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並不是每時每刻都會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也並不是每一個男孩的身上都灑滿陽光。很多男孩的內心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此他們開始變得悶悶不樂。父母要走進男孩的內心世界,讓他明白你是他的朋友,是可以理解他的。不要讓膽小、孤獨和冷漠占據男孩的心靈。通過一點一滴的小事,讓你的男孩逐漸地開朗起來,讓他擁有一個強健的內心世界。
膽小、冷漠、孤獨——走進“另類”男孩的世界
通常情況下,隻要我們一提到男孩,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冒險王、破壞大王、頑皮等詞語,在很多人的意識中男孩都是有英雄情結、有攻擊性、有表現欲、愛出風頭等。男孩在人們的心目中永遠是充滿陽光的。
其實,生活中的男孩並不全都是這樣的。因為成長環境的差異而導致每個人的個性會有差異,所以我們常常也會接觸到很多“另類”男孩,和那些性格開朗的男孩不同,他們有的膽小、有的冷漠、有的孤獨。
小峰已經14歲了,讓父母頭痛的是他從小就跟別的男孩不太一樣。直到6歲的時候他仍然不敢一個人睡覺;7歲的時候還不敢自己滑滑梯;9歲時還不敢主動和熟人打招呼,還動不動就臉紅。
有很多人說小海似乎是一個鐵石心腸的孩子。剛開始的時候媽媽也聽到了一些風言風語。可是自己並沒有特別在意,可是後來,有一次,小海的媽媽病了,小海非但沒有說一句問候的話,反而還要媽媽陪他出去玩。看著不知道關心自己的兒子,媽媽的心裏感到非常不舒服,她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孩子竟然如此冷漠。
小壯已經是一個小學六年級的男孩了,雖然他的學習成績不錯,但是在班裏他很少和別人主動地說話。即使是班裏的那一群男生也不知道小壯的心裏想的究竟是什麼。小壯總是說自己沒有朋友,他感到非常孤獨、寂寞。
……
很多父母都十分擔心,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和別的男孩竟然會有如此巨大的差別呢?
其實,膽小並不意味著男孩就一定是非常軟弱的。很多男孩看似膽小,那是因為他還沒有發現真正讓他感興趣的事。前麵我們已經提到男孩很少用語言、哭泣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他們更喜歡通過一定的實際行為表露自己的想法。有時候男孩並不是沒有同情心,隻是他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或者是害怕自己的表達方式不被認同。
教育學家認為,一些男孩不合群,通常都和家庭教育環境有關。男孩不合群的原因可能有父母感情不和、家庭遭受挫折、父母對他過於溺愛等。如果父母能夠及早地發現男孩的這一現象,然後對他進行正確的引導,那麼,不久之後你的男孩就會融入朋友中間去。
當你的男孩“與眾不同”的時候,家長不可表現出過分的擔憂,更不能用“你怎麼一點也不像一個男孩子”之類的言語來刺激他,這樣會讓你的男孩感到更加孤獨。麵對這樣的男孩,父母要耐心地引導,給予他真誠的幫助,把他身上的男子漢因素激發出來,讓他變得勇敢、有愛心、受歡迎。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家長最好從以下三個方麵著手解決問題了。
1.讓你的男孩更加有勇氣
我們說過,膽小的男孩不一定內心就非常軟弱,但是人們仍然希望男孩的膽子更大一些。因為男孩隻有勇敢起來,才會更加有男子漢氣概。如果你的男孩比較膽小,那麼父母應該著重培養孩子的勇氣。
如果你的男孩一天一天地勇敢起來,那麼他的膽子肯定就會越來越大。這時候他就會變得更加堅強。
2.讓你的男孩更加有愛心
一般來說,男孩都不善於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時候家長就要給孩子創造一定的機會,讓他通過行動來表露自己的愛心。例如,當你發現應該給陽台上的花澆水的時候,不妨告訴孩子:“你看,花兒現在已經很渴了,他需要喝水。”相信這個時候,男孩就會主動去給小花澆水來表達自己對它們的愛護。
當然,父母應該做的絕不隻是讓孩子明白什麼叫愛,更應該讓他們把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通過語言來表達出來。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來說具有非常大的意義。
3.讓你的男孩走出孤獨
人都是群居的動物,沒有朋友的童年是不幸的。尤其是對於男孩來說,他們是天生就喜歡聚在一起打打鬧鬧的。但是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在學校的時候他們要承受著非常嚴峻的學習壓力,回到家之後也沒有同齡人和自己談心、交朋友,因此這些孩子內心深處的孤獨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加嚴重。他們也迫切希望能夠擁有自己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