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東走西顧(3 / 3)

“妹妹,上山采茶去。”嶽靈珊在臨死之前,心心念念想著的,仍是那將長劍插入她胸膛的負心人。生命的最後時分,所有苦痛和醜陋忽然全部退去,她仿佛又回到了那夜的華山之巔。那夜,月色如紗,輕而柔地將他們籠罩,情郎的眼波比月色還溫柔,那一刻的心蕩神搖化作朵朵曼陀羅,中人欲醉的清香一直綿延到她離世的瞬間。

如果再回到從前,嶽靈珊是否會後悔遇上林平之?未見他之前,她的人生那樣完好,出身名門,父母寵愛,同門友愛,還有一個將她捧在手心的大師兄。親情、友情、愛情無一不缺。

別跟我說什麼嶽靈珊隻是拿令狐衝當哥哥,她分明是愛過他的,合創的衝靈劍法,思過崖的風雪之夜,都見證了一個少女情竇初開時的朦朧情愫。

如果沒有遇見林平之,想必靈珊最終是會嫁給令狐衝的,而且他們必將舉案齊眉白頭偕老。我們有多少人不是正如靈珊一樣,在適當的時候遇到一個還算適當的人,於是便愛了、嫁了,以為這就是我們追求的愛情,就好比容易知足的猴子,就近掰了一個貌似比較大的玉米,不再去想,前方是否還有更大更豐碩的玉米。

人生沒有假如。嶽靈珊最終還是遇見了林平之,於是一腔情絲全部轉移到了這個隱忍堅強的少年身上。很多人對此憤憤不平,卻不知,各人心裏都有一杆秤,而林平之,恰好符合靈珊十幾年來細細規劃的尺寸,幾乎分毫不差。

首先林平之長得俊俏,被人取笑像兔兒爺,這一點占盡了優勢,哪個少女不愛俏?其次,林平之出身富貴,養就了一副知情識趣的心腸,又是山歌又是啥的,小情小調最能哄得少女歡心。最重要的是,林平之儼然一個“小君子劍”,而靈珊妹妹多年在戀父情結的影響下,早樹立了一套畸形的審美觀,拿嚴肅當有趣,拿裝B當崇高,於是乎,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哪怕令狐衝寸步不離地守著,靈珊對林平之的小火花還是擋也擋不住的。

世上情侶相愛,唯靈魂相契者最不可分。就我看來,令狐衝和嶽靈珊壓根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令狐儼然是嵇康再世陶潛重生,一派隱士風度,從未將世間名利略縈心上;靈珊卻相當於寶釵姐附體,爭強好勝,最是入世,活脫脫被其父嶽不群洗了腦,沒有半點其母寧中則的風範。說到靈魂相契,我倒覺得寧中則和令狐最相契,盈盈太過靦腆,反而不夠曠達灑脫。

看《笑傲》時,人們往往會深為靈珊之遇人不淑而心痛,同時為盈盈之得遇佳偶而慶幸,這其實都是因為早有了唯結局論的成見。不錯,靈珊最後死在了心上人的手裏,盈盈最後卻和令狐曲諧同隱,是靈珊之大不幸,亦是盈盈之大幸。但二者對於心上人的感情深度,卻是難分軒輊的,人的一生,能遇到一個願意付出性命來愛的人,已是不幸中的大幸。

愛上了一個不值得愛的人,靈珊後悔麼?我想應該一點也不。她以生命中最後的絕唱,來低訴自己飛蛾撲火般的執迷不悔。

讀南朝樂府時,有一句詩讓我永生難忘:天不絕人願,故使儂見郎。當靈珊與林平之初相愛的那段時光,她一定覺得眼前的翩翩少年郎,無一處不好,見了他,除了歡喜還是歡喜。她或許也會如傳說中的子夜一樣,含笑帶嗔地撲入情郎的懷中,以勇敢而歡喜的語氣說:天不絕人願,故使儂見郎。

有了那樣徹底的歡喜打底,靈珊從來不後悔,臨死之前,她兀自唱著情郎教的那首福建山歌。我幾乎相信,靈珊是帶著滿心的甜蜜死去的。是的,她實在太糊塗,所以她糊裏糊塗地死在了情郎的手下,死得淒涼而甜蜜,而我們這些在情感世界裏錙銖必較的聰明人,依舊活得很完好愛得很靠譜。我懷疑靈珊在世,會不會嘲笑我們,你們繼續聰明理智去吧,我寧願糊塗。

以此類推,如果可以重新選擇的話,我相信馬春花還是會撇下徐錚和福康安相好,南蘭還是會拋棄苗人鳳和田歸農私奔。結局不好並不代表一切都不好,人有權做出各種選擇,真正勇敢的人,往往會聽從自己的內心,選擇愛的那個人而不是對的那個人。是的,她們愛錯了人,可錯又如何,能夠義無反顧地錯下去,這又何嚐不是一種幸福?你若真正聰明智慧,那麼你告訴我,錯的愛和對的麻木,究竟哪種更幸福?

當然我們絕大多數人還是選擇後者,追求安穩似乎是人類天性。像《碧血劍》中的焦宛兒,明明對袁承誌動了情,卻因為心知是錯愛,而選擇嫁給了老實可靠的羅立如。你若真正聰明智慧,孰是孰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