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轉變思維,高效行走職場(5)(2 / 2)

許多人忙忙碌碌地工作了一輩子,卻從來沒獲得過工作的樂趣。他們總是認為工作就是為了賺錢,有沒有樂趣無所謂。而要想保持工作的高效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體會工作中的樂趣。因此你最好找到適合自己興趣和專長的工作。如果讓一個不愛說話的人去當教師或推銷員,他可能就會叫苦不迭;讓一個頭腦靈活的人去做千篇一律的工作如錄入員,那他很容易“發瘋”。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以後,就要思考:自己的工作目標是什麼,從這份工作中自己能獲得什麼。尋找工作的意義,也是在尋找工作的樂趣,也是在尋找生活的信念,當工作成為一種信念的時候,心態會更加寧靜,工作效率也會隨之提升。

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快樂地工作。對上班族來說,把愛好和工作合而為一是現在最流行的。在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不值得定律”,指的是:如果你認為一件事情是不值得做的,那麼,即使你勉強去做了,也會持冷嘲熱諷、敷衍了事的態度。這樣不僅做事的效率低、成功的可能性小,而且即使成功,自身也不會有太大的成就感。簡單地說,所謂“不值得定律”就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因此,你應該去做那些讓你覺得快樂的工作,因為隻有讓你快樂的工作,才會讓你覺得值得自己去做;隻有你認為自己值得去做了,你才能將它做好。

也就是說,一方麵,你應該盡力讓自己去從事那些讓自己覺得快樂的工作,另一方麵,你應該努力思考怎樣從自己的工作中發現快樂。

一個讓你覺得快樂的職業,它至少應該滿足以下幾點:

(1)與自己的價值觀相符。隻有與我們的價值觀相符的事情,我們才能滿懷熱情地去做。

(2)與自己的個性和氣質相符。與個人的個性氣質完全背離的事情一定是不值得做的事情,也很難做好。比如,一個文靜內向的人去跑業務,每天與不同的人打交道,這無疑是件痛苦且不值得的事情。

(3)與現實處境相符。值得與不值得要視具體情況而定,要著眼長遠來看。比如,一個大學生在一家大公司跑腿打雜,我們很可能認為是不值得的,然而,如果短暫的跑腿打雜後,他能被提升為部門主管或經理,那麼就是值得的。

人們喜歡變化繁多的東西,那會給人既刺激又新鮮的感覺。同樣,如果工作富於變化,那麼就更能使人們享受到樂趣。其實,隻要能夠適當地調整自己的工作作息和心態,我們就能很容易地在工作中發現樂趣。通過思考努力做到:不要使生活太呆板,做事也不要太機械,要把生活藝術化,這樣,自然能夠感受到工作的樂趣,自然會盡力去工作。

另外,不是工作沒有樂趣,而是你不去主動尋找樂趣。如果你嚐試著去熱愛你的工作,努力從工作中尋找樂趣,努力以最大的熱忱投入工作,而不是去怨天尤人,那麼,工作將會回報你更多!安德魯·卡耐基曾說:“沒有真正枯燥無味、毫無樂趣的工作,如果一個人不能從自己的工作中找出點兒浪漫氣氛來,就隻能歸咎於做這項工作的人。”

那麼,又如何運用快樂思維從工作中找到樂趣呢?有人曾經提出“A、B、C、D、E、P”六個具體建議:

(1)A是指采取行動(Action)。要積極投入到工作之中,善於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一旦發現問題,可以問自己能夠做些什麼來解決,也可以主動和上司溝通,總之,就是切忌消極怠工,要注重工作投入感。

(2)B是指調整觀念(Belief)。受現實情況的影響,行動無法實現的情況時有發生,這時,我們應該考慮調整自己的觀念。例如:阿Q心態,雖然不能像CEO那樣呼風喚雨,但是至少不用像清潔工那樣每天和掃帚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