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1】索休斯是公元1世紀末年至2世紀初期羅馬政治人物,曾任99A.D.和107A.D.的執政官,受到圖拉真皇帝的重用,指揮第二次達西亞戰爭。他是當代知名的地理學家和曆史學家,普魯塔克將本書的部分篇章和《道德論叢》(Moralia)呈獻給他。索休斯的著述甚豐,沒有傳世之作。
【2】古代希臘所稱的西徐亞是指喀爾巴阡(Carpathians)山脈到塔內斯(Tanais)河[頓(Don)河]之間廣大區域,甚至延伸到裏海一帶;所謂錫西厄人是指中亞的遊牧民族,當時與黑海北岸地區的希臘殖民地有貿易的來往。
【3】希臘的悲劇作家中以埃斯庫羅斯(525B.C.—455B.C.)成名最早,他生於伊琉西斯,曾經參加馬拉鬆會戰和薩拉米斯會戰,平生的著作有80到90出悲劇,至今尚有5部作品存世,如《波斯人》(Persians)、《七雄攻忒拜》(Seven against Thebes)和《懇求者》(Supplisnts)等。
【4】引用荷馬《伊利亞特》第7卷第281行,兩位勇士是指埃阿斯(Ajax)和赫克托耳(Hector)。
【5】阿提卡位於希臘中部最東側,是一個三角形的海岬,麵積大致有2500平方公裏;公元前7世紀發展成一個城邦國家,雅典是主要的城市,作為政治和宗教的中心;其他的城市有伊琉西斯、馬拉鬆、阿斐德尼(Aphidnae)和索瑞庫斯(Thoricus)等。
【6】伯羅奔尼撒是希臘南部的半島,Poloponnesus原意是指“庇洛普斯之島”(Isle of Pelops),中世紀稱為摩裏亞(Morea),有地峽與希臘大陸相連,主要的區域有六個,重要的城市是斯巴達、阿爾戈斯和科林斯。
【7】特裏真為伯羅奔尼撒半島東海岸的濱海城市,現在是稱為特林珍(Trizin)的小鎮。
【8】赫西俄德是公元前8世紀的史詩和敘事詩詩人,也是希臘最早的知名詩人之一,主要的作品是《神譜》(Theogony)和《工作與時日》。
【9】亞裏斯多德(384B.C.—322B.C.)是希臘的哲學家和科學家,研究的範圍包括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全部領域:他是柏拉圖的弟子也是亞曆山大大帝的老師,成為逍遙學派的創始人。
【10】希臘三大悲劇家之一的歐裏庇得斯(485B.C.—406B.C.),平生鮮為人知,寫出92部劇本有80部僅留劇名,存世的悲劇有10出,以《阿爾西斯蒂斯》(Alcestis)、《美狄亞》(Medea)、《希波萊都斯》(Hippolytus)和《特洛伊的婦女》(Trojan Woman)最為知名,對後世的影響極為深遠。
【11】希波萊都斯是神話中忒修斯和亞馬遜女皇希波利塔的兒子;也是雅典的英雄,在衛城建有他的神龕。
【12】德爾斐位於希臘中部的福西斯地區,阿波羅神廟位於此地成為全希臘人的聖地,特別以德爾斐神讖而聞名於世。
【13】荷馬《伊利亞特》第2卷第542行及後續各行有詳盡的描述。
【14】邁西亞人為當時居住於小亞細亞以東,非希臘人土著的通稱。
【15】來自派羅斯(Paros)的阿契洛克斯是公元前7世紀中葉的詩人,在薩索斯(Thasos)的戰亂中被殺;他的作品以短詩為主,題材非常廣泛,隻有殘篇留存。
【16】希臘神話的海神是波塞冬(Poseidon),泰坦神(Titans)克洛諾斯(Cronus)和雷亞(Rhea)的兒子,也是宙斯和冥王哈得斯(Hades)的兄弟。
【17】希臘神話裏麵最偉大的英雄人物是赫拉克勒斯,宙斯和帕修斯孫女阿爾克曼娜(Alcmena)所生的兒子,克裏昂(Creon)之女麥加拉(Megara)的丈夫,後來又娶笛阿妮拉(Deianira)為妻:完成12功業計為尼密亞(Nemea)的巨獅、賴那(Lerna)沼澤的九頭怪(Hydra)、刻裏尼亞(Ceryneia)山的母鹿、厄裏曼蘇斯(Erymanthus)山的野豬、奧吉亞(Augeas)的牛棚、斯廷法盧斯(Stymphalus)湖的怪鳥、克裏特的公牛、戴奧米德(Diomedes)的吃人馬、希波利塔女皇的腰帶、吉裏昂(Geryon)的牛群、赫斯帕瑞德(Hesperdes)的金蘋果和色貝魯斯(Cerberus)地獄狗。
【18】呂底亞是小亞細亞西部的內陸地區,赫穆斯(Hermus)山脈形成的開斯特(Cayster)山穀從中央經過,是連結東西方的主要通道;在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6世紀是一個強大的王國。
【19】赫拉克勒斯受到赫拉魔法的蒙蔽殺死好友伊斐都斯(Ithitus),宙斯判他要賣身為奴3年,才能洗清罪孽,於是他成為歐斐利的奴仆。
【20】米底阿德(550B.C.—489B.C.)是雅典的將領,奧林匹克72會期第3年即490B.C.領導希臘軍隊在馬拉鬆會戰,對波斯人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21】有人問地米斯托克利何以如此,他的回答是“米底阿德的戰勝紀念碑使他感慨良多”。當時很多人表示意見,說是馬拉鬆會戰已經結束他們與波斯人的戰爭,地米斯托克利的看法完全不同,認為這是雙方更激烈衝突的開端。
【22】從特裏真到雅典的海上距離不到60公裏,但是陸地的行程三倍都不止,實在說路途還是很短,沿途所以困難重重,說明當時的社會秩序極其混亂。
【23】伊庇道魯斯是位於特裏真上方的城市,雙方的距離約30公裏。
【24】赫拉克勒斯第一件任務是要獵殺尼密亞殘害民眾的巨獅,這頭猛獸周身刀槍不入,被他扼斃將皮剝下製成甲冑,獅頭當作頭盔,獅爪成為武器。
【25】卡裏亞位於小亞細亞的西南部,是一個山地區域,北部以米安德(Maeander)河為界,濱海有希臘化的城市尼杜斯(Cnidus)和哈利卡納蘇斯(Halicarnassus),133B.C.成為羅馬的亞細亞行省之一部。
【26】這個地區聚集著多裏亞人(Dorian)的城市,麥加拉位於科林斯地峽的東端,獲得這個名字是來自ta megara即“廟宇”之意,它的港口是瀕臨撒羅尼(Saronic)灣的尼西亞(Nisaea),與雅典的長城連接起來。
【27】塞門尼德(556B.C.—457B.C.)是希臘一位家喻戶曉的抒情詩和挽詩詩人,曾經遊曆各地受到宮廷的款待,他的作品現在已經散失殆盡。
【28】希臘神話的人物,伊阿庫斯是宙斯(Zeus)和伊吉納[Aegina,河神阿索帕斯(Asopus)的女兒]之子,珀琉斯的父親以及阿喀琉斯和埃阿斯的祖父;他是伊吉納鳥的國王,後來成為陰曹的判官。
【29】珀琉斯是希臘神話的英雄人物,與他的兄弟特拉蒙從事各種冒險,娶女神忒提斯(Thetis)為妻,生下阿喀琉斯以後,將他送給契朗(Chiron)去養育。
【30】特拉蒙是埃阿斯的父親,他與珀琉斯殺死異父兄弟福庫斯(Phocus),被伊阿庫斯逐出家門。
【31】阿提卡地區的主要城市,伊琉西斯的祭典以舉行神秘儀式而聞名於世。
【32】阿卡底亞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的中部,是一個多山而且難以進入的區域,長久以來為斯巴達所控製,主要的城市有特基亞(Tegea)、曼蒂尼(Mantinea)和麥加洛波裏斯(Megalopolis)。
【33】這個月份的名稱可能是阿提卡地區更早時期的稱呼。
【34】希臘每個城邦的月份有不同的稱呼,雅典將一年分為12個月,開始的月份是7月,各月的名稱:Hekatombaion(7月)、Metageitnion(8月)、Boedromion(9月)、Pyanopsion(10月)、Maimakterion(11月)、Poseideon(12月)、Gamelion(1月)、Anthesterion(2月)、Elaphebolion(3月)、Mounichion(4月)、Thargelion(5月)、Skirophorion(6月)。
【35】美狄亞為了報複伊阿宋的移情別戀,殺死她和伊阿宋所生的兩個兒子以及伊阿宋的新娘,就逃到雅典向伊吉斯求得庇護,謀害忒修斯失敗後,被驅回柯爾契斯。
【36】羅馬神話因襲希臘的傳統,本身沒有獨立的神話譜係,隻是將希臘的神明取上羅馬的名字而已。墨丘利是羅馬神話中司旅遊、商業和貿易之神,也是神的使者,希臘的名字稱為赫耳墨斯(Hermes)。
【37】這是阿提卡一個區域早期使用的名字,包括馬拉鬆和鄰近三個城鎮在內。
【38】斐洛考魯斯(340B.C.—262B.C.)是希臘曆史學家,著有17卷《阿提卡史》,敘述雅典和斯巴達的Chremonidean戰爭,最後7卷已佚失。
【39】米諾斯在希臘神話中是天神宙斯和歐羅巴的兒子,成為克裏特國王娶帕西斐為妻,子女眾多包括斐德拉和亞裏德妮,荷馬的《奧德賽》中提到他是公正的君主,死後成為冥府的判官。
【40】參閱柏拉圖《法律篇》(Loeb版),第706頁。
【41】波提亞人是遷居到波提亞(Bottiaea)地區的部族,這個地方在馬其頓的東南方,瀕臨德密灣(Thermaic Gulf)。
【42】希臘古典時代的色雷斯指巴爾幹半島南部一直到多瑙河的廣大區域;48A.D.成為羅馬一個行省。
【43】引用荷馬《奧德賽》第19卷第179行。
【44】赫拉尼庫斯(490B.C.—405B.C.)是出生於列士波斯島的希臘散文作家,平生的著作極為豐富,現在隻有24種書名和斷簡殘篇存世。
【45】薩拉米斯島位於撒羅尼克灣,屏障雅典的門戶,形勢險要是兵家必爭之地。
【46】維納斯是愛與美的女神,相當於希臘神話中的阿芙羅狄特(Aphrodite);本書雖然用希臘文撰寫,為了遷就羅馬讀者,所以神祇都用羅馬名字。
【47】菲西德是公元前5世紀初期,出生於雅典的散文作家,主要的作品有10卷神話和曆史,隻有部分殘篇留存於世。
【48】克裏特人說這個迷宮就是普通的監獄,看守非常嚴密,才引起外人的附會之言;米諾斯舉行競賽紀念安德羅久斯,雅典的人質當成獎品,賜送給優勝者作為奴隸。
【49】在諸多希臘神話故事中,伊阿宋的冒險行動極為著名,他率領英雄好漢乘坐阿爾戈號帆船,前往柯爾契斯尋找金羊毛的傳奇,後來發生很多悲歡離合的情節。
【50】參閱希羅多德《曆史》第7卷第170節:當年米諾斯為了搜尋戴達魯斯(Daedalus),就到今天稱為西西裏的西卡尼亞(Sicania)去,卻橫死在該地。後來所有的克裏特人除了波利克尼亞人(Polichnains)和普裏西人(Praesians)以外,奉神明的指示組成一支大軍前往西卡尼亞,他們在那裏包圍卡米庫斯(Camicus)達5年之久。
【51】諾蘇斯是位於克裏特島北岸的主要城市,著名的迷宮建在此地。
【52】納克索斯島是愛琴海(Aegean Sea)南部賽克拉德斯(Cyclades)群島的一個島嶼,位於雅典東南方約200公裏。
【53】巴庫斯是希臘酒神狄奧尼索斯的羅馬名字,宙斯和卡德穆斯(Cadmus)之女塞墨勒(Semele)所生的兒子。
【54】伊格勒(Aegle)是帕諾普斯(Panopeus)的女兒。
【55】出自《奧德賽》第11卷第631行。
【56】開俄斯島在小亞細亞的愛奧尼亞海岸,當時都是希臘的殖民地。
【57】開俄斯的艾昂(490/480B.C.—422B.C.)是詩人和散文作家,大部分時間都留在雅典,寫出很多劇本都已佚失,隻有散文作品存世。
【58】此處的月份使用馬其頓的名稱:Loios(7月)、Gorpaios(8月)、Hyperberetaios(9月)、Dios(10月)、Apellaios(11月)、Audnaios(12月)、Peritios(1月)、Dustros(2月)、Xandikos(3月)、Artemisios(4月)、Daisios(5月)和Panenos(6月)。
【59】提洛島在愛琴海的南部,位於納克索斯島上方,希臘各城邦組成提洛同盟,並且將金庫設在此島。
【60】每年Pyanopsion月第8天的奧斯考弗裏亞慶典就是葡萄節,用盛大的隊伍帶著葡萄枝葉,從雅典的狄奧尼修斯神龕到費勒隆的雅典娜神龕致敬。參加的成員都是父母雙全的年輕人,他們組成合唱隊一路唱著頌歌。
【61】赫拉克萊迪家族自稱是赫拉克勒斯的後裔,包括斯巴達和阿爾戈斯的王室在內。
【62】費勒隆的德米流斯裏(350B.C.—283B.C.)是雅典的哲學家、演說家和政治家,也是當代知名的兵法家和戰略家。
【63】忒修斯離開特裏真抵達西非蘇斯河的時候,接受菲塔萊迪家族友善的接待,為他向神明獻祭和實施齋戒,所以才用這種方式加以報答。
【64】每年Hekatombaion月(7月)的23日到30日是希臘人的泛雅典節,主要的祭祀典禮在28日舉行,用來慶祝雅典娜女神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