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繞開誤區——千萬別踏入談判雷區(3)(2 / 2)

廠長說:“我們廠給老外加工衣服已經十多年了,經驗豐富,做工精細,材質也好。”

陸為說:“這個我放心,據我所知,很多經你們加工的服裝都受到了好評。”

廠長聽了,很高興,樂嗬嗬地說:“我們也是本著良心辦事。”

一番介紹和肯定後,他們開始談起了加工費用。廠長說:“如果對方提供原料的話,那我們的加工費一般是服裝原價的10%;如果對方不提供的話,那就是20%。”

陸為知道,這隻是對方想要的理想價格,即使在對方不提供原料的情況下,按原價的15%收費,他們也是穩賺的。作為同行,陸為的同學也清楚這一點。他在一旁不吭聲,他想看看陸為是怎麼處理的。

“他們的服裝材質是我們可以提供的,所以,不必他們再提供,這方麵我已經跟外商談好了。我們可以先做好樣品,寄過去給他們看一下。但是這個加工費,我想還可以降低一點。”陸為平靜地說。

廠長說:“你也知道,現在物價普遍上漲,工人的工資也漲了。所以我們這個加工費也得漲啊。不然廠裏壓力太大了,沒有利潤,沒法運轉下去。不瞞你說,20%我已經給你最低價了。”

陸為微笑著回答:“20%確實有點高,我們公司完全沒有利潤。這樣吧,你再說個價。”

廠長想了想:“咱們也是初次合作,留個好印象,原價的18%吧。”

陸為見廠長降價了,覺得這個談判有望成功了,再壓低一點,對方也能接受,於是便說:“還是有點高,你就真心誠意地說個價吧。”

廠長笑了笑,說:“我也不跟你兜圈子了,那就15%吧,這真是最低價了,不能再低了。”

陸為的同學見廠長如此爽快,心想,再壓一點肯定也沒問題,便急忙說:“14%成交吧。”

此話一出,廠長有點不高興,他有點生氣地說:“你們要是想要這個價的話,那我們真沒法做,您還是找別家吧。”

陸為立即挽留說:“我們沒打算以這個價跟你們合作。就按你說的15%,成交?”

廠長伸出手,表示讚同。

事後,陸為的同學問他:“他降價降得挺爽快的,你再談談,14%肯定也能拿下來的。”

陸為笑著說:“14%他們確實也不吃虧,我事先充分了解過了,15%是他們的底線,要是低於這個價,即使談成了,到時候做出來的衣服也可能出問題。所以,還是不貪這個心的好呀。”

這讓同學恍然大悟,也不由得心生佩服。

陸為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沒有忽視對方的底線,沒有貪心,這讓他促成了合作,而這也是陸為的貿易公司能迅速發展起來的重要原因。

談判桌上,你有沒有避開“忽略對方底線,過於貪婪”這一誤區,會不會和陸為的同學一樣,希望能盡可能地縮小對方的“利益空間”?是不是在已經達到了自己理想目標時還要貪婪地說一句:“我們希望你們能把報價再降低一點”?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總是表現出很大的貪心,不妨向陸為學習,守住對方的底線,以“雙贏”為最終目標。這樣你才能和陸為一樣,更容易達到目標。

過度貪婪是談判場上的一大雷區,千萬不要因為踩上了它而毀了自己的談判。當然,我們說不可過度貪婪,並不是指對利益絕對的“大方”,不是說要絕對地退讓。而是指要在摸清對方的底線的前提下盡可能地爭取利益,但也要讓別人有利可盈。

舉個我們日常常見的例子,去買衣服的時候,隻要稍有經驗,相信你看到衣服的質地,大概也能估摸到賣家的底線。一番討價還價後,到了賣家的底線時,如果你還問他“價格能不能再低一點”,這時候,賣家肯定懷疑你的誠意,甚至直接導致交易破裂。但是如果你能夠探知對方底線,在接近對方底線時及時“刹車”,那麼你就能用低廉的價格買得自己中意的衣服。

談判中也是一樣,當你覺得差不多的時候,就別再貪婪地問對方類似“能不能把收購價格再提高一點”“進價太高,我們希望還能再低一點”等這樣的問題了。

適可而止,本著“互惠”與“共贏”的原則促成合作才是談判高手的選擇。要知道,置對方於死地並不是什麼好策略。

所以說,談判場上,差不多的時候,就罷手吧!太貪婪隻會讓你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