談判場上講話一定要嚴謹,以免對方把他自己的話變成了你的意見。但是,如果真的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也不要慌張,反用這一策略,把自己的話變成對方的意見,或揪住對方的弱點,為自己解圍,甚至幫自己贏得主動權。

88.別被對方的讚美衝昏了頭

誠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也都有一顆愛聽好話的心。但是,凡事過猶不及。愛聽讚美的話,並非就是錯的,但如果太愛聽了,那必然有害無益。菜若太鹹,容易傷腎;天氣太冷,萬物受傷;人太驕傲,必然會跌倒。如果太愛聽讚美的話,就容易被人利用,在別人的“糖衣炮彈”下容易失去戒備心,因而被對方牽著鼻子走,自己卻全然不知。

談判中更是如此,如果不能保持警惕心,讓自己被對方的讚美話給衝昏了頭腦,勢必會被對方牽著鼻子走,不知不覺中可能就中了對方的圈套。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就有這樣的經典例子。

一天,托馬斯正準備下班,一位約摸五十歲的男人來拜訪他,他自我介紹說自己是國家內務部的代表,說想邀請托馬斯去喝杯酒,托馬斯去了。

剛坐下,這位代表就開始說:“我很欽佩您。你從醫院辭職的事情,讓我們內務部的人都很難過,因為我們都知道,您是那裏最好的外科醫生。”

從來沒有人像他一樣表揚托馬斯,為此,托馬斯決定仔細地聽這位胖官員的講話,可是,當人麵對奉承時,是多麼沒有防備啊!托馬斯無法使自己不把部裏官員的話當成一回事。

這位代表繼續說道:“我們知道,你在蘇黎世找到一個很不錯的工作,但您卻回國了,這讓我們非常敬佩。您的這種行為非常高尚。”接著,他又像是在責怪托馬斯似的說:“但是,你的崗位應該在手術台上才對!”

“我太同意了。”聽到這接二連三的讚美後,托馬斯眉開眼笑地說。

這時候,這位代表稍微停頓了一下,然後用悲哀的語調說:“可是,醫生啊,你真的認為共產黨員應該戳瞎自己的眼睛嗎?你是一位讓那麼多病人恢複健康的人,你也會這樣認為嗎?”

“太扯了!”一想到那篇被改得不成樣子的文章,托馬斯就很憤怒,“你為什麼不親自去讀讀我寫的東西?”

“我讀過了。寫得真的很不錯。”又是一句讚美。

……

“你是說那篇文章?不,我自己寫了交給他們的。”

“你認識那裏的人嗎?”

“什麼人?”

“給你登文章的人呀。”

“不。”

“你是說你從未跟他們說過話?”

“他們叫我親自去過一次。”

“幹嘛?”

“還是關於文章。”

“你跟誰談的?”

“一位編輯。”

“他叫什麼名字?”

直到這時,托馬斯才發現,自己是在接受審問,而不是在閑聊。他才開始意識到,自己完全被這個代表的溢美之詞迷惑了。

米蘭·昆德拉在文中寫道:“當你對麵坐著一個使人愉快、值得尊敬、有禮貌的人時,你要提醒自己說,他說的都不是實話……”托馬斯之所以會一步步地陷入這位代表——警察——的圈套當中,就是因為他完全被這位警察的讚美之詞衝昏了頭腦,導致自己沒有了退路,隻能受製於他,並且老實回答他的問題。假如從一開始,他就能對警察的讚美保持警惕,那麼他完全不必被警察牽著鼻子走,就連這樣的審訊都完全不會發生。

商務談判中,我們要引以為鑒,千萬不要讓自己被對方的讚美衝昏了頭。要時刻保持警惕,避免自己受製於對方。對此,可以從兩個方麵來努力。

一方麵,遇到對方讚美時,你可以一笑而過,什麼也不說,保持沉默,轉而用無聲語言——微笑這一表情來回應。

另一方麵,你可以反用這一招,別人讚美你,你可以謙虛地說:“哪裏哪裏,您誇獎了。我在這方麵還真不如你,還得多向您學習。您向來是這方麵的精英……”你也可以說:“讓您見笑了,聽聞您在××界的成就,真讓人欽佩。”

當然,除此之外,還可以從其他方麵來努力,比如,始終保持理性的頭腦,即使聽了別人讚美的話後很開心,可以藏在心裏,不一定要表現在臉上,以免對方在一番“察言觀色”後進行更深刻的引導。要做到這一點,你可以有目的地轉移話題,如把話題轉移到“與對方有關”的方向上來,讓對方沒有迷惑你、控製你的空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