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少年裘馬(1 / 2)

沈花錦往嘴裏送了顆葡萄,"林儒風,你知道你最討厭的是什麼麼,是一件事不結束,你總不會說下一件事,沒完沒了的絮叨,你不知道開花散葉這個道理麼,"說完,擦擦嘴,"少白哥",沈花錦對著門外脆生生的喊了一句。

沒幾步的時間,陳少白就挑簾進屋裏來,肩膀上落著白白的雪。沈花錦趕緊拿著撣子過來,想幫陳少白撣下去,被陳少白不輕不緊的順手接過去了,沈花錦撅著小嘴兒就抱著小狐狸坐到了一邊去。

陳少白把身上的雪撣淨,大氅掛到一邊,伸了伸腰,"今年這雪啊,還真是大,我在卞城的時候都沒見過這麼大的雪"。

"卞城,"林儒風的嘴角擒著一抹玩味,"是那個傳說中白天比黑夜短,冬天也來的早的城市麼"。

"是,就是哪兒,前幾年途徑卞城,那裏確實是冬天嚴寒,不過,當地人也想出了抗拒嚴寒的辦法,"陳少白環顧四周,想找到一個能做實體例子的東西,看來看去也沒有合適的,一轉臉,看見沈花錦抱著的小暖手爐,道,"在卞城有跟咱們的暖手爐很象的小爐子,"陳少白在空中劃了個大概的範圍,"卞城的人把燒熱的炭火放進去,這樣就不冷了,"說到興起,陳少白在屋裏轉了一圈,"也有的卞城人把這個小爐子和床搭建在一起,這樣睡覺的床下麵就是熱炭,也能起到保暖的作用,他們管這種床叫做炕"。邊說著,陳少白摘了顆葡萄送到小狐狸嘴邊。小狐狸把纖長的脖子一扭,臉就轉到一邊,以示對這種軟趴趴的水果沒興趣。陳少白也不惱,微微一笑,這顆葡萄也不能幸免於難,進了陳少白的嘴裏。

"越是天寒地凍的地方,越是有做生意的機會,"林儒風把窗戶推開條小縫來通氣,慢悠悠道。

"雖說是這樣,咱們聰明,也不能當別人是傻子,"陳少白找了個位置坐下來,隨手從書架裏拿了本書,邊翻書邊回林儒風,"卞城這幾年的變化很大,酒樓客棧遍地臨立,也仗著是邊境地帶,和關外的胡人也有些牛羊馬的生意,卞城搖身一變就成了商業化和成熟度很高的一個經濟繁榮的地方了"。回完林儒風,陳少白索性拎了串葡萄一顆一顆揪著吃。

"這麼說就是了,"林儒風看著陳少白,"既然經濟已經高度發展起來了,那勢必還是有更多的做生意的機會的,"林儒風痞痞一笑,斜靠在門框上,"這卞城啊,還真是非去不可了"。

"若說去,我還是建議你去等到春天再去,"陳少白拿著書本在小狐狸麵前晃晃,小狐狸盯著書眼珠轉來轉去,不知道打得什麼鬼主意。"卞城雖說是北邊的地方,但四季分明,我覺得那裏的秋天是最好,天高雲淡,雲淡風輕,那秋風拂過身體,說不出的通體暢快,所以,儒風,我還是建議你秋天過去,等不及也最好還是來年春天在過去,冬天不好過呐"。陳少白的書"啪"的一下,敲在小狐狸的頭上,沒等小狐狸呲牙,陳少白已經哈哈大笑起來。

若說這人,有得必有失,有擅長也必有弱點,從這個特別管腔的點上來看,林家夫人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對帶孩子的教育上,林家夫人一向主張"放",所以沈花錦和林儒風是在相對嚴苛的沈家主母沈璧君和柔和的林家夫人兩種教育下成長的。盡管林家夫人無比開明,卻也有弱點,不同意林儒風去太遠的地方。有道是,"父母在,不遠遊",這樣的字句在林儒風很小的時候就熟讀於心,對林母的做法,也就不去做過多的反抗,這也就是為什麼林儒風有一顆聰明的頭腦,卻沒去過很多地方的原因了。林儒風小時候體弱多病,經常是來個寒流,林儒風就臥床不起了。後來,沈花錦帶著林儒風一起習武,也慢慢改變了體質,雖不過於健壯,但也和常人無異,但林家夫人又擔心的緊,長大後的林儒風也就不怎麼外出了。

“別聽他瞎說,”沈花錦在旁邊涼涼的潑冷水,“少白哥哥,儒風他就是個口頭說的好好的,背地裏就出餿主意的人,”你看嘛,沈花錦努努嘴,示意窗外麵,“京城的經濟都被他玩壞了,雖然看外表的樣子是產生了新的產業,那原來的那些經濟方式和營生的東西,難道就沒有存在價值麼”,在經濟產業問題上,沈花錦不苟同林儒風的做法。

陳少白有點吃驚的看著這個一直以為是很單純的少女,沒想到這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女娃娃對世道的分析居然也能如此透徹。林儒風笑笑,不否定沈花錦的話,也不解釋自己的做法,還是把話題領回到了卞城上,“少白哥,你知道為什麼卞城叫卞城麼”。這真是個聰明的做法,和女人對話,一向是不能順著女人的角度走的,走的越來越偏不說,還會被釘上各種莫須有的罪名,最後無從辯解,就要俯首低頭,聽從女人的擺布,第一步就是為了女人莫名其妙的不開心的事情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