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二十三年春,大明成化皇帝朱見深最深愛的貴妃萬貞兒病逝於安喜宮,享年五十八歲。
成化帝大哀,親自主持萬貴妃的葬禮,一如皇後之例,輟朝七日,追尊“皇貴妃”,諡萬氏為“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諡號比其他嬪妃的四字諡號多出二字。
大明祖律,隻有皇帝和皇後薨逝後才能葬在天壽山的皇家陵寢,其他嬪妃隻能葬在金山。成化帝破例把他最寵愛的萬貴妃葬在天壽山皇陵的蘇山腳下,陵園占地約數萬頃,墓碑雕雲鳳紋,中間一個“卍”字,既表墓主“萬”姓,也寄寓吉祥之意。
成化二十三年四月,在周太後的操持下,皇太子朱祐樘成婚,國子監生張巒之女被冊立為太子妃。
成化二十三年五月,年僅四歲的皇五女長泰公主夭亡,她的養母柏賢妃很是悲傷,一度臥床不起。
成化二十三年六月,懷孕十月的嶽美人誕下皇六女仙遊公主。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因日夜思念萬貴妃鬱鬱成疾的成化帝預感自己大限將至,遂著手安排後事。成化帝定下輔佐太子朱祐樘的內閣首輔大臣為王恕、劉大夏;冊封誕下三位皇子的邵宸妃為貴妃,張德嬪為德妃;冊封誕下皇子的楊恭嬪為恭妃,姚安嬪為安妃,王敬嬪為敬妃,潘端嬪為端妃。誕下皇次女的郭惠嬪被冊封為惠妃,誕下皇六女的嶽美人也連升數級被冊封為靜妃。皇四女雖然生下來就夭折,其生母梁氏被封和妃;皇五女長泰公主雖夭亡,其生母章氏也被追封為麗妃;另外唐氏被封榮妃,韓氏被封為恭順夫人。後宮一時人人都有晉封,也算是皆大歡喜。
成化二十三年八月,自貴妃薨後一直哀慟悲傷的成化帝在萬貴妃薨逝半年後也在乾清宮駕崩,廟號憲宗,葬於茂陵,享年四十一歲。
明憲宗朱見深追隨貴妃萬貞兒而去,踐行了他生前的許諾:“貞兒去了,朕也將不久於人世了!”遺留給太子朱祐樘的是一個風雨飄搖、有待重整的社稷江山。
廣西瑤族土司之女紀苗青所生的皇三子朱祐樘十七歲繼位為大明第九代皇帝,年號弘治,太子妃張氏被立為皇後。
幼年經曆奇特坎坷、險遭萬貴妃荼毒的朱祐樘承繼了其母紀淑妃的聰慧文雅,秉承了父皇朱見深的仁慈寬厚,在太子時期得嚴師和飽學大儒程敏政、劉健等人的教導熏陶,熟讀經史,養成了“仁孝恭儉”的品格,立誌做一個勤勉清廉治理天下的明君。
弘治帝即位後,勤於理政,不僅早朝每天必到,而且重開了午朝、經筵侍講和文華殿議政,向群臣谘詢治國之道。
弘治帝繼位後努力扭轉其父成化時期的朝政腐敗狀況,撥亂反正,罷免了以外戚萬安為首的“紙糊三閣老”;逮捕侍郎李孜省、太監梁芳,罷免外戚及黨羽。裁汰傳奉官,罷免右通政任傑、侍郎蒯鋼等千餘人,論罪戍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