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人逝夢醒落紅春深(1)(1 / 2)

成化二十一年三月的易儲風波以泰山連續地震示警而暫時告一段落。萬貞兒也不想再窮追猛打,若是真的見罪於上天,她怕自己將來到了陰曹地府也不得安生。

這幾年,年輕時並不信佛禮佛的萬貞兒已經開始信佛,開始相信因果報應和輪回之說。寵冠後宮的萬貴妃縱然性子要強,但也是怕得罪神靈的。

這幾年,萬貞兒常去宮內的佛殿隆禧殿去燒香祈福,也委托梁芳、韋興他們在宮外修建了一些寺廟,用來作為自己的禮佛還願之用。

至於梁芳、韋興兩人打著她萬貴妃的名號在外麵奢侈浪費、中飽私囊,萬貞兒也是略有耳聞的。現如今,皇上警戒了他們兩人,讓兩人有畏懼之感,萬貞兒也覺得是好事。

成化二十二年正月,潘端嬪誕下皇十三子朱祐樞。成化二十三年二月,楊恭嬪誕下皇十四子朱祐楷,皇十二子也是其所生,這樣她也生育了兩位皇子。後宮除太子以外的十位存活皇子中,邵宸妃、張德嬪和楊恭嬪三人所生皇子就占去了八位。這三人,固然是得皇上寵幸比別人多,但也是她們自己都有能生皇子的福氣。

不用說,萬貞兒心裏是羨慕她們三個的,也嫉妒。她心想:咱們的皇上可真是子嗣興旺啊。若沒有本宮的媚色沁香茶,皇上的子嗣隻怕還要多得多,隻怕皇子會超過二十個,公主超過十個也說不好。

在大明曆代的皇帝裏,能擁有如此雄風的也隻有明太祖朱元璋了。太祖皇帝有二十六位皇子,十六位公主。

英明神武的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都隻有三個或兩個皇子,先帝明英宗也隻存活了八位皇子、七位公主。咱們的成化帝朱見深生了十四個皇子,存活十一位;五位公主,存活四位。如今聽說嶽美人也懷有六個月身孕了,這一胎不知是皇子還是公主。

“皇上雖說是一直寵愛我,但也不耽誤他和別的嬪妃生孩子啊。我現在啊,算是看開了,不然心裏會慪死。試想哪個深愛夫君的女人會願意看著他和別的女人不斷地生孩子呢?”萬貞兒和喬韻兒叨叨地述說著這些自己的心裏話。

“娘娘,既然嫁與了天子,就得忍受他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想當年皇上也是專寵娘娘的,隻是娘娘一直沒有子嗣,所以讓那些大臣非議,皇上也承受了不少壓力。娘娘也是為皇嗣著想,才默許皇上去臨幸其他嬪妃的。”喬韻兒勸慰說。

“本宮是老了,已接近花甲之年,而皇上還正處在精力旺盛的不惑盛年,本宮滿足不了他旺盛的欲望,也隻能睜隻眼閉隻眼由他去了。皇上已經有日子沒在安喜宮留宿了吧,隻是和本宮用過幾次午膳。”萬貞兒歎口氣說。

“娘娘,不隻是咱們這裏,連邵宸妃、張德嬪宮裏,皇上如今也很少去了。皇上如今臨幸多的楊恭嬪、潘端嬪、嶽美人都是才入宮不久的新人,都隻有十幾、二十來歲,正是青春貌美正值生育佳期的時候,皇上自然喜歡。隻不過她們出身卑微、資曆尚淺,就是生了皇子也影響不了娘娘的地位的。”喬韻兒說。

“這個是自然,本宮心裏也是有把握的。聽說那嶽美人原是侍奉皇上就寢的司帳宮女,皇上一時興起就臨幸了她,倒很快就有身孕了,一有身孕就被冊封為美人了。”萬貞兒說。

“是的,這個嶽美人是成化三年生人,成化十一年入宮為宮女。原先是司苑局花房裏負責種植的小宮女,後來年紀漸長有了幾分姿色,人又乖巧,就被派到皇上身邊做司帳宮女。也合該她是有福氣的,一下就被皇上看上,現在又有了身孕,就從宮女晉封為美人了。若以後誕下皇子的話,日後有封妃的福氣也說不好呢。”喬韻兒說。

萬貞兒回憶起往事,說:“這司帳宮女原就是一個討巧的差事,原是容易被皇上注意的。我記得皇上當年的第一個女人就是他在東宮時的司帳宮女黃蕊,後來被封了更衣,再進選侍的。隻是後來被吳廢後所嫉妒給打殘了。周太後和吳廢後那時都認為皇上的第一個女人是本宮,是本宮不顧羞恥有意勾引皇上的,其實不是。吳月如當年那麼狠毒地杖責本宮,也是有這層嫉恨的原因在。”

“好在吳氏當皇後還不到一個月就被貶為庶人,再也不能為難娘娘了。”喬韻兒說。

萬貞兒說:“是啊,這些事還恍如發生在昨天,但其實已經二十三年過去了。這些天,我夜裏睡不著,時常驚醒,常回憶起年輕時的往事,又時時覺得胸悶心悸多夢,自覺離大限之期不遠矣!我竟然還夢到了竇如海,我已經多年不曾夢到過他了。在夢裏,他滿臉血汙地向我述說著什麼,我卻是聽不清。我正想找隆禧殿的法師說說去。”

“娘娘,事關竇如海,您可不能讓皇上知道。娘娘當年為竇如海之死和皇上大動幹戈,皇上心裏忌諱著呢。娘娘您介意皇上臨幸別的嬪妃,皇上心裏也一直是嫉妒您心裏始終有竇如海的。”喬韻兒提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