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創基開國者(4)(2 / 3)

【65】荷馬《伊利亞特》第2卷《點將錄》,提到希臘人參加特洛伊戰爭,各城邦出動的兵員和船隻的數量以及領軍的主將。

【66】希臘人為了對天神朱庇特表示敬仰和推崇,從776B.C.起辦理每四年一次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所有的城邦都可以參加,整個期間約為5天,舉行各種體育競賽和祭祀活動,393A.D.被羅馬皇帝狄奧多西(Theodosius)廢止。

【67】哈利卡納蘇斯位於小亞細亞的卡裏亞地區,古代是極為富裕的希臘殖民城市,現在的名字是波德魯姆(Bodrum)。

【68】希羅多魯斯生於潘達斯的赫拉克利,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史家,著有多種神話作品,赫拉克勒斯就因為他的推崇而廣為人知。

【69】拜昂是來自西麥那的田園詩人,平生事跡鮮少人知,全盛時期約在公元前1世紀左右,有17首詩存世。

【70】俾西尼亞(Bithynia)最早隻是卡爾西頓半島很小一個區域,當地的尼西人(Nicae)後來在小亞細亞的西北方沿著黑海南岸擴展,一度成為勢力強大的王國,75B.C.被羅馬滅亡。

【71】赫耳墨斯是宙斯和邁亞(Maia)的兒子,神的使者和司遊旅、貿易和商業之神;每月第4天雅典人要慶祝他的生日並且向他獻祭。羅馬人稱祂為墨丘利(Mercury)。

【72】辛米裏亞·博斯普魯斯地區位於克裏米亞半島,控製米奧提斯(Maeotis)湖[現在稱為亞速(Azov)海]進入黑海的水道[刻赤海峽(Straits of Kerch)],是希臘人位置最北的殖民地。

【73】皮德羅米亞節慶祭祀穀物和耕種女神得墨忒耳(Denete),要在伊琉西斯舉行神秘的宗教儀式,因為時間在Boedromion月(9月)而得名。

【74】弗瑞斯即羅馬的複仇女神。

【75】希波利塔是亞馬遜人皇後嫁與忒修斯,生子希波萊都斯;有的譯本認為希波利塔就是安蒂歐普;忒修斯在希波利塔死後娶斐德拉為妻。

【76】卡爾西斯定是優卑亞島最大的城市,位於雅典正北約60公裏。

【77】魯斯意為“溪流”,從城市上方的山區,曾經有一條小溪流經此地。

【78】奇羅尼亞是皮奧夏境內城市,位於雅典西北方約100公裏。

【79】帖撒利是希臘北部一個區域,位於馬其頓的南方和伊庇魯斯的東方,瀕臨愛琴海,境內有兩處平原盛產各種穀物,從146B.C.起並入羅馬的馬其頓行省。

【80】品達(518B.C.—446B.C.)是一位抒情詩人,生於皮奧夏的賽諾西法立(Cynoscephalae),平生事跡不詳,著有《伊庇尼西亞頌歌集》(Epinician Odes),用來讚揚奧林匹克運動會和各種競賽的勝利者,現有4卷存世。

【81】海倫是神話世界最美麗的女人也是引起紛爭最多的禍水,她是天神宙斯和麗達(Leda)的女兒,孿生子卡斯特和波拉克斯是她的兄弟,除了與忒修斯的關係外,後來成為斯巴達的王後,受到帕裏斯的誘騙,爆發長達10年的特洛伊戰爭。

【82】派瑞索斯的父親伊克西昂(Ixion)早年殺死嶽父,逃到宙斯那裏乞求庇護,竟然愛上天後赫拉(Hera);宙斯用一片烏雲化成赫拉的形象,伊克西昂擁抱烏雲,生出一些半人半馬的怪物;馬人與拉庇第人雖然是世仇,因為派瑞索斯的關係不得不請他們來參加婚禮。

【83】柯爾契斯位於黑海以東,高加索山脈以南的廣大地區,米利都人最早在這裏建立殖民地和貿易站。

【84】在希臘神話中,默利傑是凱利敦(Calydon)國王厄尼烏斯(Oeneus)和阿昔婭(Athaea)的兒子,荷馬的《伊利亞特》將他敘述為一位過氣的英雄人物,死於特洛伊戰爭發起之前。

【85】凱利多尼亞位於希臘東的艾托利亞(Aetolia)境內,是一個多山的地區。

【86】卡斯特和波拉克斯(希臘人稱為波利迪西)這對孿生子,是宙斯和麗達的兒子,也是海倫的兄弟,除了與忒修斯的爭執外,還參加過伊阿宋的阿爾戈英雄號到黑海的遠征。

【87】狄安娜是羅馬神話中司月亮、狩獵和保護處女的女神,希臘人稱為阿耳忒彌斯(Artemis)。

【88】特基亞是阿卡底亞地區的城市,在斯巴達的北方約50公裏。

【89】阿菲德尼是阿提卡地區的城市,在雅典的北方約40公裏。

【90】伊庇魯斯在希臘的西北方而且位於阿爾巴尼亞(Albania)以南,在鐵器時代居住三個主要的部族,即查奧尼人(Chaones)、摩洛西人(Molossi)和帖斯庇羅提人(Thesproti),海岸地區有希臘殖民地,146B.C.並入羅馬的馬其頓行省。

【91】摩洛西亞位於伊庇魯斯的內陸,靠近品都斯(Pindus)山脈,地形崎嶇難以通行。

【92】冥王或地獄之神有很多不同的稱呼,希臘神話稱為哈得斯,是克洛斯和雷亞的兒子,羅馬人稱為普祿托。

【93】一個濃蔭遍地的郊區,靠近西菲蘇斯河,在雅典的西北方約2公裏,是柏拉圖和他的門人弟子講學的地方。

【94】 《伊利亞特》第3卷第144行。

【95】克利美妮(Clymene)是河流之神歐辛努斯(Oceanus)的女兒,丈夫是泰坦神伊阿佩都斯(Iapetus),三個兒子是盜火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先知的埃庇米修斯(Epimetheus)和頂天的阿特拉斯(Atlas)。

【96】伊斯特(250B.C.—200B.C.)是希臘的曆史學家和神話作者,有14卷《阿提卡史》。

【97】阿喀琉斯是珀琉斯(Peleus)和特蒂斯(Thetis)之子,出生後被母親抓住腳踝浸入冥河,以致全身除腳踝外刀槍不入,是希臘最有名的英雄和勇士,特洛伊戰爭被帕裏斯(Paris)王子射中腳跟,戰死在城外。

【98】佩特羅克盧斯是麥諾久斯(Menoetius)之子,阿喀琉斯的結義兄弟和密友,被赫克特耳所殺。

【99】帕裏斯是特洛伊國王普利阿摩斯(Priam)之子,拐走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斯(Menelaus)的妻子,全世界最美麗的女人海倫,引起特洛伊戰爭;他雖然殺死阿喀琉斯,還是被斐洛克特底(Philoctetes)用箭射死。

【100】赫克托耳是特洛伊國王普利阿摩斯的長子,驍勇善戰,希臘大將佩特羅克盧斯戰敗被殺,阿喀琉斯為友報仇將他殺死。

【101】西羅斯島是北斯波拉德(Northern Sporades)群島的主島,在雅典的東北方約200公裏。

【102】米底人早在1800B.C.進入兩河地區,後來雖然出現亞述人和帕提亞人以及波斯人,但是希臘人一直用米底人來稱呼這些民族。

【103】雅典在公元前11世紀廢止君主政體以後,設置三位執政分別執掌宗教、軍事和行政的職責,稱為basileus即“宗教執政”、polemarkhos即“軍事執政”和archon即“首席執政”或“名年執政”,奧林匹克24會期第3年即682B.C.增加六位資淺執政稱為thes-mothetai,負責法律事務;到487B.C.再增加一位執政,稱為secretary of thesmothetai負責各種文書事務。斐多出任執政的時間大約是476B.C.—475B.C.。

【104】客蒙找到忒修斯的遺骸是在476B.C.,距離忒修斯遭到放逐已有400年之久,從此可以推算出他是公元前9世紀的人物。

【105】狄奧多羅斯又稱戴奧多羅斯·西庫盧斯(Diodorus Siculus),公元前1世紀的曆史學家和地理學家,出生於西西裏,著有《曆史文庫》,現有15卷存世。

【106】荷馬在他的作品提到佩拉斯基亞人,是一個神話中的民族,與克裏特人混雜在一起,曾經在羅馬建立殖民地,有人認為伊特拉斯坎人淵源於希臘,也是出於佩拉斯基亞人的關係。

【107】參閱維吉爾(Virgil)《埃涅阿斯紀》(Aeneid),第5卷第604~699行。

【108】伊塔盧斯是佩拉斯基亞人、斯庫利亞人和德諾特裏亞人等古代民族的國王,據說他的父親特勒果努斯是俄底修斯和珀妮洛普的兒子,而意大利這個名字因他而來。

【109】埃涅阿斯是特洛伊戰爭中英雄人物,希臘聯軍用木馬計破城以後,攜帶老父和幼子從大火中逃出,乘坐小船經過長期流浪抵達意大利,他的後裔建立羅馬城,所以羅馬人將埃涅阿斯尊為始祖,羅馬最偉大的詩人維吉爾有長詩《埃涅阿斯紀》敘述其事。

【110】荷馬的《奧德賽》中,俄底修斯返家途中在大洋漂流,抵達一個海島遇到能將人變為畜牲的色西,受到蠱惑共同生活一年。

【111】這位神話中的人物是泰迪烏斯(Tydeus)和亞德拉斯都斯(Adrastus)之女戴佩爾(Deipyle)的兒子,站在希臘人這邊圍攻特洛伊,幫助雅典娜與阿芙羅狄忒交戰,同時也打敗戰神阿瑞斯,他對特洛伊陣營的科林斯人領袖格勞庫斯(Glaucus)非常友善。

【112】根據希羅多德的記載,呂底亞人為饑饉所苦,一半人民向外遷移,後來到達翁布裏亞(Umbria),建立一些城市就定居下來,因為是呂底亞的王子第勒努斯(Tyrrhenus)率領到此,所以後來自稱第勒尼安人;可以參閱希羅多德的《曆史》第1卷第94節。

【113】福巴斯是古代希臘的英雄人物,幫助伊利斯(Elis)國王阿勒克托(Alector)與庇洛普斯(Pelops)作戰,後來與國王分享王國,他將女兒戴奧吉妮婭(Diogeneia)許配給阿勒克托,自己娶阿勒克托的姐姐為妻,後來生下德克西第。

【114】阿爾巴是位於拉丁姆平原由薩賓人建立的城市,在羅馬的東南方約20公裏,又稱為阿爾巴·隆伽(Alba Longa)。

【115】特齊斯是天神烏拉諾斯(Uranus)和大地女神蓋婭(Gaea)的女兒,奧辛努斯(Oceanus)的妻子,這對夫妻都是羅馬的海神。

【116】白天織布夜晚拆掉,有點因襲《奧德賽》的情節,伊薩卡(Ithaca)的王後珀妮洛普(Penelope)用來應付一群求婚者。

【117】戴奧克利可能是公元前3世紀的數學家,對圓錐曲線有劃時代的研究,寫出《燃燒的鏡片》這本名著。

【118】費邊·皮克多是公元前3世紀末期羅馬曆史學家,最早寫成《羅馬史》,涵蓋的時間從建城到布匿戰爭。

【119】從埃涅阿斯到努米多和阿穆留斯,同個家族一共有13位國王,除了他們的名字和統治的時間,其他方麵很少有人知道,最後一位是阿穆留斯,無論是勇氣和學識遠超過他的兄長,因此將努米多趕下王座,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就謀害了努米多唯一的兒子伊吉斯都斯(Aegestus),並且要他的女兒雷婭·希爾維婭(Rhea Sylvia)去侍奉灶神。

【120】本章第3、4、7、9、10、13、14、16、17、18、19、21、23、26、28各節,均采用李維《羅馬史》第1卷3~16節所述之史實。

【121】灶神女祭司的職責是在灶神廟維持和照顧長明的聖火,製作供神的鹹餅,保管祭祀使用的物品;開始時人數是4位後來增加到6位,從貴族出身的家庭中挑選6到10歲的女孩擔任,規定奉獻的時間長達30年。

【122】魯米利亞是意大利本土的神祇,也可稱為魯米納(Rumina),是婦女和嬰兒的保護神,在帕拉廷山的山腳有一個祭祀她的聖所。

【123】庇庫斯是意大利本土司耕種和收成的神祇,擁有預言的能力,通常會化為啄木鳥,在農村受到頂禮膜拜。

【124】拉倫夏祭典是為了祭祀已封神的拉倫夏,每年12月23日舉行。

【125】馬克西穆斯賽車場是羅馬最早的競技場所,據稱建造在王政時期(753B.C.—509B.C.),東邊這部分的場地在整個羅馬帝國時代,一直保持繼續運用的狀況。

【126】加貝伊是伊特拉斯坎人(Etruscans)最早在拉丁姆地區興建的城市,在羅馬的西方約15公裏。羅馬的城鎮由公家出資聘請教師,教導地區的子弟,至於在羅慕洛的時代,是否就有類似的教育方式,已無法考證。

【127】搶劫婦女是古代民族引起衝突的主要原因,像是特洛伊戰爭起於美女海倫的誘騙;要是依照希羅多德的說法,波斯人和希臘人的爭執就是雙方都發生這種惡行,可以參閱希羅多德的《曆史》第1卷有關各節。

【128】羅馬城最早的位置應該是在帕拉廷山,等到薩賓人加入以後,才逐漸朝北向昆林納爾山發展;羅慕洛選擇的地點是羅馬廣場,在帕拉廷山的北側,位置適中,羅馬七山在四周圍繞。

【129】阿溫廷山的位置偏南,靠近台伯河畔,交通和用水都比較方便;雖然兩兄弟選的地點,相距不到1公裏,看來也不過是鬥爭的借口而已。

【130】飛鳥占卜在古代羅馬人而言,凡重大事務特別是作戰行動之前,都會舉行,通常由占卜官到現場觀察,重點在於鳥類的飛行和進食的狀況,並不在於數量的多寡。

【131】還有一種說法,羅慕洛正在建造新城,列慕斯跳過城牆的基礎,嘲笑他的工作,羅慕洛大怒因而殺死自己的兄弟,同時大聲的叫喊:“誰敢越過我的城牆,我就要他的命!”從此以後,城牆視為神聖不可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