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聽信佞言密謀易儲(2)(3 / 3)

朱見深沉浸在往事的回憶裏,思索著說:“劉母妃薨逝後半年,皇考也在次年一月病重。朕那時作為皇太子和大太監牛玉還有大學士李賢等被召至禦榻前,皇考口諭:‘太子百日後即成婚,錢皇後他日壽終宜合葬,惠妃亦須遷來與朕合葬。’皇考囑咐的話語,朕至今還記得很清楚。”劉敬妃薨後被諡為“惠妃”,時人也稱為劉惠妃。

“但皇上並未遵從先帝的遺詔,讓惠妃與先帝合葬。”萬貞兒說。朱見深歎了口氣,說:“此事原也不能全怪朕。貞兒你也知道,成化四年,錢母後駕崩時,朕的母後極力阻止錢母後與皇考合葬,朕和大臣們費了好大的勁才讓此事得以周全。錢母後是太後,尚且如此艱難,何況劉惠妃隻是妃位了。況且我大明曆朝皇帝隻有嫡皇後才能和先帝合葬,其餘妃子隻能葬在金山的。不過愛妃請放心,將來愛妃千秋後,朕若還在世,必定以最尊貴的禮數厚葬,一定會超過先帝對劉敬妃的禮數。朕會追封愛妃為皇貴妃,就像朕的皇叔景泰帝冊封唐貴妃為皇貴妃一樣。一般的嬪妃是冊諡四字,朕會冊諡六字,朕還會把愛妃安葬在帝後合葬的陵寢天壽山,而不是妃子的陵寢金山。這樣,朕即使將來不能和愛妃合葬,也能和愛妃的陵寢相距不遠,可以日夜遙望了。”

萬貞兒說:“既然皇上有如此安排,那臣妾唯願能走在皇上前麵了。況且貞兒比深兒年長近二十歲,走在前麵也是很正常的。臣妾若是先於皇上而去,那以後皇上就要自己照顧自己了。皇上比較喜愛邵宸妃和張德嬪,她倆也是三個皇子的母親,臣妾會囑咐她倆好生照拂皇上的。如今皇上也有十位皇子、四位公主了,可謂是皇嗣興旺綿延。這些誕育皇子公主的嬪妃也辛苦了,皇上也該考慮晉一晉她們的位分了。譬如張德嬪,她是三位皇子的生母,還隻位居嬪位,是有些委屈她了。”

朱見深說:“要晉位分的話,邵宸妃若晉升貴妃,就和你平起平坐了。朕不想她們的位分和你一樣,甚至是超過你,除非先晉升貞兒你為皇貴妃。”萬貞兒說:“罷了,罷了,臣妾年老色衰,又沒有誕下存活的皇子或者公主,如何能忝居皇貴妃之位?沒得叫那些大臣們非議。臣妾老了,再多的權勢和富貴臣妾也享受不了了,也就過幾天安安靜靜的日子吧。至於身後,兩眼一閉,有人憎恨或是唾棄我,我也管不了那麼多了。”“貞兒若是先朕而去,朕隻怕也堅持不了多久,會隨貞兒而去。貞兒若不在朕身邊,朕心裏總是覺得孤單。朕雖然有不少嬪妃、皇子、公主、大臣、太監和宮女簇擁著,但朕心裏隻想著和貞兒兩個人靜對到老。貞兒雖然比朕大了十幾歲,但朕心裏從來沒有在意過。皇考的樊順妃比皇考年長十三歲,劉敬妃也比皇考年長數歲,皇考還不是對她們一樣愛敬有加?朕是皇考的長子,朕的情深也一脈相承於先帝。”朱見深充滿感情地說。

萬貞兒拉過朱見深的手,捂在自己的臉上,感受到了那修長寬大手掌裏的溫暖和灼熱。淚水充盈了她的眼眶,她哽咽著說:“萬貞兒此生有幸遇見朱見深,唯願歲月靜好,永愛如昔。”

朱見深用被萬貞兒的眼淚濡濕的手掌攬過她的頭,兩個人緊緊依偎在一起,無言,卻勝過千言萬語。

萬貞兒和朱見深的這一番對話無意中成了讖語,後來一一應驗了。