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萊庫古 Lycurgus
約700B.C.—630B.C.,斯巴達的政治家和立法者,製定法令規章,奠定一個希臘強權的基礎。
1
史家對於斯巴達(Sparta)立法者萊庫古(Lycurgus)有關的敘述沒有確鑿的證據,任何能夠斷言的事實都會遭到質疑或駁斥;論及他出身的家庭、從事的航行,以及死亡的地點和狀況,都有不同的看法,要是提到他製定的法律和建立的國家,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甚至就是對他所生存的時代,這些史家的意見也無法一致,有些人說他在伊斐都斯(Iphitus)當政的時候享有盛名;這兩個人在奧林匹克(Olympic)競賽舉行莊嚴儀式的期間,聯合起來製定禁止使用武力的條例【1】。亞裏斯多德認為確有其事,為了證實起見,指出有一個供奧林匹克競賽使用的銅環【2】,上麵的銘文刻著萊庫古的名字,直到他那個時代還沒有磨滅消失【3】。
伊拉托昔尼斯(Eratosthenes)【4】和阿波羅多魯斯(Apollodorus)【5】,以及其他的編年史家,用斯巴達曆代國王的傳承計算時間,證明萊庫古所處的時代比奧林匹克競賽的創立更為古老。根據泰密烏斯(Timaeus)【6】的臆測,有兩個人使用這個名字,分別生在不同的朝代,隻是有位的名氣更高,人們就把兩個人建立的功勳,以及獲得的榮譽全部算在他一個人身上。據說兩者之中年長的那位,生長在荷馬之後不久,還有些人言之鑿鑿說他見過那位偉大的詩人。我們可以從色諾芬(Xenophon)【7】著作的記載,推論出他所處的時代非常久遠,算是赫拉克萊迪(Heraclidae)王室同個時期的人物,雖然斯巴達幾位末代國王就血統來說列入赫拉克萊迪世係,隻是從色諾芬那段文章來看,好像是指赫拉克勒斯最初和直接的繼承人。
即使麵對這樣複雜混亂和晦澀難解的狀況,我們還是采用不會相互矛盾的記述和資料,遵照值得信賴的作者所提出的說法,盡力寫出他平生的事跡。詩人賽門尼德認為萊庫古不是優諾穆斯(Eunomus)的兒子,說他的父親應該是普裏坦尼斯(Prytanis)才對。賽門尼德的說法僅不過是一己之見,其餘所有的人士就父子的關係推斷出下述宗譜:亞裏斯托迪穆斯(Aristodemus)傳佩特羅克利(Patrocles),再傳蘇斯(Sous),再傳優裏龐(Eurypon),再傳優諾穆斯,再傳先室所生長子波利迪克底(Polydectes),以及第二位妻子戴奧娜莎(Dionassa)所生萊庫古。杜契達斯(Dieuchidas)說他是佩特羅克利的第6代子孫【8】,要是從赫拉克勒斯算起應該是11代。
2
事實即使確如所述,蘇斯還是這些祖先之中聲名最為赫顯的人物,斯巴達人(Spartiates)【9】在他的領導之下,使得希洛特人(Helots)【10】成為奴隸,用征戰的手段擴張領土,把阿卡底亞地區最大部分據為己有。提到蘇斯王有一個故事,他被克萊托裏亞人(Clitorians)圍困在幹旱多石的地方,以致無法獲得飲水,最後迫不已隻有達成協議,把征戰的成果歸還原主,條件是他和手下所有人員能夠飲用最近的泉水。經過例行的立誓和簽署以後,他把士兵召集起來講話,如果有人放棄飲水的要求,就把王國讓給他作為報酬。他們之中沒有任何人願意,過了一會等大家全部痛飲完畢,蘇斯王最後走到泉邊,隻是用水濺潑臉孔並沒有咽下一滴,當著敵人的麵開拔離去,拒絕交出征服的土地。因為按照條款的規定,他和所有的人員並不是全都飲用對方的泉水。
雖然蘇斯就這件事來說受到大眾的敬仰,家族並未使用他的名字作為稱號,而是來自他的兒子優裏龐[整個家族稱為優裏龐世係(Eurypontids)]。主要原因是優裏龐待人寬厚,避免君王政體的嚴苛統治,獲得大多數人民的愛戴和擁護;以致事情出了差錯沒有及時糾正,態勢的發展變得難以收拾,後來接位的幾個國王,有的為了使用武力惹起人民的痛恨;有的為了獲得人民的好感或是生性懦弱,隻有一再讓步;使得斯巴達長期處於無政府和混亂的狀態,終於導致萊庫古的父親被害身亡。優諾穆斯致力於敉平一場動亂,被人用屠刀刺中要害,就把國王的頭銜留給他的長子波利迪克底。
3
過不多久波利迪克底亡故,萊庫古擁有繼承的權利(每個人認為這是理應當然之事)。他已經進行統治,直到得知皇後也就是他的嫂子有了身孕;馬上宣布統治王國的權力屬於她的後裔,設若生下男孩,他會用監護人的身份行使帝王的權責,類似的職務用斯巴達的語言稱為prodicus意為“代理人”。沒過多久,皇後向他提出建議,可以除去腹中胎兒讓他登上寶座,條件是要娶她為妻。他雖然內心極為痛恨這個邪惡的婦女,表麵上並沒有拒絕她的要求,為了表示與她深有同感起見,派遣使者向她致謝深為榮幸,熱心的開導勸她放棄流產的打算,不僅有損健康而且會危及性命,並且告訴她全部交給他來處理,等到嬰兒出世就會夭折。他運用手段穩住產婦拖到臨盆的時刻,聽到她開始陣痛即將分娩,派人前往監視整個過程,特別下令:如果是女孩就交給身為母親的女人;隻要是男孩就馬上送過來,不論他在任何地方或是在做任何事情。
他正與一些主要官員共進晚餐的時候,皇後生下一個男孩,立即有人護送過來在餐桌旁邊交給他;萊庫古把嬰兒抱在懷裏向四周的人員說道:“各位斯巴達的同胞,這就是我們剛剛降生的國王。”說完這話以後,將男孩放在王座上麵,為他取名叫做查瑞勞斯(Charilaus),表示“萬民歡騰”之意;因為大家對他這種高貴而正直的行為,感到非常的歡悅和驚喜。他的統治僅延續八個月的時間,不光這件事還有其他的緣故受到公民的尊敬;他們的服從基於他有崇高的德行,並不完全出於他是攝政握有王權的關係。
還是有人認為他過於年輕產生嫉妒的心理,總想要抑製與日俱增的影響力;這些人主要是母後的親戚和朋友,何況她還裝出受到委屈的模樣。她的兄弟李昂尼達斯(Leonidas)與萊庫古發生激烈的爭執,甚至當麵講出不得體的話,說是他不久以後就會成為國王。這種謊言是要使萊庫古成為懷疑的目標,並且事先做好安排,設若國王有個三長兩短,他就會受到陰謀篡位的指控,即使是自然夭折也難逃“莫須有”的罪名。母後和她的幫凶一再將不實的謠言向外傳播。這件事對他造成極大的困擾,根本不知道未來的演變會帶來何種結局,他認為要避開猜忌最明智的辦法,就是自動流放海外四處旅行,直到他的侄兒到達結婚的年齡,生下兒子確保繼承無虞為止。
4
他做出決定就揚帆啟程,首站抵達克裏特(Crete)島,著手考察幾種不同的政體,結識當地的首腦人物【11】;有些法律受到他的讚許,可以運用在自己的國家,認為大部分一無是處,抱著拒不接納的態度。克裏特那些學識豐富和精通政府事務以智慧著稱的人士當中,萊庫古最欽佩泰勒斯(Thales)【12】,登門求教與他建立深厚的友誼,力勸他前往拉棲戴蒙(Lacedaemon)謀求發展;等他到了那裏以後,從外表和職業看來不過是一位抒情詩人,實際上卻是世界上最出色的立法者。他寫作的詩歌規勸人們服從與和諧,辭章的音韻和節奏在傳達秩序和安寧的印象,對於聽到的人在心靈上產生極大的影響,不知不覺中受到熏陶和教化,捐棄私人的宿怨和仇恨,大家團結一致共同讚美至高的德行。其實泰勒斯是為萊庫古日後推動的法紀要求,預先做好開路的工作。
萊庫古從克裏特島駛往亞細亞(Asia),據稱他就克裏特人(Cretans)和愛奧尼亞人(Ionians)的生活習性和規章製度做一比較,借以獲得至當的結論,雖說前者冷靜克製而後者奢華享樂,這種方式就像醫生將健康和患病的身體加以對照一樣。他在該地首度接觸到荷馬的作品,我們認為這些抄本保存在克裏歐菲拉斯(Creophylus)【13】後裔手裏,雖然就他看來,詩篇中發現若幹放蕩不羈的辭句和行為不軌的惡例,就整體而言充滿嚴肅的政治教訓和道德規範;他認為這些作品會對國家帶來極大的好處,於是抱著熱誠的態度進行編纂和摘錄的工作,使得章節和內涵更為井然有序。荷馬的詩文以往在希臘固然薄有名聲,零散的殘篇偶爾會落在私人手裏,經過萊庫古的整理以後,才成為家喻戶曉的古典名著。
根據埃及人的說法,萊庫古乘船抵達他們的國土,對於把士兵和人民加以區分的方式,感到很大的興趣,後來斯巴達仿效這種辦法,要求軍事人員與低賤工匠不得接觸,使得政府的架構更為精純和優美。對於這件舉措,若幹希臘作家也有記載。有關他到達西班牙、阿非利加和印度地區的航行,以及與天衣學派哲人(Gymnosophists)的談話,就我所知,全部的記述僅見於斯巴達人亞裏斯多克拉底(Aristocrates)的作品,這位學者是希帕克斯(Hipparchus)的兒子【14】。
5
國外的萊庫古在斯巴達受到大家的思念,當局經常派遣使者前去與他相見,他們說道:“我們的確有兩位國王,他們隻是穿著皇家的服飾,享有君主的頭銜,談到心靈的本質與臣民毫無差別。”還特別提到,僅能從他的作為看到君王真正的素質,那就是適於統治國家的稟性和贏得萬民從命的才華。就是兩位國王也不反對萊庫古歸國,可以把他的現身視為一個保護的屏障,用來抵擋人民侮慢的言行。返鄉的情勢大致呈現這種狀況;他一點都不浪費時間,立即進行貫徹始終的革新工作,決心要改變整個國家的麵貌,要是僅僅頒布幾項法規從事局部的改進,又能發生多大作用呢?他必須像一位良醫那樣治療深受並發症之苦的患者,先用猛藥排除有害之物,借以改變整個體質,再安排飲食保持嶄新的攝生之道。他在內心經過盤算,前往德爾斐向阿波羅請求給予指示,向神明奉獻犧牲以後,攜帶那道極其著名的神讖歸國;他在神讖裏麵被稱為“神的寵兒”,甚至把他當成神而不是凡人;也就是說他的祈禱已受到阿波羅的垂聽,他會製定最優良的法律,這個國家遵守他的法律將在全世界享有盛名。
他在受到這樣的鼓舞以後,便去說服斯巴達的首腦人物獲得支持,請求他們對偉大的工作給予幫助;首先與一班諍友私下進行商量,然後逐漸爭取旁人的讚同,激勵他們共同執行他的計劃。等到態勢的發展已經成熟可以采取行動的時候,他對斯巴達30位重要人士下達命令,天亮以後全副武裝在市民會議出現,壓製反對派的黨羽形成威脅,使得他們膽戰心驚不敢輕舉妄動。赫米帕斯(Hermippus)【15】寫出其中20位顯貴的名字,以阿斯邁達斯(Arthmiadas)最受萊庫古的信任,在製定法律和付諸實行方麵對他的幫助最大。緊張的局麵變成一場動亂之後,查瑞勞斯國王深怕是用來對付他的陰謀,就躲在米涅瓦(Minerva)【16】神廟的銅殿【17】尋求庇護,過不多久他明了實情,接受他們的宣誓要維護他的安全,離開避難的地點參與他們的工作;何況他的個性溫雅柔順,共治的國王【18】阿奇勞斯(Archelaus)聽到有人頌揚他的仁慈,便說道:“還能有誰不說他善良呢?他就是對壞蛋也一視同仁。”
萊庫古所做的諸多變革和新政之中,元老院的建立是最早和最重要的項目,這個機構對於軍國大事擁有與國王同等的權力,如同柏拉圖(Plato)所表達的觀點,在於緩和並抑製君王職權的暴虐和專橫,為國家帶來穩定和安全。就國家的政治體製而言,過去欠缺穩固的基礎;當國王占上風的時候,傾向於絕對專製的君主政體;等到人民的力量獲得優勢,就會著重於純粹的民主製度。元老院的建立形成不偏不倚的重力,好像是一艘船的壓艙物,能夠保持整個局麵處於均勢的狀態。28位元老院議員,通常會擁護國王製止民主政體的濫權行為,在另一方麵也會支持人民反對建立絕對的君權統治。提到元老院議員的員額是為28名,根據亞裏斯多德的說法,因為原來參加的成員當中,有兩個人缺乏勇氣退出這件冒險犯難的工作;史菲魯斯(Sphaerus)【19】很明確地告訴我們,最初參加聯盟隻有28個人;或許28這個數字是4乘7之和,也是被6以後頭一個個位數拿來等分的數字,因而含有神秘的意義。就我的看法認為,萊庫古把人數定為28名,好加上兩位國王以後全部共有30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