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帝為於謙建旌功祠,還重用徐溥、劉健、謝遷、李東陽等賢臣;大量起用正直賢能之士,如王恕、懷恩、馬文升等在成化朝由於直言被貶的官吏。
弘治帝還廢除苛法,輕徭薄賦,興修水利,發展農桑;禁止宗室勳戚霸占土地、侵奪民利。弘治帝還修繕長城,抵禦蒙古;擊敗吐魯番,收複嘉峪關以西的土地,經營哈密。
弘治帝的文治武功使得無論是朝中還是宮中都為之一新,時稱朝序清寧。明朝此時再度中興並發展為盛世,史稱“弘治中興”。
弘治帝對當初迫害其生母的萬貴妃,也表現出了極大的寬容。盡管宮內傳言母親紀氏是被萬貴妃害死的,但是在他即位之後,大臣上書要求懲辦已死的萬貴妃及其族人的時候,弘治帝認為這樣的做法是違背了先帝皇考的意願,沒有采納。
對萬貴妃本人,弘治帝也沒有聽從臣下的建議對她削諡議罪。弘治帝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出於一個“孝”字,孝敬父皇,維持傳統,以寬仁忠孝為主。弘治帝死後被定廟號為孝宗,也正因為此。
明孝宗朱祐樘與元配張皇後像民間夫妻那樣恩愛一生,終生不納一妃一妾。中國古往今來的幾百位皇帝中,朱祐樘是唯一一位隻有一個妻子的皇帝。朱祐樘的庶母萬貴妃恐怕不會想到,她生前曾盼望的“相憐相念倍相親,一生一代一雙人,唯願與夫君白首終老”的美好願望,最終卻在她曾經設計阻撓降生的庶子朱祐樘身上得以實現。朱祐樘也沒有秋後算賬,沒有對她削諡議罪追責族人。萬貞兒若九泉之下有知,隻怕也會感慨萬千,慶幸自己當年並沒有對他趕盡殺絕吧。弘治帝朱祐樘駕崩後由獨子朱厚照繼位,朱厚照就是曆史上以“風流好玩愛折騰”著稱的正德皇帝。正德皇帝駕崩後,既無子也沒有兄弟,張太後和朝廷大臣最終選中正德皇帝的堂弟朱厚熜繼位成為大明第十一代皇帝,即嘉靖皇帝。朱厚熜是正德皇帝的叔父興獻王朱祐杬的獨子,朱祐杬即是貴妃邵妁慈所生的皇四子。
在成化二十一年的廢儲風波中,萬貴妃曾提議冊立邵宸妃所生的皇四子朱祐杬為太子,後因泰山地震示警而未成行。但幾十年後,朱祐杬的兒子朱厚熜卻登基成為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朱祐杬被兒子嘉靖帝追尊為明睿宗,邵妁慈被親孫子尊為壽安太後。邵太後薨逝後,葬入明憲宗朱見深的茂陵,稱皇後,別祀奉慈殿,與身為皇帝生母的孝肅周皇後、孝穆紀皇後一樣。
這些後來發生的事情大概也是萬貴妃生前所沒有想到的吧。所以冥冥中自有天意,萬貞兒並沒有看走眼,這個邵妁慈本就是可為太後、也可為皇後的大富大貴之命。隻是這些故事都是萬貴妃溘逝三十多年以後才發生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