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繼往開來者(9)(3 / 3)

【85】波斯的兵力真正的數字已不可考:查士丁(Justin)認為是40萬步卒和10萬騎兵;克爾久斯算法是20萬步卒和45000騎兵;狄奧多魯斯(Diodorus)和普魯塔克都說總數是100萬;亞曆山大的總兵力是4萬步兵和7000騎兵。

【86】高加米拉是一個小村莊而阿貝拉是最近的大城市,這場會戰可以通用這兩個名字,發生的地點是高加米拉平原,現代城市摩蘇爾(Mosul)東北約30公裏。會戰的時間是公元前331年10月1日。

【87】這位國君是海斯塔斯帕斯(Hastaspes)之子大流士一世。

【88】月食發生的時間是公元前331年9月20日,從而很精確算出會戰的日子。

【89】希臘人在從事戰爭和攸關生命之重大事件,都會向恐懼之神獻祭,很多地方都建有他的祭壇,忒修斯、阿基斯和克利奧米尼斯的傳記中都有這方麵的敘述。拉棲戴蒙人蓋了一座“恐懼之神”廟,並沒有將他看成作祟害人的魔鬼,而是行善除惡的正神。

【90】阿裏安《遠征記》第3卷第10節,記載帕米尼奧建議發起夜戰。

【91】這段文章描述亞曆山大出戰的披掛和裝飾,完全是模仿荷馬的風格和語氣,可以參閱《伊利亞特》第2卷第15~46行。

【92】亞曆山大口裏的希臘人有時將馬其頓人包括在內,有時是指馬其頓人和帖撒利人以外的希臘人。從47節他對馬其頓人的講話中可以很清楚的分辨。

【93】根據阿裏安在《遠征記》的描述,亞曆山大贏得勝利在於掌握四個要點:第一是戰鬥序列和部署,第一線的後麵安排第二線,兩個快速突擊縱隊可以應付各方麵的攻擊;第二是攻勢發起以後,左翼采用斜行接敵運動,逼使敵軍延伸陣線造成分離;第三是利用分離形成的空隙,向大流士的指揮位置發起騎兵衝鋒。第四,這個衝鋒在左側有步兵方陣的掩護,使得波斯國王受到震撼,立即逃出戰場,造成全線的崩潰。

【94】這些指控可以說是言過其實,帕米尼奧是作戰經驗極其豐富的將領,右翼遭到堅強的抵抗有戰敗之虞,波斯軍的方陣仍舊保有原來的陣地,左翼貿然發起追擊,戰力形成分離有遭各個擊滅的危險。

【95】479B.C.普拉提亞人願意將土地割讓給雅典以符合神讖的要求,希臘聯軍在鮑薩尼阿斯指揮之下,終於擊敗波斯人,主將瑪多紐斯被殺。

【96】有關情節可以參閱希羅多德《曆史》第8卷第47節。

【97】亞曆山大為了鞏固希臘聯軍的團結,激勵高昂的鬥誌,一直在扮演複仇者的角色,要向世人表明他的遠征是對波斯在480B.C.—479B.C.入侵希臘的報複行為。所以才舉出這兩個案例,表示他沒有忘懷過去的曆史。

【98】這裏提到的伊克巴塔納是波斯人的夏都,位於伊朗高原,現在的名稱是哈馬丹(Hamadan);亞曆山大要在次年對大流士的追擊,才到達這個城市。

【99】從這裏看來,新娘格勞西穿上結婚禮服應該是起火燃燒才對,神話裏的情節是被毒斃。

【100】此處的原文有脫落。

【101】高加米拉會戰以後,波斯的首都開城投降,時為公元前331年12月。

【102】要是價值5000泰倫的衣服倒不是很稀奇,在第39節中提到他將裝著1000泰倫衣物的衣櫃送給帕米尼奧;所以有人認為所指的泰倫是重量單位。

【103】赫邁歐尼是伯羅奔尼撒半島瀕海的希臘城市,麵對海德拉(Hydra)島,出產可以提煉紫色染料的貽貝。現在這批衣物是大流士一世登基時製作,他在位的期間為公元前521—公元前486年。泰倫作為重量單位約為26公斤,所以5000泰倫的紫色衣物相當於13萬公斤即130噸,聽來真是不可思議。

【104】本文所說的內陸是波斯人的發源地帕西斯(Persis),這個山區位於現在伊朗人的法斯(Fars)行省,首府是夕拉茲(Shiraz),離開兩個皇家城市帕西波裏斯(Persepolis)和佩薩加迪(Pasargadae)約有300公裏。

【105】所指的地方就是薛西斯的故都帕西波裏斯,位於蘇薩的東南方約500公裏。

【106】馬其頓軍隊在帕西波裏斯停留的時間,大約是公元前330年的2月到5月。

【107】阿裏安提到亞曆山大酒醉以後,燒掉薛西斯的宮殿泄憤,沒有加上羅曼蒂克的情節,其他的作者有不同的看法。

【108】亞曆山大放火燒掉帕西波裏斯王宮的行為,無論是出於一時的衝動還是經過仔細的衡量,證明他已經徹底製伏波斯人可以為所欲為。從此才流傳這麼多的軼事向世人訴說他對朋友的慷慨、體貼和忠誠,特別可以從他的書信中知道他那些一擲千金的豪舉。

【109】皮歐尼亞人組成一支輕裝騎兵部隊,投效到他的麾下以後,參加過三次重大的會戰,立下很大的汗馬功勞,特別是高加米拉會戰有突出的表現。

【110】福西昂是雅典的政治家,特別推崇亞曆山大的生活非常簡樸,為人非常誠懇,所寫的傳記為普魯塔克所引用,他與亞曆山大的關係在第十八篇《福西昂》第17~18節有詳盡的敘述。

【111】意思是要他閉嘴不可亂說。

【112】這些雕刻的作品在德爾斐發現,上麵有奉獻者的銘文;普魯塔克曾經見過,克拉提魯斯是亞曆山大最器重的親信,特別是330B.C.帕米尼奧遭到處死以後,掌握遺留的權勢。等到亞曆山大過世,他在馬其頓帝國扮演主要角色,一直到321B.C.亡故為止。黎西帕斯和李奧克裏斯都是當代最有名的雕塑家。

【113】普魯塔克現在提到這些事,好讓讀者產生先入為主的成見,認為馬其頓人對他懷有敵意,所以後來才發生很多不必要的事故,過錯不在亞曆山大。

【114】伏爾泰曾經說過,忘恩負義有時是很高貴的行為,看來他對亞曆山大的情操應該有很深的感慨。

【115】埃及人把這種動物稱為ichneumon,棲息地是河岸,最喜覓食鱷魚卵,有助於抑製有害爬蟲的繁殖,受到埃及人的愛護。

【116】這位就是建立塞琉古王朝的塞琉古一世,在位期間是305B.C.—281B.C.。

【117】大約是在330B.C.春天。

【118】亞曆山大離開帕西波裏斯大約在5月底,這時大流士棄守伊克巴塔納向東逃亡,貝蘇斯是巴克特裏亞(Bactria)的省長,趁著大流士在旅程上對他發起突擊。

【119】這段追捕的距離為420哩(一弗隆相當1/8哩)或670公裏,平均每天的行程是60公裏,何況經過的地區是缺水的荒漠和崎嶇的山地,可以說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最後到達的地點接近赫卡托菲拉斯(Hecatompylus),位於現代伊朗首都德黑蘭以西。

【120】盧坎用類似的故事來頌揚小加圖的德行,看來僅僅是模仿罷了。

【121】阿裏安的《遠征記》沒有提到大流士死亡的細節部分,倒是克爾久斯和狄奧多魯斯的著作有詳盡的敘述。

【122】貝蘇斯殺害大流士以後篡位為王,稱號是阿爾塔薛西斯(Artaxerxes),329B.C.被捕落到亞曆山大的手裏,次年遭到處決,隻是情節與普魯塔克的敘述有所不同,沒有那樣的聳人聽聞。讀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奧理安皇帝用這種綁在樹上分屍的酷刑,來處分違犯軍紀的士兵,原來以為是他的創意,現在知道是模仿亞曆山大大帝,可以參閱該書第十一章。

【123】普林尼犯下同樣的錯誤,他們不知道裏海是個內海,根本不與大洋相通。

【124】這次進軍的時間是330B.C.的早秋,從海卡尼亞的劄德拉卡塔(Zadracarta)到伊朗西北部的帕昔伊(Parthyaea),征服整個裏海的南部地區,再向東進到赫拉特(Herat),在那裏建立阿裏亞(Areia)境內的亞曆山大裏亞城。

【125】亞曆山大的心願是繼承大流士成為波斯的國王,發生貝蘇斯謀篡事件以後,他的意圖更為強烈;從生活上來說,首先用改換服裝進行試探,達成逐漸轉變習慣的目標。典型的波斯服飾是燈籠褲和寬大長袖的上衣,配上頭巾或錐型頭飾,顯得更為威嚴和莊重。

【126】亞曆山大在329B.C.的春初,穿越哈華克(Khawak)隘道和興都庫什(Hindu Kush)山脈,進入巴克特裏亞,渡過歐瑟斯(Oxus)河即阿姆(Mu Darya)河到達錫西厄地區,建立一連串的堡壘用來保護北疆的安全,最堅強的要塞是位於奧裏克薩特斯河亞曆山卓·艾斯恰特(Alexandria Eschate)。古代所說的塔內斯河和奧裏克薩特斯河分別是現在的頓(Don)河和錫爾(Syr Darya)河,而且這兩條河經常混淆難以分辨。

【127】克爾久斯和狄奧多魯斯在他們的著作裏麵,都提到亞馬遜女王莎勒斯特裏斯(Thalestris)離開黑海的海岸,前來拜訪亞曆山大要求為他生了一個小孩。他答應以後同居13天,這件插曲發生在亞曆山大進入帕提亞之前,他們相處在海卡尼亞一個城市。

【128】他做出這個決定可能是在327B.C.,這批年輕人到達蘇薩加入他的軍隊是在324B.C.,引起馬其頓人的惴惴不安,生怕國王不像過去那樣重用他們,因而產生很多的問題和煩惱。

【129】亞曆山大與錫西厄人締結盟約,為了收買巴克特裏亞的人心起見,就與當地酋長歐克雅底(Oxyartes)的女兒羅克薩娜結婚,時間約在327B.C.初春。

【130】赫菲斯提昂是亞曆山大兒時的友伴,斐洛塔斯在330B.C.遭處決後,由他擔任騎兵部隊指揮官,324B.C.逝世使得亞曆山大極為悲傷。

【131】克爾久斯和狄奧多魯斯都把黎努斯稱為迪努斯(Dymnus),說他是畏罪自殺身亡。

【132】這件慘劇於328B.C.秋天發生在粟特(Sogdiana)的馬拉坎達(Maracanda),這位綽號“黑旋風”的克利都斯在格拉尼庫斯會戰救過亞曆山大的性命,等到斐洛塔斯斃命以後,他與赫菲斯提昂共同出任騎兵主將,新近宣布為巴克特裏亞和粟特的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