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懶一般認為是職場上的禁忌,但善於偷懶的人才是真正的工作達人。偷懶不全然是負麵意義。壞的偷懶指的是沒有做到自己該做的工作;但好的偷懶則是指用最小的勞力換取最大的成果。漫無目的或純粹出於個人私欲導致工作延誤被責怪自是理所當然,但真正的偷懶高手之所以偷懶,目的是為了有效增加手頭上的可利用時間,好讓心力集中在自己最擅長最能展現成果的事情上。所以不該自己親自動手的事情他們絕對不碰。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性格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我們無法去要求別人怎樣做或不怎樣做,任何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行為。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我們無法改變他人,但我們完全可以調整或改變自己固有的一些觀念。比如:小汪在遇到被同事們取笑的情況時,習慣反應是壓抑、回避,不會發脾氣。表麵上看,他是為了避免因受到同事們“玩笑式”的傷害而采取一種被動保護自己的方式,實際上是自己的內心在害怕而拒絕別人。在這種情況下要說“不”。
伏爾泰曾經說過:“當他人坦率的時候,你也應該坦率,你不必為他人的晚餐買單,不必為他人的無病呻吟落淚,你應該坦率地告訴每一個使你陷入一種不情願、又不得已的難局中的人。”學會拒絕,可能會失掉一些膚淺的交情和友誼,但得到的是光明磊落的君子之交,是彼此尊重和體諒。這樣的收獲在人的生命中顯得越發可貴。
但依舊有些人感覺這個“不”一字千金,憋足了勁也說不出口,結果苦了自己,也苦了他人。所以,該說“不”時,我們要毫不猶豫,斬釘截鐵。敢於說“不”的人是果斷的人,做事情不會拖泥帶水、猶豫不決;敢於說“不”的人是有主見、有魄力的人。當然隨意說“不”的人也可能是輕率而怕擔負責任的人。我們需要的是在慎重考慮之後,權衡利弊以後,斷然否決。敢於說“不”是需要勇氣的,很多不敢說“不”的人往往缺乏勇氣,顧慮太多。敢於說“不”能給自己樹立一個硬朗的形象,這是一種人格魅力。
敢於說“不”其實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拒絕並不是什麼不光彩的事情。有些時候,“不”對於一個人的生活比肯定更為重要。因為我們拒絕一些事,所以才會區別於人,應該說“不”的情況不外乎兩種:一種是那些無理的要求,絕不能姑息。另一種是對自己無能為力的要求。對於無理的要求,當然應該斷然拒絕,否則可能既害自己又害他人。如果是一個賭徒,向你借錢賭博,你該怎麼做?如果你抱著僥幸心理再加上所謂的同情心和哥們兒義氣,滿足了他的要求,結果必然是連同被繩之以法。那些自己無能為力的事情,應該婉言拒絕,否則,不但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而且還會因為最終滿足不了他人的要求,影響了自己原先的信譽,也可能讓他人產生某些誤解。所以,許多時候,說“不”是利己也利人的好事情。
敢於說“不”的人就是生活中講求原則的人。一個國家有法律,一個公司有規章,一個家庭有家規,一個人做事要有原則。在碰到原則問題時,千萬不能含糊其辭,該說“不”時,決不能猶豫。
拒絕別人的時候也要講究委婉。你可以用一種幽默的方式來拒絕對方,以免造成對方尷尬,也可以留有餘地,留有希望地拒絕,表示你的誠意。如果在商務活動中,可以用公司的名義拒絕對方,讓他人知道,這不是你個人的意思,你隻是代表公司。
其實,不必過於在乎他人的看法,堅持自身的原則,拒絕他人並不是一件難事。難的可能還是如何把“不”字說好。有的人說個“不”字會丟掉一個朋友,而有的人卻會說來一個朋友。關鍵要真誠,對事不對人,相信對方會諒解,也會更尊重你。
老好人不是一直都要做的,適當的時候就要學會拒絕,該說“不”時要說“不”,這是為了對自己進行正當的保護,也是為人處世的一條原則。不會拒絕的人則沒有原則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